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打蛇打七寸
白学究2025-07-02 21:363,478

看见绣衣御史江充那张保养的白白胖胖而又颇具威严的大脸时,公孙贺就吃了一大惊,心想,他怎么会来丞相府?夜猫子进宅,没有好事情。

  站在书房门口,他紧紧克制着内心深处的一丝慌乱,报以同样很热情的微笑,朗声说:“江大人,快请进。”。

  江充微微一笑,抱拳朗声说了一句,“丞相,打扰了”,就像老朋友似的,很大方坦然地抬脚走了进来。

  坐定后,公孙贺用开玩笑的语气问道:“江大人,今天是什么风把你这位大忙人吹来了?”。

  对这位皇上面前红得发紫的人物,说句心里话,他很是厌恶,从来没有与之主动打过一次交道,特别是蛊惑之乱发生后,这种厌恶感就越发的强烈了,渐渐演变成了憎恶。

  在公孙贺看来,江充就是直接引发蛊惑之乱的大罪人,也是杀死卫太子刘据的真正凶手。

  如果没有这位绣衣御史大人在背后故意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就不可发生这场亘古罕见的皇室父子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而进行的你死我活的大仇杀。

  可是,没有料到,今天,距离蛊惑之乱结束仅仅才一个月的时间,这位大仇杀的制造者居然满脸笑容若无其事地来到了丞相府。

  面对此情此景,他只能强力克制着那股很不舒服的情绪,不能不很热情接待这位手握百官生杀大权的人物。

  少许,放下大汉王朝丞相的身段,很谨慎地问了一句,“江大人百忙之中来到丞相府,不知有何要事吩咐?”。

  江充喝了一口热茶,打着哈哈说:“我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登丞相的三宝殿。”。

  当初,无意之中撞破了赵太子赵丹与其父赵王刘彭祖的妃子之间的密事,为了活命,从赵国邯郸连夜很狼狈地来到长安城。

  不久,经许定南推荐,拜在其师弟墨家弟子八臂猿熊武的门下,才结束了那段令他终身难忘的流浪日子。

  后来,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江充又结识了长公主刘嫖,受到其赏识,才走上了一条日益发达显贵的道路。

  如今,那场亘古罕见的蛊惑之乱已经结束了,国储副君三十八载的卫太子刘据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愿受辱,自尽于湖县泉鸠里。

  两天后,接到手下人的报告时,江充略显吃惊之余,脸上露出了胜利者常见的那种很得意的笑容,随即,又腾起了一股浓重的疑惑。

  经过一番分析深思,他又暗中派出羽林骑郎官韩怀礼带人四处打探,以验证刘据自尽的消息到底是真还是假。

  最终,有消息称,自尽的是一个与刘据的身材相貌很相似的人,而真正的卫太子已经在其师傅石德的怂恿掩护下,星夜西逃,已经到达了武威郡。

  瞒天过海李代桃僵。听见这个消息的一瞬间,江充气得咬紧牙关,恶狠狠地想,这一定是石德这个老狐狸的主意。

  遥想当年,为了截断自己步步高升的官路,更为了阻止自己担任绣衣御史,石德在皇上面前没有少说自己的坏话,只是最终没有起任何作用罢了。

  一想起这些,他的怒气就会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旧仇新恨,是到该一起了断的时候了。

  蓦地,他心中情不自禁地腾起了一个很恶毒的自保念头。这就是必须杀死刘据石德,绝不能让这个未来的国君以及那个老仇人活在世上。

  于是,江充趁着向皇上汇报这场大仇杀结果的机会,很巧妙地把刘据石德西逃的消息透露给了余气未消的刘彻,企图借刀杀人,将刘据这个隐患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因为他很清楚,有且只有施出如此毒手,才能将刘据石德置于死地,才能够让自己继续得到汉武帝的信任,才能够坐享已经到手的荣华富贵。

  果不其然,皇上听信了自己的话,已经派黄门令苏文秘密地去了武威郡,还下达了就地格杀勿论的密令。

  可是,他脸上心中的得意兴奋还没有完全消散,还没有来得及长出一口舒心气,就遇到了一件很是棘手的事情,才不得不屈尊来到丞相府。

  “老丞相,你我同朝为官,应该相互提携才对。”少许,江充幽幽地说,“绝不可相互拆台,干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他知道,在自己升迁的道路上,这位公孙丞相躲在幕后,暗中指使其他官员出面弹劾,差一点坏了自己的大事。

  当然,江充今天前来丞相府,不是兴师问罪的,而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与这位百官之首商谈。

  “江大人言重了。”公孙贺借喝茶的机会,掩饰了一下自己的尴尬神情,干笑着说,“我们一起为皇上办事,怎么能做相互拆台的事情呢?”。

  话虽说的很漂亮,但他暗想,你江充昔日在赵国太子手下做事的时候,为了讨好这位未来的赵王,不惜把自己的亲妹妹送到了赵丹的床上,此时还有脸教育我?真是恬不知耻,无耻到了极点。

  江充微微一笑,不失时机地恭维了一句,“老丞相功勋显赫深明大义,说的很有道理。”。

  “江大人,有何事吩咐,尽管开口,不必为难。”

  见江充云山雾罩,就是不主动说今天来丞相府的真正目的,公孙贺暗自冷笑一声,挑明了话题,“我洗耳恭听。”。

  “那好,在老丞相面前,我江某人就不客套了。”。

  江充放下茶杯,两只猎鹰一样炯炯有神的眼睛紧盯着近在咫尺的公孙贺,单刀直入地说:“我听说丞相的大公子公孙太仆挪用了数额巨大的北军军费。”

  其实,这件事情发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早已传遍了朝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呢?

