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解放桥汽配黑市。
依旧是那副鱼龙混杂,充满生猛活力的景象。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橡胶和劣质香烟混合的味道。
徐牧野轻车熟路地找到了“红鹰汽配”的店面。
秦栋梁正叼着烟,跟一个客户唾沫横飞地砍着价。
看到徐牧野走过来,他眼睛一亮,连忙结束了手头的生意,把徐牧野拉到角落里。
“徐老弟,这么快就回来了?”
秦栋梁递过来一支烟,被徐牧野笑着摆手拒绝了。
徐牧野开门见山。
“秦哥,好消息。”
“第一批货,八百支轿车减震器,已经在装车了。”
“加上我之前带回来的两百支,一共一千支。”
“很快就能到海阳。”
秦栋梁叼着的烟差点掉下来,眼睛瞪得溜圆。
“一千支?!”
“这么快?!”
他原本以为,徐牧野说的月底能凑齐就已经是神速了。
这才几天功夫,一千支就到位了?
这效率,简直匪夷所思。
他上下打量着徐牧野,眼神里充满了震惊,还有一丝难以置信的探究。
这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走,徐老弟,后面喝茶去!”
秦栋梁热情地揽着徐牧野的肩膀,把他带进了后面的小院子。
院子里摆着一张小木桌,几把竹椅,一套简单的茶具。
秦栋梁麻利地沏上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表情,却掩盖不住他语气中的兴奋。
“徐老弟,你可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
徐牧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热茶驱散了路途的疲惫。
他看着秦栋梁,不紧不慢地抛出了更重磅的消息。
“秦哥,这一千支只是个开始。”
“后续,我这边还能稳定提供,大概还有两千四百支的量。”
“不知道你这边,能不能吃得下?”
“噗——咳咳咳!”
秦栋梁刚喝进嘴里的一口热茶,直接喷了出来,呛得他剧烈咳嗽,脸都憋红了。
两千四百支?!
还只是后续?!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徐牧野的眼神,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那简直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这年轻人,手里到底攥着多大的能量?
他抹了把嘴,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徐老弟,你……你说的是真的?”
“两千四百支?!”
徐牧野平静地点头。
“只会多,不会少。”
秦栋梁激动地一拍大腿,脸上的惊喜几乎要溢出来。
“吃得下!怎么吃不下!”
“徐老弟,你真是我的财神爷啊!”
他兴奋地搓着手,在小院里来回踱步。
“你放心,别说两千四百支,就是再多一倍,我秦栋梁照样给你吞下去!”
“你可能不知道,我这解放桥的生意,看着不大,但辐射的是整个华东五省!”
“轿车减震器,那可是硬通货,紧俏得很!”
说到这里,他稍微顿了顿,看了一眼徐牧野,压低了声音。
“当然,徐老弟,咱说句实在话。”
“你这河口汽配厂的货,质量还行,但在国产货里,顶多算个二等。”
“离那些给桑塔纳、切诺基配套的精品,还有差距。”
“要是真正的精品货,那根本不用愁销路,厂家门口都是排队等着拉货的,哪还会有什么指标闲置、完不成任务的事?”
秦栋梁感慨道。
“所以啊,咱们这些货,主要还是走维修市场。”
“真正赚大钱的,是那些能直接打入整车厂供应链的。”
“你想想,一辆新车用四根减震器,那是什么量?”
“那才是真正的金矿!”
整车市场。
金矿。
这几个字眼,像小锤子一样,轻轻敲打在徐牧野的心上。
他端着茶杯的手,微微停顿了一下。
是啊,倒腾指标,终究只是利用信息差和时代红利赚快钱。
要想做大做强,还得有自己的实业。
减震器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或许一时半会儿搞不定。
但是……要克服也不难吧?
徐牧野的脑海里,迅速闪过相关的生产工艺流程。
从技术角度看,减震器的制造难度,相比几十年后,还是相对简单。
最大的难点,恐怕还是设备。
冲床、液压机、硫化机、切割机……这些生产减震器必需的设备,很多国内还没有成熟的生产线,想买性能好的,多半得依赖进口,或者淘换国外的二手设备。
而无论是进口新设备还是二手设备,在八十年代,都需要层层审批,拿到宝贵的批条才行。
秦栋梁是人精,一眼就看出了徐牧野眼神里的意动。
他嘿嘿一笑,提醒道。
“徐老弟,看你的样子,是动心了?”
“我可跟你说,这自己搞生产,跟咱们倒腾指标,那完全是两码事。”
“投入大,风险高,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你可得想清楚了。”
徐牧野笑了笑,没接话。
他心里那颗种子,一旦被种下,就开始疯狂地生根发芽。
从秦栋梁那里离开后,徐牧野没有立刻回厂。
他找了个安静的地方,拿出纸笔,开始默默计算。
冲床,需要。
液压机,需要。
大型硫化机,必不可少。
自动切割机,用来保证精度。
混料机、打磨机、热处理炉……
大大小小,十几种关键设备,一项项列出来。
然后是厂房、人工、原材料、流动资金……
他越算,眉头皱得越紧。
最后,一个初步估算的数字出现在纸上。
至少一百万。
嘶——
饶是徐牧野两世为人,也被这个数字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一百万!
在1986年,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现在手里全部的现金,也不过二十多万,距离一百万,还差得太远太远。
然而,这个想法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他的心脏,让他激动得难以平复。
那天晚上,徐牧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几乎彻夜未眠。
脑子里反复盘旋的,是自己计算出的另一个数字。
如果自己生产减震器,严格控制成本,利用更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模式,单支成本完全可以压缩到五十块钱以下。
而他卖给秦栋梁的价格,是四百块一支。
五十块的成本,四百块的售价。
这中间的利润空间……
简直是暴利!
一想到这里,徐牧野的血液都开始沸腾。
自己做!
必须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