第206章 宣旨入京
日月重照2025-07-28 16:522,888

  虽说世事变幻莫测,但很多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当一个人刚起步时,难免会承受诸多压力。有些压力并非他人故意刁难,而是源于他人的不信任,以及下意识地抵触你的决策。不过,要是你能在众人的质疑中稳步前行,那些压力便会慢慢减轻。信任这东西,获得绝非易事,可一旦拥有,无论你做什么,它都会成为你前进的助力,道路也会越走越顺畅,直到遇到下一个难关。

  就拿杨桐初掌朝政来说,他颁布的每一条政令,总会有人站出来反对。每次推行政令,都让杨桐费尽心思,真可谓困难重重。但也正是这些反对的声音,让杨桐行事格外谨慎,因为他输不起。这些来自各方的阻力,反倒成了锤炼他的工具。在一步步的努力中,杨桐成功将一道道政令落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这个过程,也是他不断成长的过程。

  几个月后,杨桐通过人皇系统查看自己的能力评定,连他自己都有点惊讶。

  杨桐:隋朝帝王

  武力69,统帅71,谋略88,政治89

  气运:龙气凝形(隋朝局势动荡,诸侯割据,山河破碎。作为曾被架空的皇帝,你铲除奸臣,重掌大权,振兴民生,汇聚龙脉,已具备成为优秀帝王的所有条件,这个国家将因你而繁荣昌盛。)

  天赋:帝王金身(受一国龙气庇佑,国运不衰,则百邪不侵,可破一切虚妄)

  即便在人才辈出的隋末时代,这样的能力数值也已接近顶级谋士。更关键的是,这些能力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杨桐一次次小心翼翼、冒着巨大风险逐步提升的。要是没有如此复杂严峻的外部压力,杨桐或许还是那个能力只能算三流的傀儡皇帝。

  似乎是从封德彝被处置开始,刑部的威望逐渐树立起来,铁面无私的名声在洛阳城传得很开。而杨桐的政令也从那时起,推行得越发顺利。法治的理念,在短短几个月里,不知不觉地重新被人们接受。潜规则当然不可能完全杜绝,但从大局来看,法治在关东已经彻底落地。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或许还存在,但已不敢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进行,而是隐藏在更深的暗处,在普通人难以触及的圈子里暗自运作。

  六月末,马大匠作召集的一批工匠在流水线生产华夏犁方面取得了成果。基本上,普通工匠就能很好地负责一条生产线,效率之高,连马大匠作和杨桥都大为惊叹。工匠们大半个月都在指导学徒制作合格的部件,最后几天开始组装。一名熟练工匠,一个月能组装出三十架华夏犁。可惜春耕时节已过,华夏犁要真正投入农业生产,得等到来年。即便如此,也让工匠们激动不已。在剩下的时间里,生产出来的华夏犁可以提前分发到各县,等来年春耕时,再由各地官府按照朝廷的统计发放到民间。此外,杨桐还特地在关东划出几片土地用于开荒。

  不过,最重要的是,杨桐借此机会设立了工部,任命马大匠作为第一任工部大匠,官阶从五品,享有相应爵位。虽说这只是较低等级的爵位,但对于工匠们来说,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要是这事发生在半年前,恐怕仅这一条任命,就会有不少人跳出来反对。但如今,随着封德彝被处置,对于杨桐的新政令,士人们不再轻易反对。至于寒门士子,如今已隐隐成为皇党。而且杨桐做的事并非毫无道理,工部是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才设立的。陛下务实,这是好事,为什么要反对呢?

  当然,朝堂上没人反对,私底下却有人议论此举违背了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过,支持这种反对声音的人并不多。毕竟,对百姓来说,工部的设立为那些没条件读书的人开辟了一条仕途。虽说地位依旧不高,工部大匠才是从五品,而且只有一个职位,但至少有了盼头。以当今天子旺盛的精力和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来看,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准。

  皇泰三年的七月,就在这般忙碌中悄然过去。钦天监有人提议更改年号,毕竟之前的年号是杨林当时定的。如今洛阳早已摆脱了淮泗军的控制,换个年号,也象征着新的气象。至于新的年号该叫什么,杨桐没有过多干预。名称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其背后的意义。于是,经过太史局众人以及卢楚等一众公卿长达半个月的讨论,“皇泰”这个年号最终确定下来。有时候想想,历史的惯性还是挺强的。这个年号,在原本的历史里对杨桐可不是什么好回忆。如今杨桐改写了历史,这个年号是否会有新的走向,实在难以预料。

