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八十章
平静的海洋2025-05-20 17:344,858

经过近十天的紧张忙碌,五千多亩水稻地人工撒种和机力旱地播种终于按照场党委和生产部门的要求,在预定时间内播完了,职工们可以换换工短暂喘口气了,但钟海涛仍然每天在地里奔波着,因为水稻种子播下去后,紧张的田管工作也随即开始了。

这天上午,钟海涛先到旱播水稻地里看了一会儿后,又来到水稻地里,看见水稻地里出现一些霉斑,就来到离他不远处的赵志国承包地里向他请教起来:“老赵,听说你管理过多年的水稻地了,我想请问一下,水稻地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霉斑呢?”

赵志国伸头看了看后,漫不经心地笑了笑:“钟副场长,长霉斑的都是一些破碎了的种子。破碎了的种子在水里泡的时间长了,就开始发霉了。没啥事,我承包已经河滩地水稻地已经四五年了,每年都是这样的。”

听了赵志国这样解释,钟海涛卷起裤腿,到水田去观察了一下,又捞了一些发霉的种子看了看,发现确实如他说的那样,种子是破碎的,就没在意了。

旱播和水播水稻种子陆续开始出苗了,贺志诚和李斌等生产部门的领导又来到一分场水稻地。他们先来到一块旱播水稻地里,贺志诚蹲下来仔细观察一会儿后,又拔起一株小秧苗举在眼前看了看,十分高兴地看着李斌:“李科长,从目前情况看来,一分场的旱播水稻长势比我预计的要好,不仅根系很发达,而且白白净净的,说明没病菌的。”

“场长,如果管理跟得上的话,应该说不会出现太大问题的。到六月份进水的时候,有可能会碱死一些秧苗,但在播种的时候,许副场长要求袁书兵和季阿龙将每亩地里多撒了两公斤种子,到六月份进水的时候,如果死了一批秧苗,可以把过密的秧苗拔过来进行补充。”李斌也一边开心地举起几株水稻苗观察着,一边回答着贺志诚的问话。

“你们的想法还是对的,有备无患嘛!”贺志诚对李兵的回答很满意。

钟海涛远远地看见一辆吉普车停在一块旱稻地边,知道是场领导来了。急忙赶过去。因为袁书兵已经交代过,如果场领导来到地里检查生产,要赶过去迎接,一方面出于礼貌,一方面如果场领导有什么要求的话,是要当面交代给管理干部的。

看见钟海涛一头汗水一身泥土地奔过来,贺志诚很满意:“小钟,从目前情况来看,旱播水稻长势很不错,如果能种植成功的话,明年就要在全场大面积推广了。你要将旱播水稻生长和管理情况做个记录,以准备明年扩大种植面积时,作技术管理参考资料用。”

钟海涛点点头。

随后,贺志诚又提出到水稻地里去看看,并让钟海涛坐上他的车。

来到一块水稻地,贺志诚下车刚看了一下,脸色就立即大变起来。

李斌一看贺场长的脸色不对,慌忙来到水稻地里,低头一看,也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原来,一分场早播的一千多亩水稻地播完种后,由于气温低,水稻种子已经开始霉烂了。

而钟海涛又不懂得低温时期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所以,贺志诚的脸色十分难看,他又伸手捞出几粒种子看了看,立即带上李斌,坐上车子急忙赶到一分场办公室。

贺志诚走下车子来到一分场办公室里,看见袁书兵和季阿龙两位主管领导都不在,让文教冯莹赶紧用广播通知两位主要领导回到办公室里。

听到冯莹在广播里的通知,袁书兵和季阿龙分别从不同地号赶回来。

袁书兵的脚刚踏进办公室,贺志诚劈头盖脸地问起来:“你们两个最近到水稻地去过了没有?”

“贺场长,前几天我和季书记去看了一下,看到旱稻长势不错,水稻地也去过两次,因为还没出苗,就没再去了。这几天我和季书记都在棉花地里,因为棉花地正在定苗,我们就把工作重点放在棉花地的管理上了。”看到贺志诚一脸的怒气,袁书兵不知发生了什么,很小心的回答着。

贺志诚强压住怒火但仍咬着牙:“你们两个现在再给我到地里去看看是什么情况,前期播种的水稻开始烂种了。我早就提醒过你们两个了,让一个没有生产管理经验的年轻人去管理水稻是靠不住,你们两个就是不听,现在怎么样?现在又怎么办?”

