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妾咽了咽口水,怯生生道:“妾身娘家是蜀州的,老家有个表弟,今年二十八了,是个鳏夫,虽然是鳏夫,但他性格温和,长相周正,又会疼人,他妻子去世多年,一直未再娶,也没有孩子,家里清清白白,是个做小本生意的…… ”
小妾话还没说完,苏易就怒然拍桌:“不行!我苏易的女儿,怎么能嫁给鳏夫?!”
知婳再不济,也是尚书府家的姑娘!
一个庶民,还是个鳏夫,怎么能配得上他苏尚书的女儿?!
三房不知是谁,小声嘀咕了一句:“左右也是个不清白的姑娘了,配鳏夫又如何?”
苏易一听,顿时快气炸了,站起来,指着三房那边怒吼:“谁!是谁在乱嚼舌根?给我出来!”
“好了!”老夫人沉喝一声,心力交瘁的揉了揉眉心。
“我看钱氏这位表弟挺好的,家世清白,又知根知底,蜀州离京城也近,两日的车程就到了,也不算太远。”
“这事,就这么定了,钱氏,你差人去知会你表弟一声,让他上京城来,直接提亲,做戏做全套,该有的流程,一步都不能少。”
钱氏心中一喜,按捺住激动道:“是。”
苏易脸色铁青,愤懑道:“不行!此事我绝不答应!”
老夫人警告的瞪了他一眼,“够了!我看你是越活越糊涂了!你当真要为了一个庶女,把整个苏家的名誉都搭进去吗?!”
苏易浑身一僵,半晌,才长叹一声,整个人犹如老了十岁。
“罢了!罢了!”
人活着就好,至于其他的,他确实不该奢求了。
“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大郎,等赵姨娘醒来,你跟她说说,让她去劝劝知婳,还有,嫁妆什么的,都准备起来,只是出嫁的仪式不能办的太张扬,如今正是风口浪尖,要低调行事。”
“等知婳的伤一好,就可以送她去蜀州了。”
苏易长叹一声,闭上眼睛:“儿子记住了。”
“行了,都散了吧。”老夫人扶着嬷嬷的手起身,满脸疲惫。
临走前,她深深看了苏姒薇一眼,眼里满是后悔。
早知如此,当初,她就该狠心一点,早点折断她的翅膀。
如今她羽翼已丰,苏家上下,怕是再也没人能奈何得了她了。
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啊!
“哎……”苏老夫人怅然一叹,摇了摇头,蹒跚着离开。
众人陆续离开青竹苑。
苏姒薇刚走出远门,就被人叫住。
“大姑娘。”
苏姒薇转身,看着来人,微微一笑:“二婶。”
刘婉被人搀扶着,小手搭在小腹上,每走一步都格外小心翼翼。
苏姒薇瞥了一眼她平坦的小腹,心中了然。
难怪二婶今日一改往日常态,一言不发,全程都没有插嘴。
原来,是有了身子,要明哲保身。
“大姑娘,恭喜了。”刘婉走到苏姒薇面前,微微一笑。
“二婶还没好好恭喜你呢,如今你可是贵为长乐郡主,苏家上下,再也没人敢给你脸色看了。”
苏姒薇温婉一笑:“姒薇也要恭喜二婶,好事将近了。”
刘婉一愣,随后红了脸,娇嗔道:“你看出来了?”
苏姒薇微笑着点头,低声道:“眼下还没过三个月,二婶可要仔细一点,多保重身体。”
刘婉笑道:“大夫也说了,我这是头胎,且胎像不稳,让我多卧床休养,但今日出了这么大的事,我又是个爱看热闹的,哪里坐得住?”
说完,用手挡住嘴,低声道:“看到赵氏母女如今的下场,我心里不知有多痛快呢!”
之前赵氏仗着有苏易宠爱,又代为执掌中馈,在她面前耀武扬威,神气了多年。
明明是个妾,在她面前,却永远高高在上,还经常克扣二房的月钱。
二房交给公中的银子,也不知道被她私吞了多少。
她有好几次,都跟苏澈提出要分家。
苏澈却说,老夫人最注重亲情,喜欢一家人住在一起。
苏家三房要分家,估计得等到苏老夫人魂归故里后去了。
这些年,她和赵氏明里暗里,不知道斗了多少次嘴。
赵氏经常嘲笑她生不出孩子,苏知婳身为小辈,竟也跟着嘲讽她。
如今见赵氏落魄,她最疼爱的女儿下场凄惨,刘婉心里,自然是痛快的。
苏姒薇莞尔一笑,“二婶这话跟我说说也就罢了,莫要被别人听去了。”
“放心,我都晓得。”刘婉朝她笑了笑,“还有,之前的事,二婶还没来得及好好谢谢你呢。”
“若不是你提醒二婶,只怕,二婶和你二叔到现在,还在为了孩子的事头疼。”
说完,从衣袖里掏出一样物件儿:“这是我昨日收拾房间时发现的,是你娘之前放在我那里的,后来你娘病了,我也忘了这回事,昨日正好收拾东西发现了,现在也好物归原主了。”
苏姒薇微愣,抬手接过,发现那竟是一个精致的玉笛。
只是,这玉笛比普通的笛子小一半,看起来,倒像是放在手中盘玩的物件儿。
“当年你娘经常拿着这玉笛来找我聊天解闷,那时她还怀着你,整日郁郁寡欢,也只有来我这聊天时,才会开心一点。”
“这玉笛,是她生你的前几日来找我,托我保管的。”
"后来她一直没提这事,我那时事情也多,就忘记这回事了。"
说到这里,刘婉微微叹气:“这是你娘留下来的遗物,你好好收着,也算是当个念想。”
苏姒薇回神,心情复杂的看着她:“谢谢二婶。”
“行了,快回去吧。”刘婉温柔一笑:“等你的郡主府建好了,二婶再去给你祝贺。”
苏姒薇微勾唇角,目送她离开。
半晌,她才垂眸,看着手中玉笛,心情复杂。
这玉笛小巧精致,通体纯白莹润,一看就是母亲的心爱之物。
只是,她小时候,为何从未听母亲提起过这玉笛?
还有,母亲为何要在生她之前,把玉笛交给二婶保管。
事后,又忘记此事,多年来只字不提?
心事重重回到雀铜院,远远,就见福娘站在院门口等。
为了避免和苏易见面,青竹苑此行,苏姒薇并未带她同去。
福娘守在院子门口,见苏姒薇和采枝回来,忙小跑着过来,低声道:“姑娘,将军府那边派人送了信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