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红色通行证
烈火人龙2025-09-01 17:562,229

风暴,来得快,去得也快。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红旗厂要大祸临头的时候。

第二天,《海阳日报》的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对厂长徐牧野的专访。

《刮骨疗毒,向死而生——记红旗厂的自我革命之路》。

专访中,徐牧野面对镜头,坦然承认了厂里过去确实存在一些经营上的“不规范”行为。

但他话锋一转,将这些“不规范”,归结为旧体制的弊病。

“为什么我们要搞股份制改革?”

“就是因为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彻底打破大锅饭,清除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沉疴旧弊,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我们的企业,才有未来!”

“海关同志的调查,对我们来说,不是一次危机,而是一次体检。”

“它让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刻也不能松懈!”

与此同时,省里的《交通新闻报》记者薛如龙,也对徐牧野进行了专访。

徐牧野在采访中,高屋建瓴地谈到了工业发展,特别是汽车配件产业的国产化,对整个国家交通物流体系的战略意义。

两篇报道一出,舆论瞬间反转。

一场针对红旗厂的围猎,被徐牧野巧妙地,转化成了一场宣传改革成果,巩固正面形象的公关秀。

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全都傻了眼。

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场灭顶之灾,到了徐牧野手里,却变成了一场无上的荣耀。

厂长办公室里。

徐牧野放下手里的报纸,看着窗外,天,终于晴了。

几天后。

海阳市海关的最终调查报告,像一片悄无声息的雪花,落在了市委市政府的办公桌上。

没有惊雷,没有风暴。

报告的措辞,谨慎到了极点。

“历史遗留问题”。

“管理存在漏洞”。

这些字眼,像太极推手,将千钧之力化于无形。

报告承认红旗厂在改革前,确实存在采购渠道不规范的行为。

但话锋一转,又高度肯定了其在股份制改革后,主动切割风险业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决心与行动。

最终的处理结果,轻得让所有等着看好戏的人,都跌碎了眼镜。

对红旗厂处以一万元的象征性罚款。

责令其“加强内部管理,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仅此而已。

没有查封,没有停产,甚至没有追究任何人的刑事责任。

消息传出,整个海阳市的工业系统,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市第一纺织厂的厂长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厂长刘宏伟将手里的《海阳日报》翻来覆去看了三遍,每一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他就是看不懂。

“罚款一万?”

他把报纸拍在桌上,溅起一圈烟灰。

“就这么完了?”

坐在他对面的几个分厂主任,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比吃了苍蝇还难看。

前几天,他们还在酒桌上信誓旦旦,说那个徐家小子这次绝对要栽个大跟头。

红旗厂这艘破船,眼看就要沉了。

可现在,人家不仅没沉,反而像是镀了层金,浪头越大,飘得越稳。

“这个徐牧野,背后到底是什么人?”

一个主任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恐惧。

“海关啊,那是海关。”

“穆丰绅那个老顽固,出了名的油盐不进,怎么到了红旗厂这儿,就变成绕指柔了?”

刘宏伟掐灭了烟头,眼神阴鸷。

他想不通。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在他看来,这就是一场必死的局。

可徐牧野,偏偏就从棋盘的死角里,硬生生活出了一片天。

这种感觉,比自己亏了钱还难受。

那是一种对未知的恐惧,对一种远超自己理解范围的力量的敬畏。

从这一天起,海阳市所有国营厂的厂长们,再提起“徐牧野”这个名字时,语气里,不自觉地就带上了几分忌惮。

他们不再仅仅将他看作一个运气好的毛头小子。

而是一个手腕通天,能量莫测的狠角色。

……

市委大院,纪国纲的办公室。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温暖而明亮。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

纪国纲亲自拿起暖水瓶,给徐牧野面前的杯子续满了水。

热气氤氲,模糊了徐牧野年轻而沉静的脸。

“牧野,这次的事,你处理得很好。”

纪国纲坐回自己的位置,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

他没有多问细节,有些事,点到为止。

聪明人之间,一个眼神就足够。

“纪书记,给您添麻烦了。”

徐牧野微微欠身。

“这不是麻烦。”

纪国纲摆了摆手,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整个人的状态,比上次见面时松弛了许多。

“这是考验。”

“事实证明,我们的红旗厂,我们的改革典型,经得住考验。”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沉稳的节奏。

“我听定方说,省里的《交通新闻报》也去采访你了?”

“是的,薛记者昨天刚走。”

徐牧野点头。

“很好。”

纪国纲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改革,不能只埋头干,也要抬头看路,更要大声说出来。”

“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们海阳市的改革,不是小打小闹,是有决心,有方向,有成果的!”

他看着徐牧野,目光变得深远而坚定。

“你放手去干。”

“市里,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这句话,比任何红头文件都更有分量。

它意味着,徐牧野在海阳市,拿到了一张最高级别的通行证。

从纪国纲办公室出来,李定方一直将他送到楼下。

“牧野,纪书记很少这么夸人。”

李定方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欣慰。

“你小子,算是彻底入了他的眼了。”

徐牧野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知道,信任,从来不是靠说的。

是靠一次又一次,把事情办妥,办漂亮,挣来的。

……

河东市,一栋高档住宅楼里。

“啪!”

一只精美的骨瓷咖啡杯,被狠狠地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滚烫的咖啡,溅上了名贵的地毯,留下丑陋的污渍。

陈彩桦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一张保养得宜的脸,因为愤怒而扭曲。

她刚刚挂断了海阳市一个老部下的电话。

罚款一万。

批评教育。

这个结果,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她的脸上。

她费尽心机,动用了自己在省里的关系,甚至不惜拉下脸去求王重山。

布下了这样一个天罗地网。

她以为,这一次,徐牧野必死无疑。

可结果呢?

对方毫发无伤。

她反而像个跳梁小丑,用尽了力气,却只打在了棉花上。

“废物!一群废物!”

陈彩桦抓起电话,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拨通了女儿韩玲的号码。

继续阅读:第223章 说声对不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1986之我即浪潮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