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二狗的事情,在这满朝文武眼中,起初不过是件芝麻小事。当今天下,四方割据,战火纷飞,每日都有无辜百姓丧生,一个普通百姓的悲惨遭遇,虽说可怜,却似乎不该拿到朝堂这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来处理,按理说,自有县衙去管这些琐事。可谁能料到,此事竟被捅到了乾阳殿,还引得皇上杨桐亲自过问,这般情形之下,其性质便大不一样了。
鉴于此前杨桐有意整顿吏治,那些心思活络的大臣们,也嗅出了其中的不同寻常。崔纹作为崔宏的侄子,这身份格外引人注目,反倒让人忽略了他渔阳县县尉的官职。仔细想想,一个小小县尉就敢这般明目张胆地犯下令人发指的恶行,可见这关东的吏治已经腐败到了何种地步。
便是崔家,对此事也是头疼万分。杨桐之前没有追究崔家的一些过错,虽说事出有因,但也让崔宏父子感恩戴德。谁曾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崔纹的丑事被揭发出来,崔宏内心深处甚至恨不得立刻将这个逆子给处置了,以绝后患。虽说心中不忍,但此刻若再去为崔纹求情,不但国法难容,从人情世故来讲,也显得有些不识好歹了。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崔家选择了沉默,无论是崔宏还是他的几个儿子,都没有再为崔纹的事情多说一个字。
既然崔家都不再插手,旁人自然也没了理由去管闲事。如此一来,只要崔纹被依法惩处,对各地的官员必定会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杨桐并未过多在意众人的反应,在他看来,崔纹的事情虽说还没个定论,但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嘶~”
在宫殿之中,杨桐光着膀子,嘴角微微抽搐,极力不让自己去看正在给自己涂抹药酒的阴姬。
“陛下乃万金之躯,怎可亲自去做那擂鼓助威之事?”旁边的侍女轻声说道,看着阴姬每为杨桐涂抹一次药酒,杨桐的嘴角就会抽搐一下,而杨桐强忍着不发出声音,侍女眼眶泛红,略带埋怨地说道。
“将领乃三军之魂,此次突厥来犯,城中可用之将唯有左威一人,朕既为天子,自当为将士们鼓舞士气,如此方能使上下齐心,共同御敌。”杨桐轻轻摇了摇头,瞧了侍女一眼,开口说道:“此等事情,你们还是莫要过问为好,嘶~皇嫂,轻些~”
“陛下莫要乱动。”阴姬瞪了杨桐一眼,看着那明显有些肿胀的臂膀,不禁摇了摇头,轻声道:“陛下如今还年轻,这般事情,原本不该由陛下去做……”
“这世上的事,哪有什么该不该,只有需不需要罢了。”杨桐长舒一口气,笑着说道。话说这抡鼓槌,没几分力气还真不行,亏得他平日里勤加锻炼,身体素质比同龄人要好上许多,昨日一场战事下来,今日这胳膊就肿了一圈。若是常人,没有经常锻炼,恐怕更是难以承受。
望着杨桐肿胀的臂膀,阴姬心中暗自叹息,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皇太孙杨倓。她心想,若当初的杨倓能有如今杨桐这般的气魄与果敢,或许也不至于遭遇那般悲惨的命运,英年早逝吧。
杨桐自是不知阴姬此刻已然走神,他脑海中却浮现出昨日朝堂上齐二狗的身影,不禁笑出声来。
“陛下因何发笑?”阴姬的思绪被杨桐的笑声拉了回来,她满脸疑惑地问道。
“想起一个有趣的人,嘶~”
阴姬听闻此言,好奇心顿起,追问道:“不知是何人能引得陛下这般高兴?”
“一个种地的庄稼汉。”杨桐忆起昨日齐二狗在大殿之上,竟将一名武将轻易扔出的场景,以他如今的眼力,自然能瞧出其中并无什么巧妙的功夫技巧,齐二狗分明就是一个对武艺一窍不通的莽撞之人,然而其一身蛮力却着实令人侧目。就连左威这等人物,在猝不及防之下,也险些被齐二狗掀翻在地。
齐二狗:隋朝百姓
武力70,统帅27,谋略12,政治9
这般属性看似平平无奇,然而一个老实憨厚、本本分分的庄稼人,一生之中莫说上阵杀敌,恐怕连与人争斗的机会都少之又少,能拥有70点的武力值,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正常而言,常人即便再如何刻苦练习,若无实战经验的积累,武力值至多不过60,齐二狗能达到这般高度,想必与其天赋有着莫大的关联。倘若日后能对其悉心调教一番,难保不会成为一员猛将。
这无疑是一个被岁月的洪流所埋没、尚未被发掘的将才胚子。杨桐深信,在这个乱世之中,像齐二狗这般的人物定然不在少数,那些有幸能够崭露头角、成长起来的,皆得以名垂青史,而更多的则是在默默无闻中消逝,或是在半途夭折,最终无声无息地被时光的长河所吞噬,不留一丝痕迹。
此次本意是让冯勇随便找一个有冤屈之人,以此来震慑世家门阀,同时也为自己整顿吏治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却未曾料到,竟意外挖掘出这样一个极具潜力的人才。虽说齐二狗目前不过是一个有勇无谋之辈,但也称得上是意外之喜了,不是吗?
“陛下能如此心系民生,实乃百姓之福。”阴姬听闻杨桐之言,并未再多问,毕竟他们身处不同的阶层,她也不觉得自己会与齐二狗这般人物产生什么交集。
阴姬没有追问,杨桐也未再多言。徐太医精心调制的药酒功效显著,不过片刻工夫,胳膊上那酸胀麻痛的感觉便消散了许多。杨桐暂且将齐二狗之事搁置一旁,转而看向侍女,开口问道:
“前日朕让你代朕去慰问李浑之女李蓉蓉,她可有说些什么?”
前日战事吃紧,杨桐着实疲惫不堪,以至于战后回宫,将此事交代给侍女后,便倒头睡去。如今想来,自是关心不已。
虽说依照岑文本的建议,计划需放缓实施,但准备之事却不可懈怠。李蓉蓉这般难得的人才,杨桐是势在必得,定要将其招揽至麾下。
“回陛下,李小姐倒未说什么,只是李浑的灵位在昨日的战乱中不幸被乱军践踏,战后虽派人去寻,却已然找寻不到,李小姐悲痛万分,奴婢前去之时,也只是那丫鬟出来接待。”侍女微微撇了撇嘴,神色间满是不满。
“竟有此事?”杨桐眉头紧皱,心中满是惋惜之情。李浑也算是朝中的重要人物,谁能料到,最终竟落得个灵位被毁的下场。
杨桐长叹一声,吩咐道:“待会儿让冯勇带些人手,去寻一处风水宝地,为李公建立一个衣冠冢。”
以如今的局势,想要将李浑的尸骨妥善安置,使其入土为安,已然是不可能之事。不过,若能借此留住李蓉蓉,也算是了却了杨桐的一桩心事。如此一来,李蓉蓉也无需再回汴州,毕竟当下兵荒马乱,李蓉蓉虽声名在外,但若是有人想强留她,自是有诸多办法。
“喏。”侍女轻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