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人都知道,清河郡主就是个胸大无脑的人,是个有事只懂痛苦哀求的可怜虫……那个时候,还有人会相信,谁会去怀疑,自己会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捣鬼?
清河郡主暗暗盘算着,虽然她并没有她父亲那样的势力,但是,作为一个自小就看着王府勾心斗角长大的郡主娘娘,她自己岂会没有一点后手!
不过,这些都是他们郡王府自己的事情,暂时也不会外传出去,或是影响到其他人。
所以,只要这边的事情没有闹大之前,郡王府关起门来怎么闹,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年三十、年初一这两个大日子过后,还有一个热闹的节日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这一日,也可以说是新年终结的标志,因为过了这一天,便不再属于新年的范畴了。
不过,元宵除了是新年终结的标志之外,在大玄还有另一个名堂是叫花灯节。
当然,此花灯跟七夕的花灯又有不同,元宵意味着团圆,这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不管是亲人、情侣、朋友都一样。
所以,元宵节这一天的花灯节,比起七夕来说,要更盛大,更热闹!
不过,既然是热闹,那就少不了去凑热闹了。
张家兄妹几人,在元宵节来临之前,就已经商量好了,这一日,他们就结伴而出,好好逛一逛帝都的花灯,只是没想到,到了元宵这一日,大清早地就多出了两位不速之客。
这两人还不是陌生人,相反,张家兄妹最近接触最多的,便是他们了!
一个是南宫墨卿,另一个则是大玄的储君司徒佩笙。
张家人看到他们俩一起大清早登门时,都吓了一跳,同时心里却忍不住嘀咕,“他们老张家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值当他们这两位大神一个劲粘着不放?”
这话倒不是嫌弃他们二人,只是想不明白,这两个,一个大玄的储君,一个晋阳侯府的主人,要谁陪着不可?偏偏找上无依无靠、无权无势的他们……
但不管如何,这两尊大佛既然来了,张家兄妹就得将他们伺候好,于是,原本一家人出行的元宵之旅,突然就变成了两位少爷出行,他们兄妹当下人伺候着。
当然,主要出力的还是张大山、张二山和张梨花,张小山则被司徒佩笙安排去照顾张青山和张桃花两个小的。
至于原本充当随从的西梁村汉子们,则全部被司徒佩笙支开,换成他的随行护卫。
所以,虽然是微服出行,但是,因为他们二人的特殊关系,阵仗还是弄得挺大的,这么一来,安全倒是完全放心了,只是总少了一些乐趣,以至于后来所有人都没能尽兴。
好不容易送走了司徒佩笙和南宫墨卿这两位大神,结果时间已晚,也不适合继续在外游荡,所以,这个元宵节就这么草草过了。
元宵之后,再过一段时间就差不多该农忙开始了。
趁着这个空档,张梨花便想请一批农户帮忙把赏赐的庄园那些地给先开垦出来,然后按照她的设想把玉米种上,再将她先前惦记的河漫滩淤泥地变成“桑基鱼塘”。
当然,没怎么干过农活的张梨花只是负责规划,执行的却是西梁村追随他们兄妹的胡老爷子和那些壮汉。
说起来,这也是西梁村众人自己提议的。
这段时间,西梁村众人跟着张家兄妹来到帝都之后,虽然平常也时常跟着张家兄妹进进出出,可真正要干活的,却没几样,反倒让他们有种蹭吃蹭喝的感觉。
尤其是上回元宵节,他们一行人可是被司徒佩笙直接打发支开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司徒佩笙其实是嫌弃他们碍事了……
所以,这一次听说张梨花需要找人开垦土地种玉米建鱼塘,胡老爷子与他身后的西梁村汉子们,第一时间就想好了要把活抢了过去。
张梨花看他们一个个都跃跃欲试的样子,正好这耕种也是胡老爷子和西梁村众人擅长的活,便放心交给了他们。
最后,他们则用事实证明,张梨花的这个决定是对的!
前前后后大概十天的时间,从割草,焚烧,翻土,耕种等等,一系列工作完成得都十分漂亮。
此外,最让张梨花吃惊的是由胡老领头带着西梁村众人在鱼塘基地上搭建的一间接一间准备用来养殖鸡、鸭、鹅和猪崽的茅草屋。这些茅草屋,不光材料完全是就地取材,搭建的水平也是一流以上,而且,茅草屋的大小、间隔以及牢固程度等等,都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张梨花最意外的就是这一点了,这也是她最满意的一项!
送走了请来帮忙的农民,田庄最后只剩下胡老以及他带来的十几个西梁村汉子。
不过,此时玉米已经种好,就差池塘这边。
按照张梨花的设想,鱼塘基地上搭建的茅草屋,一部分是用来养鸡、养鸭、养鹅、养猪的,这是因为要最大程度地利用田庄的空间,同时也是为池塘中的鱼苗、虾苗提供食物。
至于种上荷花的池塘,一部分是因为张梨花惦记能吃的莲藕和莲子,当然也有美化田庄环境的意思,否则都养鸡、养鸭、养鹅、养猪去了,那臭哄哄的粪便味道该怎么处理?
胡老和西梁村的汉子们虽然不能理解这些,但他们却知道这是张梨花特意要求的,张家兄弟几人也都同意了,他们一行人作为追随者,主家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埋头干就好,也不问原因!
也正因为这样,张家的田庄很快如期实现了第一期的规划,接下来,就等着玉米成长,饲养的家禽长大……
……
这一日,张梨花刚从风月楼归来,就看到家里突然多出了两个陌生人,一个身强体壮,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煞气,一个文质彬彬,一眼看去便知道这是个书生。
正要询问发生了何事,便被不知从何处蹦跶出来的孙缪之抢先了回答。
他说:“小梨花,你是不是很好奇家里为什么会多出这两个人啊?待贫道告诉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