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密 谋
白学究2025-07-02 21:463,455

“师傅,不是我们违背祖训,而是鲁铁这伙人先违背了墨家祖训。这一点,天下所有的的墨家弟子都心知肚明,只是不敢说出来罢了。”。

  这个时候,竟然无所畏惧口无遮拦,直呼巨子鲁铁的大名。许定南不由得微微一怔,心想,这是前所未有过的。

  见师父如此冥顽不化,抱着已经陈旧过时的祖训不撒手,公孙敬义有点急了,不由自主地提高嗓音说:“鲁铁公然违抗老巨子的指令,抢先师傅你一步,自封为墨家新一代巨子,这不是违背祖训又是什么?”。

  这句大实话即刻触动了许定南内心深处最隐秘的痛点,不过,他没有说话,脸面依旧沉静如一潭死水,只是默默地听爱徒慷慨陈词。

  “再说,老祖宗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大大的不同。”此时,公孙敬义觉得满肚子都是话,大有一吐为快之感,“那个时候,放眼天下,到处是硝烟战火,没有一块清净之地。”。

  “可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大汉帝国立朝已有百余年,根基稳固,天下太平,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互残杀争权夺利称王称霸的混乱年代,完全不一样。”。

  “正因为环境变了,儒家的大一统学说才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尊崇,得以发扬广大,而昔日与之齐名的墨家,却被当朝者猜忌打压禁锢,如今落得一个树倒猢狲散徒有虚名的可悲下场。”。

  说完以上这些心里话,公孙敬义才觉得心情略略舒服轻松了一点,稍微停顿了片刻,又压低嗓音,很神秘地说:“要想重振墨家昔日的辉煌,依我看,目前,有且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听到这儿,许定南一下子来了兴趣,疾声追问道,“说出来,让我听听。”。

  昏暗的灯光下,公孙敬义目光炯炯地紧盯着师傅蒙着黑布的面庞,一字一句地说:“这个办法就是推翻现任巨子鲁铁,由师傅你担任墨家弟二十六代巨子,才能够召集旧部稳定军心,有所作为。”。

  这句发自爱徒内心深处的非常真诚的大实话,一下子激起了埋藏在许定南灵魂最隐秘处的万丈雄心与烈焰。

  他极力克制着心灵深处的激情与躁动,凝声静气地很缓慢地说:“敬义,千万不能这样说话,小心隔墙有耳。”。

  公孙敬义自然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脸上禁不住泛起了一股浓重的略含鄙夷的冷笑。

  他知道,师傅说的这个隔墙有耳,指的就是从沂山孝母崖总部专程来长安城的墨家使者白面郎君孔渊。

  说句真话,从第一眼看见这个自称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后裔的年轻人的那一刻开始,他心里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与警觉。

  名为使者,实际上是监视者。孔渊时时刻刻监视着许定南的一举一动。若有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就会即刻飞鸽传书,报告于千里之外的巨子鲁铁。

  正因为如此泾渭分明,公孙敬义对这位使者很不感兴趣,甚至,还怀有一股浓烈的反感排斥之情。

  只不过,同为墨家弟子,又处于这样一种很恶劣的非常环境之中,他才不得不紧紧隐藏起心中的真实情感,以免危及师傅许定南,影响墨家的大局。

  “师傅,弟子说的全是心里话。”过了一小会儿,见师傅无动于衷,公孙敬义又忍不住说,“只要你有此心此意,弟子一定竭力拥戴,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见其说的这样慷慨豪迈,许定南大受感动,沉声说:“敬义,你有这等侠肝义肠,师傅我很满意。”。

  继而,叹了一口气,不无遗憾地说:“造成今天这种难堪局面的原因,我思来想去,不在鲁铁身上,而在于我自己犹豫不决心慈手软。”。

  见师傅将责任全部揽在自己头上,公孙敬义有点不明白,禁不住脱口问了这么一句,“怎么能怪师傅你呢?”。

  尽管他知道,许定南是一个非常自律而又善于隐忍的人,喜怒不形于色,可对他说的这句话,实在难于理解。

  “当初,在老巨子离世后的那一刻,如果我听从师弟熊武等人的劝告,带人火速离开长安城,星夜赶到沂山孝母崖墨家总部,拿到巨子信物玉龙钩,一切都顺理成章迎刃而解了。”。

  虽然没有亲眼见识过墨家能够号令天下众弟子的至高信物玉龙钩,但江湖上早有其神秘莫测的传说,流传甚广。

  《墨子-公输》一文记载,墨家创始人也是第一代巨子墨翟大约29岁时,即公元前440年,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来著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

  当时,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釐(qíngǔxī)带领三百名武功高强的精壮墨者,赶往宋国,助其守城,另一面亲自出马去楚国,劝阻楚王放弃用兵,停止这场在他看来很不道义的战争。

  一路上,披星戴月栉风沐雨,行走了十天十夜,墨子才到达郢都,见到了鲁班,并且用“仁义”说服了他。

  随后,又进宫面见楚王,不料,却遭到了拒绝。楚王的理由很充分,说鲁班已经给造好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见此情景,墨子解下腰带,围成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让鲁班攻打。