听说水稻开始烂种了,袁书兵和季阿龙都大吃一惊。

季阿龙首先作了自我检讨:“贺场长,这件事我也有责任。我想水稻地才播上没几天,就没过多地跑到地里去。我这会儿就到地里去看看,如果种子烂得太多了,就要重新播种了。”

“具体采取什么补救措施,你们支委们再研究一下。我个人的意见是,你们还是要赶快换人来管理这五千多亩水稻地。如果不换人,我看今年一分场几千亩水稻地的产量是没法保证的。现在是五月份,发现烂种了还不算晚,不管是补种也好,人工插秧也好,都还来得及进行补救,如果是中期造成更大的损失了,连补救措施都没有了,到那时可就晚了。”贺志诚仍然十分生气。

听到贺志诚提出要换人,袁书兵急了:“贺场长,这件事情您怎么处理,我都没意见,可换人的事,我请求贺场长再缓一缓。可以说,钟海涛为这五千多亩水稻地确实尽力了。播种旱稻的时候,他整整一个星期都吃住在地里,连洗脸都是用塔里木河里的水,脸都褪一层皮了;撒水稻种子的时候,为了赶时间,他在盐碱地里泡了好几天,腿上都起泡了,流着黄水也没退下来。我承认他缺乏生产管理经验,但只要他掌握了生产技术,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干好这项工作的,这一点,我可以用人格来向贺场长做担保。”

“可管理生产不仅仅是能吃苦就能够做好的呀,作为一名管理干部,要有足够的生产管理经验才行啊!”贺志诚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听到贺志诚坚持要换下钟海涛,季阿龙也急了:“场长,我和小钟虽然以前不太熟悉,仅仅是到他们单位观看他主持的文艺节目才知道他这个人的,但从他调来咱们一分场工作来看,他工作表现确实不错,不仅能吃苦,工作能力也有,七十多个承包都很服从他的管理。虽然他管理生产的经验缺乏一点,但正像袁场长说的那样,他一旦掌握了生产技术,相信他一定能够管理好这几千亩水稻地的。所以,我个人的意见和袁场长意见一样,请贺场长最好还是不要急于换人。”

听到袁书兵和季阿龙都在为钟海涛求情,贺志诚沉吟了一下:“那好吧,既然你们两个都要求暂时不换人,我尊重你们的意见,但如果再出差错了,不仅要换人,连你们两个也要一起追究责任的。”

“场长,我这就到水稻地里去,看看采取什么补救措施。”袁书兵看见贺志诚答应了,连忙说。

“我也过去看看吧,场长,我们会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的。”季阿龙也急忙说。

“那好吧,我这会儿到十五分场去看看。他们单位今年的工作一直比较被动,就那么一点水稻地,到现在还没播完,两名主要领导整天在‘鬼打架’,一提起来我就生气。”贺志诚说完,急忙带着李斌等人离开了一分场。

贺志诚走后,袁书兵和季阿龙来到水稻地,看见钟海涛已经站在水稻田里观看着。

袁书兵来到钟海涛身边,指着一块烂了种子的水稻田问:“海涛,你是写文章的人,应该说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敏感性,怎么连水稻种子烂了,你也没发现呢?这是一件很明显的事情呀?你怎么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呢?”

“袁场长,我前面也看到水稻田里的种子烂了,向赵志国一询问,他说没事的,是种子破碎了的缘故,我仔细观察了一下,确实像他说的那样,破碎的种子都烂了,没想到好种子也开始烂了。诶!不说了”钟海涛说完,叹了一口气。

“这个赵志国就是喜欢自作聪明,其实他知道的也就那么一点点皮毛,满罐子不摇半罐子晃荡。”旁边的季阿龙接上钟海涛的话。

“海涛,总体上来说,你还是没生产经验。水温低,破碎的种子很快烂了,这是不假,但低温时间长了,好种子也会烂掉的。”袁书兵说完,又补充一句“不过我也有责任,至少这个问题没提醒你。”

“也不能怪赵志国,更不能怪袁场长没提醒,主要责任还是在我。”钟海涛十分内疚地看着袁书兵。

“季书记,现在最要紧的,是要想办法抓紧时间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袁书兵说完又问季阿龙:“季书记,以你的管理经验,目前用什么补救措施比较好呢?”

