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平静的海洋2025-05-20 17:334,861

到了年底,不仅五一农场要调整基层单位领导班子,连农垦局也在调整各农场党委领导班子。潘希泉年纪大了,按法定年龄退休了,接替他的是一个名叫梁崇明的中年人,据说是从别的农场副场长的位置上提拔起来的,是大学毕业生,不仅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管理经验,还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夏侯霖虽然还差两年才到退休年龄,但自己打申请报告主动要求退休,局党委批准了他的请求。接替他的也是一名大学毕业后在农垦局里工作了多年的中年人,名叫陈方。

五一农场一年一度的党委扩大会议如期召开了。新任五一农场党委书记梁崇明代表场党委作了题为《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加强改革,转变作风,努力开创五一农场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的党委工作报告。报告将五一农场一年来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新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由于是刚调到五一农场任党委书记的,所以梁崇明并没就报告的内容做过多的解释,照本宣科宣读完后,各位代表们就报告的内容进行了分组讨论。

会议进行到第三天下午就要结束了,按照会议议程,五一农场党委副书记,场长贺志诚代表场党委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的总结讲话。贺志诚在总结讲话中,除了要求各单位领导回去后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为全面完成新的一年的各项任务开好局、起好步,积极做好当前的备耕工作外,重点强调了要注意节约生产成本,要把水费节约下来。念到这段文字时,贺志诚把面前的书面总结讲话稿往旁边一推:“说到节约生产成本,说到节约水费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一分场的河滩地。同志们,一分场河滩地在大面积种植旱稻的情况下,水稻单产仍然达到了三百多公斤,五千亩水稻地总产达到一百七十五万多公斤,这是我没想到的。不仅如此,一分场为我们今后大面积种植旱播水稻,走节约用水的道路,探索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里边是凝聚了一分场副场长钟海涛同志的辛勤汗水啊!他是我们五一农场第一个成功大面积种植旱稻的基层领导呢!”

贺志诚的这番话,让与会人员加深了对钟海涛的印象,大家都知道是他开创五一农场种植旱播水稻先河的基层干部了。

参加会议的袁书兵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从发现钟海涛吃苦耐劳、扎实苦干那天起,自己就对他充满信心。如今在这个全场一年一度最高级别的会议上,钟海涛能够受到贺志诚的口头表扬,不仅是对钟海涛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自己推荐的人才的高度认可。

贺志诚仍然抛开发言稿继续作口头讲话:“说到一分场副场长钟海涛同志特别能吃苦,工作作风特别扎实,这是我亲眼所见的,那么寒冷的天气啊,他白天晚上都能够坚守在河滩地里,与职工们一起抓冬翻工作。试问我们在座的领导干部们有几个能做到?全场农业单位的副职领导又有几位能做到?说到这个话题,我想就我们的领导干部工作作风问题讲几句;我们有些单位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很不扎实,今年的工作一直很被动,单位就那么一点土地,还管理得那么差,主要领导之间不团结现象极其严重,遇到关键问题经常扯皮推诿。今年这个单位还有五千多亩土地要划过去。种植面积扩大了,再要是拿出这样的工作作风,怎么能管理好这个单位嘛!我虽然没点名,可能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哪个单位,也请这个单位的两名主要领导好自为之。在这里我再重申一遍,今后不管哪个单位的领导不团结,搞内耗造成工作被动的,场党委将两名主要领导各打‘五十大板’。”

贺志诚说到这里,会场里立即传来了轻微的议论声。大家悄悄地将目光投向十五分场党支部书记陈红光和场长戴根宝的座位上。

五一农场党委扩大会议召开后不久,春节就要来临了。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放假时间最长、职工们最快乐的日子。虽然农场人来自五湖四海,对大年的过法各不相同,但因为都难得休息一下,所以从放假到上班的近十天时间里,大家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年前主要做的事情是购年货或是家庭聚会活动,像打扫卫生、修补院子、做新衣、准备年夜饭等都在这个时候进行。年后的许多活动开始转向社交了。出门拜年、看社火表演,相互请客等等。平时都是各忙各的,春节放假了,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气氛也格外热烈。

按照五一农场党委的有关规定,春节放假了,每个单位的干部业务都要轮流进行值班,农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还要轮流带班守护棉花场。虽然地里的棉花已经拾完了,但加工厂不能立即加工完,也没场地将各单位的棉花收上来集中堆放。所以,各单位的棉花还堆放在棉花场上。

一分场许多干部包括主要领导袁书兵、季阿龙在内,住家都在场部,只有钟海涛的家住在一分场,袁书兵和钟海涛商量着:“海涛,我和季书记的家都不在单位,年前放假又这么晚,你能否在棉花场多值几天班,让我和季书记把家里的事情办一办?”

