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季汉代东汉(上)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8:112,500

  刘封问出这个问题后,陷入了沉思。

  在不知不觉间……

  张郃、甘宁、马超、庞德、马岱这五员大将,已经出征西域一年有余。

  他们并不知道,刘封已经离开沔阳城,来到了距汉中郡万里之外、神州大陆的东南角。

  因此,刘封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彻底断绝!

  然而……

  张郃、甘宁、马超、庞德、马岱虽然与刘封失联,但他们与汉中郡的贾诩、许都的鲁肃却保持着联系。

  因此,当刘封提出此问题后,那名使臣便不假思索地取出一封封密信。

  “此乃西域诸将之密信,请君子过目!”

  刘备此刻的官职,仍然是大汉左将军,兼任司隶校尉;

  其爵位也依然是宜城亭侯。

  刘备并非三公,因此,刘封暂时还担不起“公子”这个……高贵显耀的称呼。

  刘封行礼之后,心中虽颇为迫不及待,表面上却仍然彬彬有礼。

  “小子多谢先生,只不知,家父大人对小子有何吩咐?”

  那使臣含笑作揖。

  “回君子,使君对君子甚是想念,是以,若此地一切皆已安排妥当,还望君子尽快返回许都。”

  刘封颔首还礼。

  “小子亦甚为挂念家父大人,烦请先生转告家父大人,小子将在一月之内启程、沿海路返还许都。”

  去年刘家父子收回江东之后,陈登、刘勋、徐庶、诸葛瑾、步骘等等人,便与江东各大家族子弟一起,在徐州东海郡、广陵郡,扬州吴郡、会稽郡等沿海地区,修建了大量码头。

  得益于此,江东的货物,沿海路大量涌入淮泗、青徐,甚至是中原地区。

  同样得益于此,刘备对江东、交趾刺史部的控制力,得到了极大增强。

  走海路看似比陆路绕远许多,但走海路不但可以日夜兼程,而且可以借助洋流及风力提升航速。

  因此,走海路的整体速度,反而比陆路……还要快上两三倍而有余。

  简而言之,由于刘封发展了航运业,导致汉末的交通速度、公务运转效率提升了许多。

  送走那名使臣之后,早已心痒难耐的刘封,找了一处树荫、迫不及待地拆开一封封密信。

  良久后……

  刘封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心胸之间,在这一刻只觉畅快无比。

  因为……

  被天杀的汉灵帝废弃的西域长史府,在时隔二十年后,成功重设了!

  尽管说,这是张郃、马超、甘宁等人在开拔之前,刘封亲口对他们五人提出来的目标,但是……

  刘封万万没想到,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他们便已经将这个伟大的目标实现。

  西域长史府成功重设,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浩瀚庞大到……就连刘封自己,都无法想象!

  继续拿李唐举例:

  开元盛世,与天宝之乱。

  这两者中间,仅仅隔着一个……

  当然不是安史之乱,那是果,不是因。

  盛世变成乱世的根源,关键因素只有一点:

  安西四镇被孤立!

  高仙芝怛罗斯之战失利,安西四镇被吐蕃帝国逐渐吞并,导致丝绸之路落入他人手中,这才是李唐由盛转衰的最根本原因!

  失去了西域这个重要的造血干细胞,导致李唐这位曾经威武雄壮、逐渐遍体鳞伤的巨人,再也撑不住了。

  而此刻,刘封正在做的事情,实际上是在逆转这个过程。

  重设西域长史府,只是刘封逆转策略的第一步。

  刘封逆转策略的第二步,便是要牢牢控制住昆仑山、天山之间的两条商路。

  李唐有安西四镇,来达到这个目标。

  而刘封则是想仿照李唐,控制住大宛国、乌孙国、龟兹国、于阗国和疏勒国,来保障丝绸之路北、南两条商路始终畅通无阻。

  刘封逆转策略的最后一步……

  是开设西域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利用西域“三山夹二盆”的特殊地形,在掌控西域的同时……

