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历史>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目录
第171章 鬼才归位,冢虎失势!三王会猎卧龙岗!许都,丞相府议事大厅。
“臣,郭嘉,有事上奏!”
郭嘉的声音清朗。
“臣,为重塑我大汉军魂,稳固北方基业,特拟《整军策》一道,请主公御览!”
话音落下,他双手将奏疏高高举起。
曹操听闻郭嘉之言顿时喜笑颜开,这郭嘉刚回来就给他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这一次又会有怎样的惊喜,曹操很是好奇。
“呈上来!”
内侍连忙小跑着将奏疏接过,呈递到曹操面前。
曹操展开,只看了一眼,就不觉惊为天人,这上面所写果真又是一大惊喜,恰恰是解眼下燃眉之急。
殿下的荀彧、程昱等人,也伸长了脖子,心中好奇到了极点。
“奉孝,念!”
曹操激动着将奏疏递回给了郭嘉。
“遵命!”
郭嘉转身,面向文武百官,朗声道:
“《整军策》其一:将所有自江东赎回,及溃散归来之赤壁残部,尽数打散!与我北方各州郡留守之师,混合重编!不分彼此,一体同仁!”
“其二:从稷下学宫之中,选拔德才兼备之优秀学员,入新编各营,担任文书、参军、参谋等职!以新学之道,教化全军!以忠君爱国之心,重铸军魂!”
奏疏内容一出,整个朝堂,瞬间沸腾,一片议论之声!
尤其是荀彧等一众内政重臣,脸上瞬间涌现出狂喜之色!
“妙啊!”
“此乃神来之笔!釜底抽薪之计啊!”
“打散混编,可破军中派系!学宫入军,可掌军中人心!如此一来,我北方百万大军,将真正拧成一股绳,尽归丞相掌控!”
赞叹声,此起彼伏!
所有人中唯独有一人与这欢腾的气氛格格不入!
此人便是台下脸色惨白的司马懿。
在司马懿看来,这个所谓的《整军策》不过就是冲着自己来的,这是要将自己赶尽杀绝的绝户计!
他苦心经营,安插在各地的鹰扬卫骨干,他赖以蛰伏图存的最后根基,将在这“打散混编”之中,被冲得七零八落,荡然无存!
而“学宫入军”,更是歹毒到了极致!
那群被江源用新学洗过脑的疯子满脑子都是些为万事开太平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真能打好仗吗。
这些人一旦进入军队,他司马懿再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可就难于上青天了!
司马懿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猛地出列!
“丞相!万万不可!”
“我军新败,将士之心本就不稳!此刻若大动干戈,强行打散重编,恐激起兵变啊!”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更何况,鹰扬卫乃百战精锐,是末将一手带出的心腹之师!他们对丞相忠心耿耿,若就此打散,岂不可惜?!”
话音未落!
郭嘉发出一声轻蔑的笑声。
“哦?”
“司马大人的意思是,我北方百万雄师,竟比不上你那区区数百鹰扬卫精锐?”
司马懿被这一问,问得浑身一颤,这帽子扣下来,自己怕是脑袋不保啊。
郭嘉没有理会司马懿的恐惧,继续加着猛料。
“还是说,那些从赤壁九死一生回来的将士,他们的忠诚,都靠不住,都需要你司马大人的‘心腹之师’,时时刻刻地看着、管着?!”
这两句话,可谓字字诛心,每一句都是司马懿最不敢带上的大帽子!
这两句话相当于直接将司马懿定性为“拥兵自重”、“藐视同袍”、“不信君上”!
“我……我没有!”
司马懿彻底慌了,语无伦次!
郭嘉却不再理他,转身,对着王座之上的曹操,深深一拜!
“主公!”
“军权,乃国之重器!岂能分什么亲疏远近,心腹与否?!”
“在嘉看来,军中将士,只有一个归属!”
“那就是,他们都必须是,也只能是——”
“主公您的将士!!!”
这一番话,彻底打动了曹操的心!
他本就对司马懿的鹰扬卫心存芥蒂,此刻郭嘉之言,彻底引爆了他心中的猜疑与杀机!
“说得好!”
曹操豁然起身,朝着台下众人发号施令!
“就依奉孝之言!”
“此事,由郭祭酒全权总领!”
“军机院!御史台!稷下学宫!三方全力配合!半月之内,孤要看到成效!”
“违令者,斩!”
王令如山!
司马懿再也没有办法反驳了,整个人呆立当场!
曹操的这道旨意,等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他最后的兵权根基,连根拔起!然后交到了他最大的敌人——郭嘉的手中!
他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
有同情,有怜悯,但更多的,是鄙夷和幸灾乐祸!
在他看来,今天这一切就是奇耻大辱,就是烈火焚心,这个郭奉孝来了以后自己就处处受制,处处不顺。
可是这还没有完,更扎心之言再次响起。
徐庶也拿出了一份奏章!
“启禀丞相!”
“稷下学宫第一批三百名优秀学员,早已整装待发!”
“他们不仅精通文墨算术,更修习过兵法韬略,随时可以奔赴新编各营,为丞相分忧,为大汉效力!”
郭嘉刚刚提出计划,徐庶这边,人就已经准备好了!
这彰显的,是卧龙岗一脉,何等雷厉风行的恐怖效率!
更是对司马懿,最无情的嘲讽!
司马懿已经无颜在站在这大殿之上,恨不能肋下生出双翼飞出这让自己无地自容的大殿。
他知道,在朝堂之上,他已经输得一败涂地。
郭嘉在明,徐庶在暗。
这两颗江源布下的棋子,已经将他所有的路,全部堵死!