  鲁班想方设法,多次陈设攻城用的机巧多变的器械,但遭遇到了墨子多次抵抗。

  最终,鲁班攻战用的器械用尽了,而墨子的守御战术还有绰绰有余。

  攻城受挫后,鲁班很不服气,说了这样一句含有深意的话,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你了,但我不说。

  墨子微微一笑,针锋相对地说,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对付我了,但我也不说。

  楚王不明白两人话中潜藏的深意,追问原因。

  墨子回答说,鲁班的意思,不过是杀了我。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了,就可以进攻。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手持我守御用的器械,在宋国的都城上等待楚国的进攻呢。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

  楚王恍然大悟,墨者在宋国早已布下阵势,而且准备得相当充分,这才不得不彻底死了掠杀之心,很无奈地说,好啊!我不攻打宋国了。

  以上就是墨子不顾自身安危生死,为了拯救饱受兵祸的无辜百姓,冒险劝阻楚王停止攻打宋国的颇为传奇的故事。

  公元前390年,墨子去世,其最器重的大弟子禽滑釐成为墨家第二代巨子。

  为了纪念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师傅,他将墨子使用过的那条腰带上的玉龙钩供奉了起来,作为墨家至高无上发号施令的信物。

  今天晚上,见师傅很主动地说起了他没有成为墨家新一代巨子的密情,尤其是提到了玉龙钩这件传奇信物,公孙敬义自然兴趣大增,迫不及待地追问了一句,“你为何没有当即去孝母崖,师傅?”。

  许定南喝了一口水,继续说:“当时,我的想法是,等操办完老巨子的丧事后,再带着熊武他们去孝母崖,取得玉龙钩,举行继位大典。”。

  “可是,就在我们一干人忙忙碌碌操办丧礼期间,墨家原先的大护教鲁铁,得知老巨子去世的消息后,散布流言,蛊惑众人,说他才是老巨子临终前亲手指定的继承人。”。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非常气愤,派师弟熊武带着温珂乌等人,去了一趟孝母崖,指责鲁铁信口雌黄无中生有妖言惑众混淆视听。”。

  “可是,鲁铁强词夺理反咬一口倒打一耙,说我们违背墨家祖训欺师灭祖心怀不轨,为了荣华富贵,妄图投靠官府。”。

  “最为可恶的是,他不但拒不交出信物玉龙钩,还摇动三寸不烂之舌,鼓动不明真相的手下心腹弟子,围攻熊武等人,扬言要按照墨家的清规戒律,处死他们。”。

  说到这儿,许定南情不自禁地深深地叹了一口长气,又说:“熊武他们势单力薄,又在鲁铁的地盘上,担心闹将起来,不仅自己吃亏,还会毁了墨家,只好将怒气憋在心里,无功而返。”。

  “师傅你就这样心甘情愿地放弃了巨子之位?”公孙敬义颇为不甘心地问道,“那鲁铁就如愿所偿,成了墨家新一代巨子?”。

  许定南苦笑着摇了摇头,很无奈地说:“鲁铁手里有墨家神圣的信物,又有很多心腹弟子拥戴,我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城,还能把他怎么样?”。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听到这儿,公孙敬义恨恨地想,这鲁铁也够霸道的,居然做出了这等不顾大义极其龌龊的事情。

  与此同时,也暗暗埋怨师傅行动迟缓延误了最佳时机,将到手的巨子宝座,心甘情愿地拱手让给了鲁铁这样一个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的墨家败类。

  如果换做他,肯定会在第一时间之内,亲自带领得力心腹干将,快马加鞭赶到孝母崖,先将玉龙钩抢到手,明目张胆地向天下人宣布自己是墨家第二十六代巨子,而后,再风风光光大操大办老巨子周泰的丧事。

  可是,现如今,生米煮成了熟饭,鲁铁已经是江湖公认的墨家新一代巨子,许定南是其亲口册封的墨家新任大护教,说什么都晚了。

  “可恶的鲁铁,居然是这样一个不齿之人。”想到这儿,公孙敬义脸上流露出一股很明显的愤愤不平之色,很感慨地说,“太阴险卑鄙了。”。

  从这句含有强烈愤懑之意的话里,许定南听出了爱徒的心声,欣慰之余,神态严肃地赶紧悄声叮嘱了一句。

  “敬义,此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来祸患,只能见机行事,缓缓而来,绝不可让别人知晓一丝一毫。”。

  见师傅这样小心谨慎,公孙敬义微微一笑,理解似地很痛快地答应道:“请师傅放心,弟子谨记在心。”。

  于是,这场他们师徒两人之间的极为隐秘的谈话,在今天晚上,昏暗的灯光下,就这样悄然结束了。

  这个时候,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实证明,这次推心置腹的交流,几乎影响了两人今后的命运走向。

继续阅读:第140章 狡兔有三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射天狼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