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娘子,老朽不妨先先告诉各位,这个灯谜的谜底是个鲜字。”老学究摇头晃脑。
“是鲜字……果真如此!”谷秋秋恍然大悟。
“至于老朽为何不让这位相公乱说呢……”老学究故意拖慢节奏,“这个灯谜是从皇宫里流出来的,是当今皇上在去年的中秋之夜,给皇子们出的灯谜啊!”
“县令大人,我们往前走走吧!”岳贡很看不上老学究摇头晃脑的样子。
“哎呀,老人家愿意显摆,咱们就看着他显摆呗!”施瑞山觉得这个老学究很有趣。
“这位……大官人你……是不是县令施寿施大人?”老学究揉了揉他那还没迎风就开始流泪的眼睛。
“哈哈,我是施寿施瑞山,就是溪源县这里的县令。”施瑞山借此表明身份,“老先生你认识我?”
“我是……是根据相关信息推测出来你就是县令大人的。”老学究又开始摇头晃脑,故弄玄虚。
“你可拉倒吧!”岳贡把眼一横,“分明是刚刚我说出县令二字,你才接着往下说的。”
岳贡难得这么愿意跟别人掰扯。
“不仅我认出了县令大人,施大人他也认得我啊!”老学究当仁不让。
“你说县令大人认识你?你这得喝了多少啊!”岳贡根本不相信。
“县令大人,方才大人你是不是叫出老朽的名字了?”老学究转而问起施瑞山来了。
“没有啊!我没有,没有。”施瑞山很是肯定地摇头。
“那县令大人你是不是说我显摆了?”老学究不依不饶。
“这个么……老先生,我施寿多有得罪,多有得罪!”施瑞山主动承认错误,后悔没听岳贡的话,赶紧往前走。
“施大人你不必跟学生客气,学生姓汤名显柏,柏树的柏。”
“呵呵呵,夫君原来你们早就认识啊!”谷秋秋忍不住笑个不停。
“汤显柏,显摆……老先生你这名字真是……真是起的太好了!”施瑞山不得不由衷佩服。
“不知汤先生在哪里高就 啊?”谷秋秋心中有了个新想法。
汤显柏回答:“老朽办了个私塾。”
谷秋秋仔细打量儿了几眼汤显柏后说:“我家大人正缺个师爷,可惜汤先生正在为孩童们授业解惑,不然……”
“这个么……”汤显柏属实动了心。
“秋秋,老先生既然有重任在身,我看我们还是别难为老先生了。”施瑞山跟谷秋秋一唱一和。
“师爷哪儿都有!”管家岳贡也不喜欢这个老头,“让他回去教学生吧!”
“汤先生学识渊博,不肯屈尊……真是可惜了啊!”吴欢对汤显柏很有好感。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汤显柏想插话都难。
“既然县令大人看得起老朽,老朽就答应给施大人你做这个师爷了!”汤显柏这次连价都没讲,“我的那几个学生……我让给别人好了!”
“既然如此……汤师爷何时来县衙履职啊?”施瑞山趁热打铁,“不知老先生可有家小,县衙里有房间可供师爷居住。”
“贱内早亡,老朽孤身一人。”汤显柏略有伤感。
“既然如此……这就跟着我们回县衙吧!”施瑞山拍板定案。
…………
同一轮明月,东京汴梁可比溪源小镇热闹得多。
皇宫深处,赵佶皇帝的心情极度愉悦,可谓龙颜大悦。
得知边疆传来捷报,辽国被击退,国家再无外患。
这一消息让赵佶如释重负,他不禁感叹:“朕终于可以安心了!”
“父皇,金人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啊!”康王赵构并不像赵佶那样乐观。
“大宋与大金联合灭辽,不仅扩展了我大宋疆土,而且还报了往日之仇。”皇帝赵佶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良言,“皇儿,跟朕一同与百官相庆吧!”
为了庆祝胜利,皇帝赵佶下令举办盛大的宴会。
宴会上,皇帝赵佶亲自挥毫泼墨,创作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
不得不说,大宋皇帝赵佶有着卓越的艺术才华,只是在治理国家上,欠了些火候。
听着文武百官的阿谀奉承,皇帝赵佶不觉间喝得大醉。
康王赵构扶着皇帝赵佶回到寝宫。
“父皇,如今边患未处……”康王赵构不知道这个时候讲这些有没有用。
“朕心里有数!”皇帝赵佶翻了翻眼皮,“把朕刚画的那副《壮美山川图》赏给……赏给……那个击退金兵的县令吧!”
…………
中秋之夜,知府童千里的心情就不那么美丽了。
蒋师爷被打,管家又被杀了,童千里对施瑞山恨得牙根直痒痒,却又拿施瑞山没有办法。
“大人啊,施瑞山小人刚得到消息,那个溪源县的施县令他……他已经把镇南王给你的美女纳为他的妾了。”蒋师爷又来添堵。
“区区县令竟敢如此胆大妄为……你打听明白了?施寿果真没有后台给他撑腰么?”
知府童千里对县令施瑞山的所作所为忍无可忍,但是仍然心存忌惮。
他不相信一个没有背景的小县令,竟敢对顶头上司如此无礼。
“知府大人你放心,施瑞山不仅没有后台,而且还……还有杀人夺妻,假冒县令的嫌疑呢!”蒋师爷一心想要置施瑞山于死地,“大人你的那一千两金子,被施寿扣留在王家寨,难道他不仅要跟知府大人你抢人,他还想抢钱不成?”
“这件事情都怪那个西夏的信使,他把礼单交给施寿,这不就相当于让本官收礼的事情尽人皆知了么!”童千里扼腕叹息。
“要不然我再派人去收罗他假冒朝廷命官的证据,然后大人你启奏皇帝陛下……”
“这个么……万一证据不实,我们可就被动了!”
知府童千里做了这么多年的官,这点忧患意识还是有的。
“打狗还得看主人呢!”蒋师爷属实咽不下这口气,“施寿把我打了,还杀了大人你的管家……他这是,这是欺人太甚,根本就没把大人你放在眼里!”
“我今夜修书一封,明日你带着我的亲笔信去京城找我的叔父童贯童大人。”
知府童千里此刻想到了皇帝身边的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