散朝后。
御书房内。
荀彧一人秘密来见曹操:
“主公。”
“赤壁虽败,但那江源先生神鬼莫测之能,我等,皆亲眼所见。”
“此人,既能一计让八十万大军沉睡,亦能反掌之间,让天下易主!”
荀彧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敬畏!
“与其为敌,不如探其真意!”
“臣斗胆以为,主公当放下身段,再亲自往卧龙岗一行!”
曹操的身体,猛地一震!
去拜见那个一手策划了自己惨败,几乎毁了自己毕生霸业的人?!
他身为一代枭雄的尊严,让他本能地想要拒绝!
可是……
郭嘉的“死而复生”!
那八十万大军酣睡不醒的恐怖场景!
一幕一幕,在他脑海中闪过!
最终,曹操握紧的拳头松开了。
“好!”
“孤……就亲自再去会一会,这位卧龙岗上的……神人!”
他下令,将府库之中最珍贵的夜明珠、千年人参、西域美玉,尽数打包!
这一次,他要以一个“求道者”的身份,用史上最丰厚的礼物,去敲开那座神仙茅庐的大门!
……
与此同时!
江东,吴侯府。
周瑜一身儒衫,对着上首的孙权,深深一揖。
“主公!”
“赤壁之胜,看似瑜之功,实乃江源先生之胜!”
“主公欲成霸业,一统天下,必先得此人认可!若能得先生一言,胜过我江东十年苦功!”
孙权虽是有些不屑一顾,但毕竟是公瑾之言,自己还是要听一听!
“公瑾所言极是!”
他当即下令,将江东最稀有的七尺血珊瑚、东海大明珠,以及孙家三代珍藏的《孙子兵法》孤本,全部备好!
他要去卧龙岗,“问策”!
荆州,公安。
刘备望着窗外初定的基业,对身旁的诸葛亮,感慨万千。
“军师啊!”
“若无江先生,备至今,仍是那寄人篱下的丧家之犬!”
诸葛亮轻摇羽扇,脸上是淡然的微笑。
“主公仁德,方得天助。”
“如今基业初定,理应向老师当面陈情,汇报喜讯。”
“善!”
刘备大喜,立刻命人备上荆襄九郡最名贵的特产,亦要亲往卧龙岗,拜谢师恩!
三路人马!
三位当世枭雄!
曹操、刘备、孙权!
他们各自带着最精锐的护卫,浩浩荡荡,从北、东、西三个方向,朝着同一个目的地,疾驰而来!
然后!
在通往南阳的官道之上!
他们,不期而遇了!
“吁——!!!”
三支队伍,几乎在同一时间,勒住了马缰!
曹操的“玄甲卫”!
刘备的“白毦兵”!
孙权的“解烦卫”!
三方最精锐的部队,隔着数十步的距离,遥遥对峙!
黑、白、赤,三色旗帜,猎猎作响!
杀气在空气中蔓延开来。
“哼!”
刘备身侧,关羽丹凤眼闪烁着杀机,冷哼一声,手中青龙偃月刀猛地顿地一响!
他催马上前,声如洪钟,傲然道:
“我等奉兄长之命,拜见军师之师,理应为先!尔等速速让路!”
“狂妄!”
曹操阵中,虎痴许褚爆喝一声,手中大刀一横!
“丞相乃朝廷正统,奉天子以令不臣!尔等不过偏安一隅之辈,也敢在此争先?!”
眼看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哈哈哈!两位将军何必动怒!”
孙权阵中,鲁肃笑着打马上前,做起了和事佬。
“我等此行,皆为拜见江先生!目的一致,不如……并行如何?”
三方枭雄对视一眼,各自冷哼一声,却也默认了这个提议。
于是,官道之上,出现了古往今来,最奇特的一幕!
三支代表着天下最强势力的队伍,并行于道,气氛微妙至极。
路旁的农夫乡民,见到这三支杀气腾腾的大军,非但没有半分惧色,反而笑着指指点点。
“哟!又来一批!”
“看这阵仗,又是去拜见卧龙岗江先生的吧?”
“可不是嘛!这条路,现在比许都东市还热闹!每天都有大人物过来!”
终于!
卧龙岗,到了!
三路人马,在山脚下停住。
一名身穿稷下学宫服饰的青衣少年,从山上轻快地走了下来。
少年走到三军阵前,对着三位枭雄,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
“三位大人远道而来,老师已知晓。”
“只是……”
少年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老师有言:今日不见客,各位请回吧。”
什么?!
一句话,让三位枭雄,同时愣住!
他们放下身段,带着重礼,千里迢迢而来,竟被如此干脆地拒之门外?!
鲁肃最为诚恳,他急忙上前,对着山上的茅庐,深深一揖!
“先生座下仙童!我等并非只为送礼而来,实是为天下苍生,求先生一言啊!”
他的声音,充满了焦急与恳切。
“如今三方对峙,战火一触即发!天下百姓,将再遭涂炭!恳请先生大发慈悲,指点迷津!”
少年听完,又挠了挠头,似乎有些为难。
“这样啊……那你们等等。”
说罢,他转身跑进了山里。
片刻之后,少年又跑了出来,手中多了一片刚刚刻好的竹简。
他将竹简递给众人。
“老师说,你们想知道的,都在上面了。”
曹操、刘备、孙权,三颗脑袋,立刻凑了过去!
只见那崭新的竹简之上,写着一行龙飞凤舞的大字: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民生多艰,望诸公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