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白学究2025-07-02 21:293,151

翻过麒麟山庄后院的高墙,沿着鲜花盛开蝴蝶飞舞的峡谷,也不知跑了多远,公孙敬义觉得浑身疲乏,实在没有力气了,才将吕中栎轻轻放在鲜花丛中,自己坐在草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幸亏羽林骑郎官韩怀礼被那个陌生汉子紧紧缠绕住了,没有脱身追赶而来,不然,自己就暴露了,不仅会牵连到父亲,还会给公孙家族带来意想不到的祸患。

  在这个人心惶惶草木皆兵的很特殊的时期,不能不小心谨慎,否则,就会招惹来无端的灾祸。

  望着依旧脸色苍白昏迷不醒的吕中栎,公孙敬义在暗自庆幸之余,又把刚刚放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暗想,眼下,又该如何拯救吕大哥的性命呢?

  回春妙手萧十娘此时正在前院照顾董步特,即使能够脱得身,她那样一个喜怒不定乖觉异常的人,愿意出手搭救素昧平生的吕中栎吗?

  再说,羽林骑已经将吕中栎列为朝廷通缉要犯,万一走漏了风声,那可就惹上天大的麻烦了。

  前思后想了很大一会儿,公孙敬义也没有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只好看着深邃的天空,很失望地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他甚至为自己不懂医术而感到深深的懊悔。如果当初学点救人济世的医术,到了此等关键时刻,也就不会如此束手无策了。

  明亮的阳光下,峡谷里很安静,没有风,只有淙淙的流水声,让公孙敬义心中的焦躁略略平息了一点。

  就在他愁眉不展胡思乱想之际,不远处的花丛中传来了一阵清脆悦耳的歌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司马英,是司马英。听到这里,公孙敬义心头猛然一跳的同时,又是一惊,她怎么会来这里?

  这时,伴随着愉悦优美的歌声,司马英领着自己的儿子杨恢,从鲜花丛中走了出来,边唱边蹦蹦跳跳地走向清澈的溪水,宛如一只快乐的百灵鸟。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这样凄婉缠绵的歌声,已经让公孙敬义听得痴痴呆呆,心中竟情不由己地涌起了一股懊恼与甜蜜混合的复杂滋味。

  司马英少女时期的情愫,尽管已经过了很多年,已经为人妻人母了,但依然没有从心灵深处彻底割舍干净。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清脆的歌声在峡谷里自由地随风飘荡,令公孙敬义心潮起伏的同时,情不自禁地陷入了深思之中。

  如今,历经江湖重重险恶之后,回首遥想当年孩童时期的生活,是何等的无忧无虑,又会是何等的天真无邪。

  变了,一切都变了,变得让人不可思议,也无法理解了。百草枯萎了,还能重生,而人呢,永远再也找不回童年的时光了。

  想到这里,他再也忍不住了,站起身,默默地注视着溪水里玩耍的司马英母子,不由自主地叹了一口重气,暗自感叹了一声,这就是成年人的江湖。

  不料,在寂静的峡谷里,这声沉重的叹息惊动了司马英。她很警惕地抬头四处张望,很快,就发现了站在青青草地上的公孙敬义。

  “公孙师兄,你怎么会在这里?”。

  惊喜之余,司马英脸上情难自禁地流露出由衷的微笑,冲对方挥挥手,大声询问了这么一句话。

  “我也不清楚我怎么会在这里。”。

  说着话,公孙敬义移动脚步,来到溪水边,目光灼灼地紧盯着司马英,言不由衷地回答,“也许,是命运的安排。”。

  “妈妈,我发现了一条小鱼。”杨恢沿着溪水一边追逐小鱼,一边很兴奋地冲母亲叫道,“你快来帮我抓鱼儿。”。

  “杨恢,你自己抓小鱼儿。妈妈有事情,跟你公孙叔叔说会儿话。”。

  司马英紧声叮嘱了儿子一句,回过头,笑着又问道:“师兄,你不在太学宫里好好读书,跑来这里做什么?”。

  这句话一下子勾起了公孙敬义满腹的惆怅。他自嘲似地咧嘴一笑,注视着在溪水里手忙脚乱抓鱼儿的杨恢,一时间没有说话。

  是啊,司马英问的很对,我不在太学宫里好好读书,无端无由地跑来麒麟山庄乱搅和什么?

