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贼袁术,如今已至何处?”
曹操的沛国老乡、血脉较为疏远的大汉宗室、方才始终未出一言的刘馥,这时站出来,向曹操躬身行礼。
“回明公,据潜伏于九江郡之细作回报称,逆贼袁术已于半月之前离开寿春,算算时日,而今应已接近小沛矣。”
刘馥是曹操爱妾、曹昂生母刘夫人的从兄,因为这层关系,曹昂的舅父刘馥,是曹操妥妥的亲信。
所以,历史上平平无奇的刘馥,陈寿就算绞尽脑汁,也要吹上天……
好吧,与刘馥同传之人,除梁习之外,都是关系户。
他们的列传,又名“刺史列传”。
关系户如下:
司马懿的大兄司马朗;
齐王曹芳的皇后之祖父张既;
参与弑君的西晋开国功臣贾充之老爹贾逵;
西晋权臣温羡的祖父温恢。
唯一不靠外甥、不靠孙女、不靠兄弟、不靠儿孙的,是毫无关系的并州刺史梁习。
人家梁习之所以能被选入此关系户刺史列传……
不好意思,人家“政治常为天下最”,靠的完全是能力。
陈寿如此选人,呵呵,我们透过厚重的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陈寿在编撰此卷时,那满脸的轻蔑、不屑与戏谑。
话说回来,刘馥能成为这一卷硬核关系户们的卷首传主……
呵呵,刘馥的关系究竟有多硬,也就不难想象。
如果说刘馥不是曹操爱子曹昂的舅父、曹操的舅子……
那么刘馥凭什么排到司马懿大兄、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从祖父之前?
刘馥那平平无奇的功绩,比得过能压制住匈奴人的梁习吗?
所以,读史书万万不可浮于字里行间,要深入探究其所隐藏的草蛇灰线。
言归正传。
曹操对刘馥的回答非常满意。
此时的曹操当然不可能知道,如今的袁术如同纸老虎,已然对刘备构不成任何威胁。
历史上,同样面对刘备的阻截,袁术突围两次,非但没有成功;
第二次突围时,袁术还险些被反杀、并因此生了一场大病。
曹操抚着须髯,复又问刘馥道。
“元颖兄,泰山诸将那里,情况又如何啊?”
刘馥脸上浮起得意的笑容。
“明公尽管放心,臧宣高等人皆已保证,必出手协助张文远、李曼成围杀刘玄德!呵呵,明公,此番刘玄德必将十死无生也!”
曹操哈哈一笑,狭长的双目微微眯起,转身看向小沛的方向。
“刘玄德啊刘玄德,呵呵,昔年你装死,侥幸在讨伐中山国二张之时死里逃生,其后你对阵袁谭、袁术、吕布,皆多次险死还生。
此番你气数终于将尽矣,哈哈,我倒要看看,你此番授首之时,究竟是何等表情!”
刘馥、程昱、荀攸,已经忙碌完毕的郭嘉,以及堂内其余众人,尽皆向曹操道贺。
“哈哈,某等提前恭喜明公,最终得以铲除刘备此等心腹大患!”
汉末三国时期,相对于贯穿十余年的袁、曹恩怨而言……
几乎贯穿了多半部《三国演义》的曹、刘恩怨,才是最精彩的。
所以,曹操不应该这么早就立好flag。
因为情况……
已经彻彻底底、完完全全超出了曹操的预料!
曹操处于顺境之中已有些久,所以在心态又一次开始膨胀之下,他高估了自己,同时也低估了刘备。
同一时间,徐州琅琊国开阳城郊外,金黄金黄的麦田之中。
关羽正与臧霸一起,弯下腰、用镰刀快速收割着长势喜人的小麦。
二人一边劳作、一边欢笑。
“宣高兄,哈哈,看来今年开阳又是丰年啊!”
“云长贤弟,一切皆托令兄刘使君之福。吕布狗贼祸乱徐州多年,若非刘使君牵制狗贼,俺等又岂有今日丰收之光景?哈哈!”
二人就这么一边忙碌着,一边共同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一边畅诉着昔日并肩作战的旧时光。
说着说着,不知不觉间,二人已然将这一垄小麦收割完毕。
臧霸接过自己亲军司马递过来的水壶,痛饮一口后,将其递向比自己高出一头有余的关羽。
关羽不假思索地痛饮一番之后,又将其递还。
二人擦着汗水,相视大笑起来。
这二人脾性相投、都以义字为先……
而且,这二人曾经都是大汉著名逃犯。
关羽自然无需解释;臧霸当年为了救父,劫牢之后从兖州泰山郡,一路逃到了徐州东海郡。
遑论刘备与臧霸为邻多年,二者互相扶持、互不侵犯。
更不用提,刘备、臧霸都曾受过吕布欺负。
刘备一方、泰山诸将之间有这么多层关系、故情在,呵呵,曹操说离间就能离间?
