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
刘宏伟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笼罩了他。
“刘宏伟同志。”
为首的男人,面无表情地走了进来,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份文件,在他面前展开。
“我们是市纪委联合调查组的,现在有几个问题,需要你配合我们进行调查。”
“请你跟我们走一趟吧。”
那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刘宏伟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纪委?
调查组?
怎么会?
他下意识地想到了徐牧野,想到了红旗厂。
可他想不通,对方就算手眼通天,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惊动了纪委。
“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他强作镇定,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我……”
“刘宏伟,你儿子刘保林,涉嫌故意伤害,非法经营,偷税漏税。”
另一个调查组成员,冷冷地打断了他。
“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你利用职务之便,为他的犯罪行为,提供了资金,并试图掩盖真相。”
“这是你的账房,周会计的亲笔供词。”
一张A4纸,被拍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上面那熟悉的字迹,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了刘宏伟的眼睛里。
他的身体,剧烈地晃动了一下。
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劳模厂长”形象,在这一刻,如同被巨锤击中的玻璃,瞬间布满了裂痕。
他想起了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
想起了他为了给儿子擦屁股,一次次动用的关系,一笔笔抹平的账目。
他一直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
他以为,在这海阳市,在他这一亩三分地里,他就是天。
直到此刻,他才发现,天,塌了。
消息,像插上了翅膀,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在整个海阳市的干部体系中传开。
海阳市第一纺织厂厂长,多年的市劳模,刘宏伟,被市纪委带走调查。
这个消息,比之前《海阳日报》报道徐牧野的事迹,更具爆炸性。
如果说,徐牧野的事迹,是点燃了一把火,温暖了人心。
那么刘宏伟的倒台,就是引爆了一颗炸弹,震碎了所有人的三观。
无数人感到震惊,哗然。
那些曾经吹捧过刘宏伟,甚至想把自家孩子送到纺织厂工作的人,此刻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而那些曾经被刘宏伟打压过,或者看不惯他霸道作风的人,则在私下里,拍手称快。
纺织厂彻底乱了。
群龙无首。
人心惶惶。
一些与刘家父子有牵连的干部,整日如坐针毡,生怕下一个被叫去“喝茶”的就是自己。
生产,几乎陷入了停滞。
市纪委的审讯室里。
灯光惨白。
刘宏伟坐在椅子上,短短一天时间,他像是苍老了二十岁。
头发花白,面如死灰。
曾经的嚣张与权势,早已烟消云散。
他不再是那个在全市工业大会上,指点江山的刘厂长。
他只是一个等待审判的,嫌疑人。
在那些铁一样的证据面前,他所有的心理防线,都彻底崩溃了。
他交代了。
交代了自己如何利用厂里的采购漏洞,设立小金库。
交代了如何与儿子里应外合,倒卖国家计划内的紧俏物资。
交代了如何做假账,偷逃了数额惊人的税款。
当审讯人员,问及他为儿子雇凶伤人提供资金的事情时。
这个一直麻木交代罪行的男人,情绪终于失控了。
“我儿子……我儿子已经死了!”
他抬起头,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审讯人员。
“他都死了!你们为什么还要抓着他不放!”
“是我!都是我做的!”
“是我没教好他!是我把他惯坏了!”
“钱是我给的!人是我让他找的!”
“你们冲我来!别再提他!别再提他了!”
他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发出了绝望而痛苦的嘶吼。
丧子之痛。
名誉扫地。
身陷囹圄。
这三重打击,像三座大山,将他彻底压垮。
他嚎啕大哭,哭得像个孩子。
那哭声里,有悔恨,有不甘,更多的,是彻骨的绝望。
他知道,他完了。
他这一辈子,都彻底完了。
市委。
纪国纲的办公室里,气氛严肃。
他刚刚听取了专案组的阶段性汇报。
“触目惊心啊!”
纪国纲将手中的报告,重重地放在桌上。
“一个国营大厂,就这么被蛀空了!”
“刘宏伟的问题,不是个例。这反映出我们的一些干部,理想信念出了问题,监督机制存在巨大的漏洞!”
他对面的秘书,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
“那个提供线索的,又是徐牧野是吧?”
纪国纲忽然话锋一转。
“是的,书记。红旗汽配厂的厂长,徐牧野。”
“嗯。”
纪国纲点了点头,眼神里,流露出一丝玩味。
“这个徐牧野,可不简单啊。”
“安置华星厂职工,那是为市里分忧,展现的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这次,他敢于揭露腐败,不畏强权,展现的,是一位厂长的党性与担当!”
“他没有选择私下解决,而是相信组织,相信法律,通过正规渠道反映问题,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
纪国纲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
“海阳市需要这样的年轻人。”
“我们的企业,需要这样有魄力,有担当,更有底线的带头人。”
“要给这样的同志,撑腰!”
“要让那些干实事的人,没有后顾之忧!”
“也要让那些心怀不轨,总想着给别人下绊子的人,知道害怕!”
这番话,很快就在市里的干部会议上,被不点名地传达了下去。
所有人都听明白了。
徐牧野这个名字,在市里高层的地位和影响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年轻厂长。
他成了一个标杆。
一个在旧体系中,敢于破局,善于破局的标杆。
刘宏伟的垮台,像一场剧烈的地震,将海阳市工业系统里盘根错节的旧关系网,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而徐牧野,则踩着这片废墟,为红旗厂,也为自己,扫清了前路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