  八月初,眼看着秋收即将来临,杨桐终于下了诏书,擢升罗艺为右骁卫将军,命他回朝述职。

  幽州,燕地。罗艺脸色阴沉地看着一脸委屈跪在地上的罗成,手中的藤条毫不留情地抽在罗成背上,一旁的罗春看得心惊胆战。“逆子,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别去招惹秦琼,你怎么又跑去惹事?”一想到这些日子罗成三天两头往边境跑,罗艺就头疼。“父亲,我只是去切磋武艺!”罗成争辩道。“切磋武艺?”罗艺声音猛地提高,藤条再次抽下,疼得罗成直咧嘴,却依旧咬牙不吭声。“那秦琼论官职,和我平级,你算什么身份?”罗艺怒声斥责。罗成不满地撇撇嘴:“皇帝也说唯才是举,我的本事可不比秦琼差。”罗成自幼在幽州长大,十二岁就上战场杀敌,骨子里信奉强者为尊,杨桐的那纸恩科令,很对罗成的胃口。

  “你这混蛋,要不要把我的职位让给你?”罗艺听了大怒,藤条又抽下去,打得罗成背上皮开肉绽。“主公,别再打了!”一旁的刘黑闼连忙上前抱住暴怒的罗艺,再打下去,罗成非被打废不可。罗成也硬气,被打成这样,一声都不吭。可他越是这样,罗艺就越生气,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怎么自己棍棒底下就出了这么个又倔又犟的家伙,怎么就不像自己呢?

  “主公,朝廷传来诏书了。”就在罗艺想着怎么收拾这个让人头疼的儿子时,门外一名家将进来,恭敬地说道。“看看你干的好事,这次怕是朝廷来问罪了!”罗艺狠狠瞪了罗成一眼,扔掉藤条,看向家将说:“快请他进来。”“是!”家将出去,不一会儿,带着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进来。“卑职参见罗将军。”“不必多礼,不知使者此番前来,是不是我这不争气的儿子惹恼了陛下?”罗艺挥挥手,直接坐下问道。信使一脸茫然地看了罗艺一眼,摇摇头,摘下肩上的包袱,拿出一份诏书,笑着说:“卑职是来报喜的,陛下册封将军为右骁卫将军,诏书一到,请将军尽快启程,回朝述职。”“啊?”罗艺听了,接过诏书,有些犹豫地说:“只是不知道,我去了朝廷,这幽州的事……”“将军放心,陛下在朝中已经听说将军麾下有个虎子,名叫罗成,有万夫不当之勇,威震幽州,将军走后,将由罗成接替将军,暂代将军管理幽州。”信使笑着说道。

  罗成原本还在一旁龇牙咧嘴,听到这话,顿时精神一振,腰杆挺得笔直。“这……”罗艺把诏书展开,仔细看了一遍,苦笑着说:“陛下是不是弄错了,我这儿子虽说有点勇力,但桀骜不驯,最近还老是和秦琼起冲突,我正打算上奏朝廷请罪,怎么不但不罚,还要提拔他?”“父亲!”罗成听了站起来,不高兴地说:“我都说了,和秦琼是切磋武艺,没做什么过分的事,您无缘无故打我就算了,如今陛下慧眼识才,奖赏我,父亲怎么还这么说我?”“闭嘴!”罗艺狠狠瞪了罗成一眼,扭头看向朝廷信使说:“麻烦稍等些时间,等我把幽州的事交代好,就和使者去洛阳。”“是,卑职告退!”信使答应一声,向罗艺告辞,罗艺赶忙派人接待信使去休息。等信使离开后,罗艺回头看了罗成一眼,四处找了找,从地上捡起藤条。“呃……父亲,您怎么不讲理!我不过说了句实话。”罗成脸色一变,吓得往后退了几步,嘴里叫嚷着,腿却不自觉地往门外迈。“哼!”罗艺捡起藤条,却没再打,而是把藤条挂在旁边的墙上,扭头看着一脸尴尬的罗成。

继续阅读:第207章 妥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