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灭门(1)
锦衣夜行风之子2025-07-28 18:453,095

  曾经诅咒三家营李家断子绝孙的那个小脚老太太——关帝庙王家的王老太,死了!

  王老太既不是无疾而终,更没能寿终正寝,因为王家一夜之间被灭了门!跟她一起死的,还有王家的一十六口人!

  冬至一过就进入了数九隆冬,一年中最冷的时节,终于来了!

  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狗!”

  冬天对大多数人来讲,都是猫冬的时候,只要日子还过得下去,没人喜欢在这个时节惹是生非。

  但就在这个冻死的狗的三九天,灯盏窝的杆匪却对伏桐河东岸的关帝庙,“出手”了!

  这一冬,灯盏窝可以说人丁兴旺。

  又一批来自三家营韩家的人,悄悄上山入了杆,领头的人叫拐子和五毛。

  牛家庄的牛二蛋,也在这个时候通过牛六指儿作保,做了山寨的甩手子!

  牛二蛋被牛铁山清算后,不得不跑到十家镇要饭。

  但到了镇上,他才知道叫花子也是都有“地盘”的!他两天没要到一口吃的,反而被三拨叫花子轮番打了一顿!

  饿的头晕眼花的时候,一个小花子却给了他半个窝头吃。

  牛二蛋吃了窝头才看清楚,给他窝头的小叫花子,原来是三家营于花子的徒弟小花子!

  原来于花子死后,在乡下要不到饭的小花子,只好跑到了镇上来。但十家镇这两年要饭的太多了,小花子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熬着。

  小花子对牛二蛋说:“牛二哥,要不咱们一起上山吧!反正都是死,当个趟将算逑了,能美气一会儿是一会儿!”

  牛二蛋说:“你以为趟将好当啊!咱儿一没枪,二没有人作保,吃二馍人家都让你跟着!”

  小花子说:“听说你们牛家庄的牛六指儿,眼下在灯盏窝跟着韩二架趟儿呢!

  咋说你们也是一家儿人(一个姓的族人),让他带带咱们吧!”

  就这样,牛二蛋和小花子一起上了灯盏窝,通过牛六指儿作保,牛二蛋做了“甩手子”,小花子跟着“吃二馍”!

  立冬过后,最晚熟的红薯也收贮完了,乡村就正式进入了一年中最长的农闲季节!

  俗话说驴闲啃槽帮,人闲惹荒唐!

  灯架山下广种薄收的田地里,收进屋里那点可怜的秕谷糟糠,是远远不可能也应付年关的地租赋税的。

  为了过年关,年轻力壮的人便上山做了“甩手子”,年老的便跟着杆子后面“吃二馍”!

  甩手子没有快枪,是灯盏窝里最下贱的土匪,也是攻城拔寨冲在最前面的人。只有表现突出或者立下功劳,甩手子才能得到架杆的赏识,有机会分到枪;等到“抽水”(分赃)的时候,才能分到更多的钱财!

  而吃二馍的人,连土匪都算不上!他们是没有资格参加战事的,只跟着杆子后面,等杆匪们打劫过后,顺手牵羊的捞点好处!

  趟将们抢劫完,吃二馍便趁乱扫荡喝口汤,见啥拿啥吃二遍!

  吃二馍的人里面也有胆大的,他们混在趟将中间,帮忙挑担子打下手,跟趟将们套套近乎混个脸熟!

  “今天有馍今天饱,能美(痛快)一回儿是一回儿!”要想吃二馍捞点好处,这样的人必须脸皮够厚才行!

  等到来年春耕的时候,有家有地的甩手子和吃二馍的人,便悄悄溜回家种地;没家没地的只好留下山寨里混吃喝!

  跟吴大海这些儿“趟将”出身的“杆匪”相比,只有在农闲时候才入伙的“泥腿子”们,才是正儿八经的“土匪”!

  眼看着年关快要到了!

  杆匪们也要过年,土匪们要还债,灯盏窝里的人,都盼着山寨能干票“大”的,捞点油水早点下山!

  吴大海和韩老么首先盯上的,是东乡的严家岗。他们准备抢完了财东严东顺,再绑了寨内小教堂的“洋票”,然后等着赎个好价钱!

  另外,他们也早早的对河东的关帝庙,还有埠口街的财东们都飞了叶子票。

  管它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再说!到时候大队人马过去一吓唬,白花花的大洋就哗哗拉的进山了!

  韩老么带着杆子下山前,坐镇灯盏窝的吴大海,对韩老么说:“二当家的,快过年了见血不吉利!这趟‘差’,只许只抢劫不许放火,只能绑票不能杀人!”

  韩老么带着队伍还没到严家岗,之前先派去“搂叶子”(收拢叶子票的勒索钱)的大灯笼和尖子山,却鼻青脸肿的回来了!

  韩老么问咋回事。

  大灯笼说:“关帝庙不讲义气!之前已经答应了叶子钱,但我和尖子山上门取票的时候,突然反了水!他们不但不给钱,还把俺俩儿给好揍了一顿…….”