  将后世的中亚五国,牢牢控制在大汉手中。

  惟其如此,方可保证大汉对西域的绝对主动权、话语权以及领导权。

  反正刘封虚岁还不到十二岁,他的人生还很漫长。

  更何况,刘封如今已经还摸清、并且初步发展了成都城到身毒国、交趾刺史部的这两条商路。

  沔阳城的一应货物,成都城的蜀锦及陶瓷器,南中四郡(云贵高原)的茶叶、香料及铜器,都可以通过这两条商路,运到南洋大小数十国。

  而这些,都将成为刘封复兴大汉、攫取暴利的有力武器。

  想通这一切后,刘封当即为交趾刺史张绣修书一封,嘱托其代替自己建设交趾、继续发展货殖……

  刘封决定尽快启程、返回大汉帝都。

  毕竟……

  大汉如今仍然山河破碎;

  而傀儡天子刘协,又着实不是省油的灯。

  刘封要尽力帮助刘备收拢人心、完成和平嬗代。

  相对于历史上的曹操,刘备拥有天然优势……

  刘备毕竟姓刘,汉景帝刘启亲儿子刘胜的刘,同时也是汉高祖刘邦的刘。

  国号不变,国姓不变,只是换个刘氏子孙做皇帝、继续号令天下而已……

  其阻力,要比汉魏嬗代小太多了!

  就在刘封紧锣密鼓地、准备启程返回许都之时……

  远在西域尉犁国、轮台国之间,也就是西域长史府故地的张郃、甘宁、马超等五将,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越冬之事。

  去年冬天的越冬经历,已经让他们缴足了学费;

  是以,今年越冬的准备工作,在他们看来,便显得得心应手了许多。

  更何况,他们还有龟兹国的二号人物、国相白礼鼎力相助。

  这一年多以来,抄底成功的白礼,可谓是吃尽了红利……

  这泼天的富贵,龟兹国就算是举全国之力、也根本接不下来;

  白礼为此,很是拉拢了一大批西域小国,一同享受这波天大的红利。

  因此,白礼也乐得继续加大投入、在西域立下一份泼天的功劳。

  西域其他两个大国,也就是乌孙国和大宛国,当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龟兹国就此抱紧大汉的大粗腿,从此做一个牢固的挂件。

  于是乎……

  乌孙国、大宛国同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争先恐后地协助西域长史府扩建、屯田以及越冬。

  一言蔽之,原本如同一盘散沙的西域诸国,如今紧密团结在、位置靠中的西域长史府四周,共同保障丝绸之路南北两线的商路畅通无阻。

  丝绸之路沿途的驿置得益于此,得到了有效的补给、保障以及维护。

  至此,西域、凉州的初步开发,总算是初步完成。

  关于这一切,正在通过一封封信件、一批批货物,被一匹匹快马、一个个商队,发送至大汉帝都、汉中郡沔阳城。

  贾诩的反应,自然无需赘言……

  每日忙到脚打后脑勺、连觉都睡不安稳的贾老头儿,恨刘封这个不负责任的逆徒……

  恨到牙痒痒。

  而远在万里之外的刘备,在收到接踵而至的西域捷报之后,却是做梦都能笑醒。

  随着荆州及江东稳定、河北百废俱兴、西域及凉州欣欣向荣……

  正旦这个年节,悄无声息、不知不觉地走来了。

  时间终于来到了建安八年(西元203年)的正月旦日,也就是正旦。

  刘协在郊祀、明堂之后,表情始终有些不悦……

  刘备这个人精,当然清楚刘协为何如此。

  刘协名义上虽为大汉天子,却始终没有威望、甚至是没有什么存在感。

  可怜刘备为刘协一统天下,却不敢主动开口、加官晋爵……

  二者间的矛盾,迟早要爆发!

继续阅读:第二十五章 季汉代东汉(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季汉英雄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