“这是没问题的,袁场长,反正我家就住在一分场,再说了,我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兰兰也放假了,平时家里的事她也没让我做过,这会儿她也放假了,就更不会让我做了。所以不管是白班还是夜班,我都能值的。”钟海涛爽快地答应下来。

“海涛,那和季书记都能过上放心年了。不过,海涛,考虑到你也要回三分场去看望父母,正月初一你值班,初二我争取赶过来替换你,你也好回去一下。”

钟海涛再次点点头。

钟海涛换下值班警卫程卫远后,抱上被子来到棉花场值班室,把床铺好后,借助这个难得的空闲又清静的时间,他一边在棉花场值班,一边写一些文章和诗歌等寄往报社。

由于春节放假期间很少有人投稿,钟海涛所投的稿件几乎都被采用了。所以刘兰兰笑他:“海涛,你就能瞎猫碰上死老鼠,稿子登得多不代表是你文章写得好,我想关键是这阶段人们都在忙着过春节的事情,没时间去写了,估计人家没稿子可用的了。”

其实,钟海涛也承认刘兰兰说得很在理,脸上显露出笑嘻嘻的神色:“呵呵,兰兰,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叫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过了这阶段的缺稿期,再想多刊稿就不那么容易了。”

“海涛,那你就赶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吧!家务活我承包了。”刘兰兰也笑了起来。

“好,兰兰,咱们一言为定,这几天晚上我都要在棉花场值班,大家都在忙着准备过年,也没人进出棉花场了,比较安静,正好可以多写稿子呢,你把家里收拾干净,我就在值班室继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吧!”

说完这话,钟海涛和刘兰兰都哈哈大笑起来。

春节的脚步已经走进各家各户了。离花场不远处的一分场职工住宅区内,一串串鞭炮在大人孩子们手中点燃着,噼里啪啦地四处飞溅,震耳欲聋的声音,仿佛要把新年的信号传遍到每一个角落,仿佛要把新年的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仿佛要把新年的问候传送到每个家庭。

尽管外面的噪音很大,钟海涛仍然埋头专心地写作着。

“嘭,嘭,嘭——”几声巨响从不远处传过来,夜晚天空盛开了一朵朵“鲜花”,五彩缤纷。原来是几个大人在带着孩子们燃放烟花。又是几声清脆的爆裂声响起来,漆黑的天空顿时变得一片通明,原本墨一般的屋脊,此时如同被明亮的彩灯照耀着,清晰可见。随着“鲜花”在空中的绽放,孩子们的惊喜声和欢呼声也一声高过一声。

钟海涛再也写不下去了,他披起大衣拉开门,一股爆竹的硝烟味儿扑鼻而来。此时的钟海涛感到:新年真的来到了,人们想尽办法来装扮年,来祈祷年。新年,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向上,奋进,争先……

想到这,钟海涛又急忙转身回到桌子边坐下,摊开纸奋笔疾书起来,不到两个小时,一篇《新年随想》的草稿就写成了,正要动笔修改,门外传来叽叽喳喳的说话声,钟海涛知道是钟瑞来了,急忙起身,还没来得及拉开门,刘兰兰领着钟瑞已经推门进来了。

“爸爸,妈妈说你又是值班又是写文章的,他包好了饺子,说是要慰劳你呢!”钟瑞刚跨进门,就大声嚷嚷起来。

“嗯,爸爸没功劳可也有苦劳哦,慰劳一下也是应该的,你说是吧,钟瑞?”

“看把你美的,赶快趁热吃吧!吃好了我还要回去侍候钟瑞早点睡觉呢!”刘兰兰一边说,一边将保温饭盒里的饺子倒出来,端在丈夫面前。

钟海涛接过饺子,先挟了一个吹了吹,又伸出舌头试了一下,确认不烫了,才递到钟瑞嘴巴边:“钟瑞,你先尝尝妈妈包的饺子好不好吃,你说好吃就是好吃。”

小家伙也不客气,把嘴巴伸过去接住后大口吃起来,一边吃一边嚷着:“嗯!好吃,妈妈包的饺子就是好吃!”