  见对方一张嘴就直击自己的软肋,公孙贺心中情不自禁地一阵慌乱,急忙分辨道:“犬子无知,胆大包天,竟干出了此等有损家国的蠢事,让我很是痛心。”。

  江充脸上浮现出一丝鄙夷的冷笑,心想,好你个老奸巨猾的公孙贺,避重就轻,妄图把自己洗刷的一干二净。

  “不过,我听说公孙太仆把这些钱并没有全部挥霍完,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钱拿了出来,暗地里资助卫太子刘据反叛。”。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当头一棒,顿时炸的公孙贺脑袋嗡嗡嗡的乱响,眼前闪烁着无数的金花,差一点栽倒于地。

  半晌,他怔怔地看着面含得意微笑的江充,心想,他怎么说出了这样的话,莫非听到了什么不利于公孙家族的消息?

  “江大人,你可千万别乱说。”公孙贺擦了擦额头的冷汗,颇为紧张地结结巴巴地说,“这话说不得,千万说不得。”。

  见其这样一副神态,江充不由得呵呵一笑,安慰道:“老丞相别紧张,慢慢听我说。”。

  略一停顿,又语气很凝重地说:“你要明白,这句话我是第一次说,在来丞相府之前,在别人面前我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公孙贺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忙不检点地说:“江大人没有说过就好,没有说过就好。”。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暗自恨恨地抱怨道,公孙敬声呀公孙敬声,你看你干得好事情,可没把我害苦害死了。

  两人再没有说话,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书房里的气氛瞬间安静沉寂了下来,让人很是不舒服。

  过了一小会儿,公孙贺主动打破了尴尬的局面,小心翼翼地问道:“江大人此次前来丞相府,就是告诉老夫我这条消息的?”。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我还有一件事情,要与老丞相商讨。”

  江充成竹在胸,一点也不着急,反而手端茶杯,笑眯眯慢悠悠地问了一句,“不知老丞相可愿意?”。

  这时,公孙贺从当初的慌乱中安定了下来,紧紧注视着对方,说:“只要是为国为民的事情,老夫焉能不向江大人讨教?”。

  “老丞相戎马一生功高盖世,实为大汉王朝之栋梁,难得难得。”。

  “江大人过奖了。”公孙贺没有因为这句话而显得特别高兴,反而更加小心谨慎了,“有什么事情,请江大人只管吩咐。”。

  江充忍不住又发出了一阵大笑。这是强者战胜弱者之后的大笑声,笑声里充满了自得与狂妄,洋溢在房间里,久久不散。

  “老丞相,我斗胆问你一句话,你相信卫太子刘据真的自尽了?”。

  这句突如其来的问话,又令公孙贺情不自禁地吃了一惊,心想,这才是他来丞相府的真正目的,不过,这位绣衣御史为何要问这般话呢?

  “卫太子自尽于湖县泉鸠里的事情,天下人人皆知。”想了一会儿,他转守为攻,这样回答道,“莫非江大人不知道?”。

  江充哈哈一笑,说:“看老丞相你说的,我怎能不知晓呢?”。

  七月庚寅日,刘据见失败已成定局,就慌慌张张地南逃到长安城覆盎门,妄图从这里逃跑。

  当时,司直田仁正率兵把守城门,认为太子与武帝是父子关系,不想逼迫的太急,就放刘据逃出了城门。

  此时的刘据深知性命危在旦夕,惶惶如漏网之鱼急急如丧家之犬,一路向东窜逃。最后,逃到湖县,隐藏在泉鸠里的一户人家。

  此地西距潼关三十里、长安三百里,东距函谷关八十里,紧靠当时贯通关内关外的交通驿道,又隐藏在峡谷中,地势非常险要。

  这户人家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唤作高老汉,家境非常贫寒,经常织卖草鞋来奉养太子。时间一长,刘据觉得心中不安,就想离开泉鸠里。

  后来,他听说有一位富有的旧相识叫赵泰,就住在距此不远的湖县县城,便派人去寻找,不料,却导致消息泄露。

  八月辛亥日那天,羽林骑左统领卫伉亲自带人气势汹汹地来到高老汉家,妄图围捕太子,以博得皇上的欢心。

  刘据被围堵在屋子里,无路可逃,不由得泪如雨下,思索再三,不愿被捉拿受辱,就解下母亲皇后卫子夫亲手缝制的腰带,向北三叩首,悬梁而死。

  高老汉义愤填膺血气上涌,不远束手就擒,与羽林骑打斗时,被卫伉一刀劈死,结束了自己艰难的一生。

  这就是卫太子刘据反叛失败后的最终下场,作为绣衣御史,江充焉能不知晓的一清二楚呢?

继续阅读:第164章 李代桃僵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射天狼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