  韩老么问他们是不是坏了山寨的规矩。

  尖子山说他本来就是关帝庙人;关帝庙最大的财东王嘟噜,当年仗势欺人逼死了他爹,要不他也不会被逼上了灯盏窝!

  这次尖子山去关帝庙取票,王嘟噜以为尖子山打着吴大海的旗号,回关帝庙讹诈王家的钱财。所以王嘟噜见到尖子山,便立马变了卦!

  大灯笼说:“二当家的,王嘟噜仗着关帝庙寨里有几杆快枪,说话真是难听!”韩老么问怎么难听。

  尖子山说:“王嘟噜说,他吃过的盐比俺们俩儿吃过的饭还多;俺们两个小瘪三儿要是真有本事,就请吴麻子亲自来取票!我正好也跟他好好论论辈分!”

  韩老么压着火气问论啥辈分。

  尖子山吞吞吐吐的说:“三家营的李长有,当年给王嘟噜的姐姐扮过孝子贤孙!

  现在大当家的是李长有的新客儿(新女婿)——这是王嘟噜拐着弯骂咱大当家的!”

  韩老么还没说话,一向默不作声的牛六指儿,突然问尖子山:“你说的王家,是不是当年逼着大妮打胎的王家?”

  尖子山咬牙切齿的点头说:“这种缺德事儿,也只有王嘟噜他妈干得出来!”

  韩老么一马鞭抽向尖子山,指着鼻子大骂:“你个瘪三儿真丢大当家的人!”

  尖子山捂着脸上血红的醭鳞(痕迹),连个屁都不敢再放!

  韩老么把炮头们召集在一起说:“关帝庙的王家太狂妄了!王嘟噜也根本没把咱灯盏窝放眼里!

  这回儿咱们要是不在关帝庙,把这个面子找补回来,以后山寨飞出去的叶子钱,估计连个大子也收不回来!

  干脆,咱们不去严家岗了,先去关帝庙拿王嘟噜这个夜里兽(畜生)立立威!”

  白扇劝韩老么忍一忍,他劝韩老么还是先撕了严家岗,回头再收拾关帝庙也不晚。

  韩老么却说:“河东这几年种大烟发了财,关帝庙的油水比严家岗大的多!

  这次咱们要是能把关帝庙给打趴下,以后河东就没人敢对灯盏窝炸刺儿!河东这块,自然也就成了咱们的地盘!

  你不用劝我了,这趟买卖肯定稳赚不赔,必须干他娘的关帝庙!”

  韩老么带着杆子在擦黑(天近黄昏)的时候,来到了关帝庙北边的一个破庙。

  杆子打尖的档口,韩老么带人绕着关帝庙的寨围仔细的查看了一番。

  韩老么回来跟炮头们又商量半天,决定先撕关帝庙的西南寨门。

  炮头们带着有枪的杆匪找到合适的位置,牛六指儿带着甩手子们,猫在一个麦秸垛后面,手里握着扁担随时等着冲向寨门。

  韩老么趴在距离寨墙二三十丈远的田埂上,看着寨墙上晃动的人影和不时探出来的脑袋,拿枪指了指寨门,示意大灯笼去喊话。

  大灯笼站起身,把两手撑在腮帮子上当喇叭,开始对着寨子喊话:

  “围子里边的人听清了!

  俺们走了‘一线丈子’(百十里路程),路过贵地,‘当家的’让我过过蔓(接个头),借点‘萝卜片’(大洋)跟‘黑货’(烟土),捎带‘填填瓤子’(吃个饭),让兄弟们垫垫饥解解渴!”

  大灯笼一开始很客气。

  但寨墙是的回答却很硬气:“你鳖儿别烧贱(狂妄犯贱)!有种的报出名号来!”

  “你爷我坐不改姓、行不更名,姓赵名灯笼!家住南山北里,北山南里,有树的寨儿,狗咬的庄儿!

  限你们一袋烟的工夫,麻溜送出来十八个‘油青脸’(涂脂抹粉的脸)、‘倒脚根’(没缠过小脚、走路麻利的)、双眼皮的大闺女!”

  大灯笼也不再客气,直接开始挑衅。

  “围子里都是带屌的!”

  守寨的人也不示弱,“想要大闺女,回恁自个儿家去,你姐你妹都在家等着你呢!”

  双方撕破脸,准备开始“打业”了(业指的是佛语中的身口意的造作,这里指沉沦在毫无意义的仇怨罪恶中的烧杀抢掠)!

  牛六指儿那边正准备冲上去踹寨门,大灯笼还在这边继续吓唬寨子里的人:

  “围子里的人都把耳朵枝棱起来(竖起耳朵)听清啦!大爷我要的货,快快送出来!

  不然俺们就要‘灌围子’(往寨里打枪炮)、‘接观音’(绑架妇女)、‘抱童子’(绑架小孩)、‘撬死祖’(掘祖坟)!

  把恁们寨里房子全烧了,男人全敲了(枪毙),老的小的全宰了(刀杀)!女人有一个算一个,一齐(全部)拉出来陪俺们睡觉(强奸)!”

继续阅读:第47章 灭门(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尘埃如山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