刘兰兰笑了:“行啦,钟瑞,别拍马屁啦,让爸爸快点吃,吃好了咱们好回家去。”

小钟瑞十分懂事地看着钟海涛:“爸爸,你快点吃!吃好了我和妈妈好回家去。”

钟海涛这才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看着钟海涛大口地吃着饺子,刘兰兰突然想起了什么。待他吃完后才看着丈夫:“海涛,虽说咱们离家不是很远,可自从调到一分场后,一年也难得回去几趟,每次回家的时候,也是心急火燎地又走了。我想,过年了,我们无论如何也得回去住上一两天,陪着钟瑞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说说话,你说呢?”

“兰兰,这些事情我也想到了,只是领导们的家都不住在单位,没人值班啊!等他们过来接班了,我们再回去住上两天,你看行吗?”

“海涛,行倒是行,可都知道过年放假了,都在盼着我们回去团圆一下,如果我们回去太晚了,会让老人们很失望的。以我的想法,我带着钟瑞先回去,等领导们过来接替你了,你再回去,这样也好向老人们有个交代。海涛,你看这样行吗?”

“兰兰,你和钟瑞先回去,两家老人们会不会说我呢?”钟海涛看着刘兰兰

“海涛,我想我跟我爸妈说一下,他们不会怪罪你,再说我爸也当过多年的基层领导干部了,别人不理解,他能说什么呢?至于钟瑞的爷爷奶奶,我想我把情况说清楚了,他们就更不会说什么了!”

钟海涛赞同地点点头。

见钟海涛吃好了,刘兰兰收拾完盘子等餐具,领着钟瑞回去了。

钟海涛微微伸了伸手臂,将炉子里加了些炭后,重新拿起桌子上的草稿继续修改着,直到感觉很满意了,这才拿出稿纸工工整整地誊写起来。由于比较疲劳,他写了一会儿又站起来不停走动着,以驱散疲劳。

钟海涛正在专心地誊写着稿件,一道雪亮的灯光射过来,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已经听到汽车喇叭声了。他急忙走出门外,只见党委书记梁崇明带领邱清玲和方锐等纪检、组织部门的领导,来到基层单位检查棉花场干部值班情况了。

别看钟海涛已经是基层单位副职领导干部了,可要想见上方锐一面,还有一定难度的。场部开会或举办其它活动,包括向场领导和组织部门汇报工作,一般都是正职领导的事,作为副职领导,他几乎没有到场部开会或参与场里其它活动的机会。

梁崇明走进棉花场,简单地看了一下花场四周的情况,然后问钟海涛:“你在单位是做什么工作的?”

钟海涛正要回答,邱清玲替钟海涛作了回答:“梁书记,他叫钟海涛,是一分场的副场长。”

“钟海涛?”梁崇明一边念着这个名字,一边低头寻思着。

“是不是经常在报纸发表文章的那个钟海涛?”梁崇明看着钟海涛。

“梁书记,您说的就是他。他不但经常写文章在报纸上发表,生产管理得也很好。上次场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贺场长还专门在大会上表扬他的吃苦精神、旱播水稻管理也抓出成效了呢!”邱清玲继续回答梁崇明的问话。

听了邱清玲的介绍,梁崇明又看了看钟海涛:“我说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呢!”看到钟海涛面前的桌子上放着稿纸,梁崇明将脑袋往桌子上凑了凑:“小钟呀,是不是还在写文章?”

“梁书记,我在棉花场上没什么事,就胡乱写了两篇言论文章,这会正在誊写呢!”钟海涛回答梁崇明的问话时,声音很低。

“小钟呀,难怪贺场长说你有吃苦精神,连春节值班,也不放下笔去好好休息一下。能写又能干,文武双全了。小钟,好好写,认真干吧,我们五一农场是缺少笔杆子的。你看,方科长就是能写,能说,能干,年纪轻轻的就提拔起来了呢!”

梁崇明并不知道方锐和钟海涛过去的关系,竟开玩笑地拿他和方锐对比起来。

梁崇明的几句开玩笑的话,让方锐尴尬起来,站在那里低头不敢面视梁崇明和钟海涛。

邱清玲知道梁崇明不知道钟海涛和方锐过去的关系,才说出这话的,连忙笑着问:“梁书记,外面风大,冷不冷?如果感觉冷的话,我们坐在炉子旁边烤烤手,再去十五分场吧,大过年的,可别感冒了。”

梁崇明笑了:“邱主任,这话应该由我对你和方锐说才是,我不是女同志,可没那么娇气哦!何况,我还穿着棉大衣呢?好啦,小钟,你接着写吧.”

梁崇明说完,将身上的黄军装大衣略整了整,随手拉开值班室的门。邱清玲和方锐知道梁崇明要走了,急忙跟上去。

继续阅读:第89章 第八十九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塔里木恋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