“从目前情况来看,主要是水温低造成烂种的,没烂的种子开始出苗了。我个人意见是立即将水放掉,适当的晾一下地,但不能晾的时间太长了,否则容易晒死嫩苗。等地里半干了,再进浅水湿润一下,慢慢就缓过来了”季阿龙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办法这不错,季书记,就按你说的意见办。”袁书兵说完,又看着钟海涛:“海涛,你现在就去通知承包职工准备放掉地里的水。我去找配水员把闸门都关上,不能让水再进入河滩地了。”袁书兵安排完,就准备到一分场。

“袁场长,你和钟副场长负责通知职工放掉地里的水,我去通知配水员准备调配水,一旦晾晒得差不多了,要立即进水。”季阿龙看着袁书兵。

“那好吧,季书记,我和钟海涛这就去通知承包户们放水。”袁书兵说完后,立即和钟海涛分头去通知承包户赶紧放水。

将每个承包户都通知到后,袁书兵又蹲在水稻地边观察了一会儿,然后看着钟海涛:“海涛,等到地里的水放掉了,再进水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浅水层,等到水稻田里全部显绿了,立即施少量的‘断奶肥’,注意调节好水肥,让水稻多分蘖,也可以弥补烂种的损失的。对于烂种多的地块,水层要保持深一点,然后再撒一些种子,如果太密了,六月中旬可以将过密的秧苗拔出来,送到过稀的田里进行人工插秧,可不能再出差错了。”

钟海涛点头答应了:“好的,袁场长,我这会儿去看着承包户们放水,应该多口子放水,不能口子太大了,太大了,容易拉坏稻田的。”然后转身准备离去,袁书兵又叫住了他:“海涛,你也别太心急,这几天你一定要认真观察天气变化,气温高了少进一点水,气温低了多进一点水,气温低了深水层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了,气温高了深水层又起到降温作用,所以等气温上来了,要立即将水放掉一部分,以防水太深温度提不起来,又烂种子了。现在水稻地主要是做好调节好水层管理工作,旱稻地主要是做好拔草工作。”

“好的!”钟海涛答应了一声,就去通知承包户放水了。

袁书兵和季阿龙不愧是生产管理的好手。钟海涛按照他们的要求去管理,没过多久,水稻地的秧苗又显出了绿色,两位领导又不停地进行现场指导,不仅水稻地秧苗长势稳健,旱播水稻的秧苗长势也很好。

火红的七月,天山下脚下、塔里木河岸边的五一农场并没有多少极美的景致,也没多少让人惊艳的神奇,但也有让人十分值得留恋的地方。天气炎热,草木旺盛,一群群绵羊轻闲地吃完草后,悠然地躺在红柳丛下,有的酣睡着,有的摆一摆耳朵驱赶着蚊蝇,有的作深思状地看着远方。高大的白杨、低垂的杨柳、不倒的胡杨,青绿的沙枣犹如一道绿色的屏障,抵御着狂风沙尘,守护万顷棉田。

毕业了,方锐回到了五一农场,继续在团委工作。她最关心的,还是“爱心帮扶社”和基层单位扶老助残活动开展的情况。因此,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她迫不及待地向郝广生打听起来。当她听说自己走后的这两年里,“爱心帮扶社”和基层单位团支部始终坚持为老人做好事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一天,方锐正在编写着团委下半年的工作计划,已经提升为机关党办室副主任的郭长峰来到她的办公室,说潘书记要她去一下。

方锐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匆匆忙忙来到潘希泉的办公室里,见组织科副科长罗书军也在,潘希泉正在办公桌上书写着什么,见方锐进来,示意罗书军将门关上,扶了扶眼镜后轻声地问起来:“小方,你最近在忙些啥唻?”

“潘书记,我最近在思考着团委下半年的工作有哪些,计划已经快写好了。”方锐回答着潘希泉的问话。

“唔,小方,很好,不过你抓紧时间把你的手头工作做好。你的工作有可能要进行调整了,我今天叫你过来,是要先和你谈谈,刚才我和书军同志谈了一下我的想法,想让你到组织部门去工作,这个部门不仅保密性很强,也要求做工作要严谨细致,同时要客观公正地看待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优缺点等等,希望你思想上要有所准备!”

五一农场组织科长马承刚已经调到农垦局组织部任副部长了,副科长罗书军比较年纪大了,眼睛也高度近视,这些年来一起在负责老干和职称考核考评等工作,组织科长的位置还在空缺着。

方锐觉得自己干团委工作比较合适,便诚恳地说:“潘书记,这几年我一直在干共青团工作,对共青团的业务工作已经很熟悉了,在党校的这两年里,也没离开过青年工作。同时我觉得自己干共青团得心应手,因此我想,自己还是在团委里干比较合适些!”

听了这话,潘希赞许地点点头:“嗯,小方,你的想法很好。不过,你先将你手头上的事情做好,至于调整不调整你的工作,是由党委常委会决定的。今天让你过来,主要是给你打个招呼,要你把手头上的事情赶紧做完,至少,你思想上要有个准备。”

继续阅读: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塔里木恋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