  江湖里的水很深很浑浊,暗流涌动浊浪滔天鱼龙混杂群魔乱舞,不像这条溪水这般清澈干净,我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可是,事已至此,麻烦已经惹上了身,自己就像过河的卒子,只能前进而绝不能也不愿后退一步。

  少许,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冷声说了一句,以后我再告诉你。

  之所以回答的这样含含糊糊模棱两可,是因为他不想让司马英替自己担心,更不想让她卷入这场是非不明血雨腥风的激流漩涡里。

  见他这样一副吞吞吐吐犹犹豫豫的神态,司马英明白,公孙敬义心中有难言之苦,不想告诉自己。

  随即,莞尔一笑,很果断地放弃了这沉重不快的话题,另起话头,说起了自己的事情。

  “公孙师兄,杨恢的父亲跟随大将军霍光出征西域,家里只有我们母子,今日闲来无事,天气又好,就来这里散散心。”。

  公孙敬义理解似地点点头,知道她说的全是大实话。

  自接到匈奴右贤王且鞮侯领兵犯边的警报后,汉武帝刘彻就即刻派出贰师将军李广利统率大军昼夜兼程前去迎敌的同时,又派大将军霍光带领人马作为偏师策应。

  司马英的丈夫搜粟都尉杨敞,作为霍光的老部下,深得其上司信任,军令如山,这次也随大军西征,将妻子儿子留在长安城的家里。

  见公孙敬义听的很认真,司马英继续说:“本来,我要和父母亲一起出来走动走动,可是,母亲参加完外祖父的丧事,刚从陇西郡舅父家里回来,舟车劳顿,需要好好休息几天。”。

  紧接着,叹了一口气,又说:“我父亲不顾身体,整日里埋头写作《太史公记》,不愿意走出大门一步,只好作罢。”。

  对司马英的母亲柳倩娘,公孙敬义很了解。这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尽管来自偏远的边地陇西郡,但知书达理,尤其以画工音律闻名长安城。

  怪不得上次去师伯家里,没有见到师娘,原来这段时间里,她去娘家参加其父的丧礼了。

  这样一想,公孙敬义心中不由得滋生出了一丝愧疚,责备自己太粗心大意了。

  随即,又暗自感叹了一声,师娘真是一个世间少有的奇女子。

  “师伯的这部书耗费了他的毕生心血。”见司马英提起了其父司马迁,公孙敬义禁不住感叹道,“真是为难他老人家了,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次在司马迁家里,虽然阅读了《太史公记》的几个章节,但恣睢汪洋别出心裁雄深雅健的文风,即刻紧紧地吸引了公孙敬义,令其爱不释卷百读不厌,惊为天书。

  司马英也深有感触地说:“为了写好这部书,父亲夜以继昼,费尽了心血。只是现在不能公开传阅,太可惜了。”。

  这句话还未落地,就即刻引发了公孙敬义埋藏在心底多日而又不能随便向别人吐露的情感共鸣。

  这样一部世所罕见史无前例的煌煌大作,写完后,居然却只能被锁进书柜里而不能见天日,更不能流传于后世,让他感到难以理解的同时,又愤愤不平。

  纵观春秋战国,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列子,法家的韩非商鞅李斯,兵家的孙武孙膑,名家的邓析惠施公孙龙、阴阳家的邹衍,纵横家的苏秦张仪,农家的许行,当然,还有墨家的墨子,哪一个不是著书立说广收门徒薪火相传百年乃至千年?

  可是,如今,师伯司马迁历经十四年而编著的这部煌煌巨作,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远超古人,却无人敢问津,更不能正大光明地流传天下,其罪何有?

  想到这儿,公孙敬义脸色通红,觉得胸中那股压抑已久的郁闷之气更浓烈了,几乎要喷薄而出,情急之下,深深地吸了一口长气,才将其极力克制住了。

  “妈妈,这儿有一个人。”这时,传来了杨恢细嫩的尖叫声,“是个死人。”。

  见儿子惊骇地跑了过来,司马英赶紧冲了上去,将其紧紧搂抱在怀里,向其身后仔细一看,只见一个脸色苍白的汉子无声无息地正躺在鲜花丛中。

  “小朋友别怕,别怕。”公孙敬义纵步赶了过来,轻轻抚摸着杨恢的脑袋,安慰道,“他是叔叔的好朋友,没有死,是睡着了。”。

  司马英不解地紧声追问道:“他是你的朋友?怎么会睡在这里?”。

  公孙敬义很尴尬地一笑,解释说:“他中毒昏迷过去了,是我将他藏到这里的。”。

  说完,疾步走到吕中栎身边,俯身摸了摸其鼻孔,又说:“他还活着。”。

  旋即,又望着高不可测的幽幽苍穹,自言自语地沉声道:“我上哪里去找会解毒的郎中,才能救我吕大哥一命呢?”。

继续阅读:第111章 我外公会解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射天狼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