曹操还是把刘备想得简单了。
关羽至此的目的有二:
一是,其人代表刘备前来,与臧霸划定势力范围。
徐州琅琊国,以及曹操在这两年新拆分出来的徐州东莞郡、青州城阳郡,依然由泰山诸将自己管辖。
徐州其余诸郡国,则仍由刘备掌控。
二者间仍然如先前的关系一般,守望相助、互为攻守、互不干涉。
二是,关羽这次确实听劝了。
他在刘封提醒之下,告知臧霸,张辽如今已经是“自己人”,先前其人与臧霸之间的所有恩怨,从此一笔勾销。
臧霸本就不是小心眼儿之人,何况张辽先前之所以为难泰山诸将,也是奉吕布军令行事。
所以,在二人一同收割小麦之时,臧霸便已经痛快答应下来。
此时的泰山诸将,较两三年前,实力虽然已有大幅度增长,但仍无法与刘备这个,曾经营徐州多年的大军阀相提并论。
臧霸心里清楚,刘备回到徐州,便犹如神龙入海、苍鹰翔空。
在陈珪、陈登父子,以及徐州诸豪族鼎力支持之下,假以时日,便是袁绍,都不一定能奈何得了刘备。
综上考虑,臧霸当然愿意主动向刘备示好。
如是般,臧霸、关羽二人一拍即合。
此刻,臧霸笑得有些狡黠。
“云长贤弟,你可转告刘使君,俺臧霸,保证出手协助张文远、李曼成,及早助刘使君诛除逆贼袁术,并尽速重整徐州!”
这便是刘馥所说的,臧霸保证泰山诸将,一定会出手协助张文远、李曼成。
一点儿毛病没有。
视线再转回许都中的司空府。
一口回绝张绣、并急召董昭回京的密信已然送出。
一众臣属大多都已散去。
此刻,司空府正堂之中,仅余曹操、程昱、郭嘉三人。
曹操犹自抚须、得意洋洋。
“仲德、奉孝,你二人可知,张绣实则别无选择!”
熟知关中朝廷与袁绍之间深仇的程昱,也忍不住呵呵一笑。
老头儿抚着花白须髯道。
“明公所言极是!贾文和与袁贼敌对多年,屡次三番挑拨关东诸侯与袁贼作对;
其人先后挑唆臧洪狗贼、黑山贼、张扬、凉州麴义与袁贼反目,呵呵,如此一来,袁贼又岂能容下贾文和?”
郭嘉笑着接起话茬。
“遑论南阳郡与袁贼相隔甚远,荆州刘景升又与袁贼貌合神离,呵呵,张绣除投奔明公之外,确实别无选择。
是故,明公大可不必心急,耐心等待一些时日,张绣必将遣使主动登门求和!”
言罢,三人同时大笑起来。
同一时刻……
别无选择的张绣、贾诩主臣二人正在忙碌;
刘封、简雍这对“疯癫组合”则更加忙碌。
四人正在……
同时伏案奋笔疾书。
简雍最沉不住气,其人一边笔走龙蛇,一边忍不住问贾诩。
“文和公,此计当真可成?”
贾诩一边眯起眼睛匆匆书写着什么,一边没好气道。
“宪和休要多言!张将军、老夫皆已将身家性命押在左将军、阿封父子身上,又岂有后路可走?”
刘封又一次发动“毒舌”。
“宪和叔父若不愿在此书写,不如亲自跑一趟?叔父放心,小子可保证你必可全尸而还!”
【作者题外话】:……我是不想搭理的分割线……
纪传体史书的修撰原则,一般奉行“以事类相从”,即将同类型人物归入一卷。
该卷的卷首人物,通常又在同类人物中最具代表性。
列传之体,以事类相从。--裴松之
比如荀彧位于《魏书卷十》开国功臣列传之首;
程昱位于《魏书卷十四》策士列传之首;
张辽位于《魏书卷十七》外姓良将列传,也就是五子良将列传之首;
关羽位于《蜀书卷六》五虎上将列传之首;
周瑜位于《吴书卷九》孙吴开国谋臣列传之首,皆属此类。
有鉴于此,刘馥在事迹平平的情况下,在同卷之中位于首位,甚至力压司马懿之兄与贾充之父,这在魏末晋初的历史环境下,无疑显得不合情理。
刘馥这个次要人物,凭什么在《魏书》中占据主要地位?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人也。--《魏书刘馥传》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魏书武帝纪》
同时,曹操早年有一妾室刘氏,她为曹操生育了长子曹昂与清河公主。刘氏死后,曹昂便被原配丁氏抚养。
太祖始有丁夫人,又刘夫人生子修(曹昂字子修)及清河长公主。刘早终,丁养子修。--《魏略》
需要注意,两汉时代,士人的婚姻选择一般局限于乡里,很少有跨地方通婚者。
曹操的原配丁夫人,与丈夫一样出身沛国大姓。丁氏姊妹分别嫁给了同乡的大族子弟曹操与夏侯渊。
(夏侯)渊妻,太祖内妹。--《魏书夏侯渊传》
注:上世纪末安徽亳州市城南、城西南及涡河以北先后发掘近二十座东汉墓葬,分属三个家族,曹氏、丁氏、夏侯氏。相关论述见马艳茹《曹操宗族墓葬出土玉猪鉴赏》。
经基因甄别后,已经确定,曹操祖上确系西汉开国功臣之一的曹参无疑,与夏侯氏虽有亲属基因,但不属于直系血亲。
刘夫人的籍贯无载,不过按《魏略》描述,可知她与曹操成婚时间甚早。
从曹昂被丁氏收养的记载看,刘氏或许是丁氏的媵妾,应该也出身沛国。
按姓氏与籍贯推论,籍贯沛国相县的刘馥,有极大可能是刘夫人的同族,甚至可能是同辈亲属的从兄弟。
而遍寻史书,按照曹老板与刘馥的关系来看,刘馥极有可能是曹昂的从舅父,甚至有亲舅父的可能。
由此亦可见,曹老板对爱子曹昂之死,始终心怀愧疚、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