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竖正面典型
烈火人龙2025-09-01 14:002,309

刘宏伟的倒台,在海阳市投下了一颗真正的深水炸弹。

这颗炸弹的余波,远比之前任何一次人事变动都要猛烈,都要深远。

它不仅仅是震碎了一个“劳模厂长”的光环。

更是震动了无数人心中那套根深蒂固的,关于权势与规则的认知。

原来,所谓的庞然大物,并非不可撼动。

原来,所谓的背景通天,在铁证面前,也会轰然倒塌。

一时间,整个海阳市的工业系统,都笼罩在一种前所未有的肃穆气氛里。

那些平日里习惯了吃拿卡要,习惯了以权谋私的干部,人人自危。

而普通百姓,在茶余饭后的议论中,除了震惊,更多了一份对未来的期许。

天,似乎要变了。

与外界的风声鹤唳截然不同,红旗汽配厂,正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之中。

清晨的阳光,越过高大的厂房,洒在新铺的水泥路上,反射出温暖的光晕。

一辆辆崭新的解放卡车,在厂区门口排起了长队,等待着装载刚刚下线的汽车配件。

工人们穿着崭新的蓝色工装,脸上洋溢着许久未见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那种笑容,不是应付检查的伪装,而是一种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最真实的写照。

他们的口袋里,揣着刚刚发下来的,比过去高出整整一倍的工资。

他们的食堂里,飘出了红烧肉的香气。

他们的孩子,在新建的职工宿舍楼前的空地上,追逐嬉戏。

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那个年轻人。

徐牧野。

这个名字,如今在红旗厂,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厂长。

他是一种信仰。

是一种能将绝望化为希望的,神奇力量。

华星轴承厂的安置问题,也在这片欣欣向荣的氛围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徐牧野的奔走协调下,绝大部分原华星厂的职工,都被红旗厂吸纳。

他们经过简单的培训,重新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岗位上。

那些曾经因为失业而愁云惨淡的家庭,重新燃起了生活的炊烟。

孩子们的入学问题,家属的就业渠道,都在红旗厂的统筹下,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为了这件事,市里,专门召开了一场高规格的表彰大会。

会议由纪国纲副书记亲自主持。

地点就在市委的大礼堂。

红色的幕布,庄严的国徽,将整个会场烘托得肃穆而隆重。

台下坐着的,是海阳市各区县,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徐牧野坐在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

他穿着一身熨烫得笔挺的中山装,身姿挺拔,面容平静。

他身边,是同样表情严肃的父亲,徐河源。

纪国纲走上讲台,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在徐牧野的身上,停留了片刻。

那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肯定。

“同志们。”

纪国纲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是为了两件事。”

“第一,是通报海阳市第一纺织厂原厂长,刘宏伟严重违纪违法的案件情况。”

“第二,是表彰在华星轴承厂职工安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了一阵压抑的骚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了徐牧野的身上。

将这两件事放在同一个会议上,市里的态度,已经不言而喻。

这是敲打。

更是树立典型。

纪国纲没有给台下太多议论的时间,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刘宏伟的案子,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一个曾经的劳模,一个国营大厂的负责人,是如何一步步丧失理想信念,沦为国家的蛀虫,人民的罪人。”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志,深刻反思!”

他的语气,陡然变得严厉。

“我在这里,要强调一点。”

“我们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不是用来搞独立王国,不是用来给自己谋私利的!”

“谁要是把手伸向国家财产,谁要是敢于践踏法律的尊严,刘宏伟,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一番话,掷地有声。

台下,不少人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说完敲打的话,纪国纲的脸色,又缓和了下来。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徐牧野的身上,这一次,充满了温和的笑意。

“当然,在我们干部队伍里,有蛀虫,但更多的,是兢兢业业,敢于担当的好同志。”

“红旗汽配厂,还有它的厂长,徐牧野同志,就是我们海阳市涌现出来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典型!”

聚光灯,瞬间打在了徐牧野的身上。

他没有回避,坦然地迎接着所有人的注视。

“在华星厂陷入困境,几百名职工面临下岗的关键时刻,是徐牧野同志,是红旗厂,主动站了出来,扛起了这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他们没有向市里叫一声苦,没有提一个条件。”

“他们用最短的时间,盘活了华星厂的资产,安置了所有的职工,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这种行为,展现的是什么?”

纪国纲的声音,微微提高。

“展现的,是一个企业家的担当!”

“更展现了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那种蓬勃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掌声,如潮水般响起。

这一次的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都要真诚。

那些曾经对徐牧野抱有偏见,甚至敌意的目光,此刻,都化作了敬佩与信服。

徐牧野站起身,向着主席台,向着台下的所有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没有发表什么慷慨激昂的获奖感言。

只是平静地说了几句话。

“谢谢市委的肯定。”

“红旗厂做的,只是一个国营企业应该做的事情。”

“安置华星厂的家属,兄弟姐妹,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红旗厂全体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都是工人阶级的一份子,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他的话,朴实无华。

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人心。

坐在他身旁的徐河源,看着灯光下,从容不迫的儿子,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他挺直了因为常年劳作而有些佝偻的脊背。

一股难以言喻的骄傲与自豪,从心底深处,汹涌而出。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就是放手,让儿子去闯。

这个家,这个厂,因为他,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会议结束。

徐牧野被一群热情的各单位负责人团团围住。

递名片的,拉关系的,谈合作的,络绎不绝。

他应付着这一切,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眼神却始终保持着一丝清醒的疏离。

他知道,这些热情背后,有多少是真情实意,又有多少是趋炎附势。

名利,是世界上最锋利的双刃剑。

可以让你平步青云。

也可以让你万劫不复。

刘宏伟的下场,就是最好的警示。

继续阅读:第282章 国内的整车厂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1986之我即浪潮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