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修多瑙河河堤
可乐不加冰块2025-09-02 09:493,112

  巴尔坎对管家一个眼神示意,管家立马明白,指了几个奴仆把前堂中剩下四人中的那个男性东正教徒架出去:

  “老爷家的男工够了,把那个谁拖出去!”

  三个巴尔坎庄园内的男奴仆立马上前,拖着毫无准备的男东正教徒就往外走。

  被架着的男东正教徒用撇脚的土耳其语喊道:“老爷!老爷!我可以下地工作,我只要一点点工钱!老爷求你收下我吧!”

  男东正教徒见巴尔坎不为所动,自知无法留下来,于是又说道:“老爷,那让我妻子和我一起走吧。”

  听到男东正教徒说到他的妻子,巴尔坎眼神一亮,抬手制止了把男东正教徒往外抬的仆人们。

  巴尔坎对其问道:“你的妻子是哪个?”

  没等男东正教徒开口,跪在地上的三个女东正教徒中的一个侧身对巴尔坎说道:“老爷,我是他的妻子,如果您不能收下他,请让我也离开吧。”

  “把头抬起来。”

  男东正教徒的妻子微微抬头把一张还算清秀的面孔露出来,巴尔坎看后顿时兴趣大发。

  “你留下来当我的佣人。”巴尔坎用不可质疑的语气说道,随后又轻蔑的瞥了眼那个男东正教徒:“还不快把他丢出去。”

  “是!”几个仆人坚决的执行力巴尔坎的命令。

  任由这对东正教夫妻哭的如何惨烈,最终也难逃被强行分开的命运。

  三个仆人把那个男东正教徒架到庄园门口,然后把他狠狠的丢在地上。

  其中一个仆人还不忘朝男东正教徒的身上吐了口痰,说道:“老爷看上你的妻子是她的福分,别妄想不该妄想的事情,快滚吧!”

  说完这句话后,庄园大门紧闭。

  倒在地上的男东正教徒踉踉跄跄的爬起来,怨恨的看了眼巴尔坎的庄园后,失神落魄的离开了这里。

  巴尔坎的仆人说的没错,在多瑙河省这个穆斯林省份,一个外来的东正教徒怎么斗得赢巴尔坎这个穆斯林地主。

  在如今的奥斯曼帝国,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说激烈也激烈,说不激烈也不激烈。

  说激烈的原因是,穆斯林占多数的省份,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偏向于穆斯林而歧视非穆斯林,非穆斯林的奥斯曼国民来到穆斯林占多数的省份,往往得到基本权利的保障。

  当然,奥斯曼帝国的首都、门面——伊斯坦布尔除外。

  说不激烈的原因是,奥斯曼帝国政府对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群体采取隔绝政策,大部分非穆斯林都在特定的省份内维持米勒特制度的自治。

  最典型的就是波斯尼亚省和黑塞哥维亚省,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在这两个省份内实行自治。

  不过,即使奥斯曼帝国政府给予非穆斯林群体在特定省份内自治的权利,但依旧有一部分非穆斯林群体流窜至穆斯林省份讨生活。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只有一个——贫穷!

  就像二十一世纪中东的穆斯林跑去欧洲避难一样,波黑地区的基督教徒也会跑到帝国的穆斯林省份避难。

  即便是在知道穆斯林省份对非穆斯林群体的歧视的情况下,任然有大量的非穆斯林去到穆斯林省份讨生活。

  毕竟,被歧视着活着,总比活不下去要好!

  那些前往穆斯林省份讨生活的非穆斯林们大多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而去的。

  只是,穆斯林省份的赋予并不是他们能够享受的,他们不仅不能够享受到穆斯林省份的富裕,还要承受穆斯林省份变得富裕下的苦难。

  奥斯曼帝国正在依靠剥削非穆斯林群体、埃及人、阿拉伯人、非洲人而完成她的工业化!

  庄园的大门紧闭,巴尔坎在房间内享受完男东正教徒的妻子,餍足的穿戴整齐重新走出房间。

  “马车备好了吗?”巴尔坎对管家问道。

  管家低头回答:“老爷,马车早就备好了,您现在就要前往镇上面吗?”

  巴尔坎点了点头:“镇长老爷催的着急,我要快些去镇上回复。”

  说完,巴尔坎戴上自己花费十一里亚尔,特地命人从伊斯坦布尔带回来的精制菲兹帽,头也不回的爬上了管家为自己准备的马车。

  经过一段颠簸的土路,马车终于开上了平稳的石制硬路。

  又经过一段路程,巴尔坎乘坐的马车驶入城镇内,然后轻车熟路的停在了镇政府的门口。

  盖迪兹村的上级城镇叫做埃梅特镇,这也是一个由穆斯林移民组成的城镇。

  只不过,与体量小的盖迪兹村不同,埃梅特镇的人口组成就复杂多了,城镇内既有土耳其人,也有犹太商人和亚美尼亚商人,更有来自埃及和伊拉克的劳工,整个埃梅特镇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这也是多瑙河省大部分城镇的人口情况。

  土耳其人作为主心骨的作用存在,其他的少数民族团结在土耳其人的周围,由此组成了多瑙河省的人口环境。

  巴尔坎无心关心埃梅特镇的人口情况,在来到镇政府门口后,巴尔坎迅速向镇政府门口的守卫通报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被赶来的秘书带入镇长阿克因的办公室。

  与巴尔坎这位由盖迪兹村内部自治选出来的村长不同,埃梅特镇的镇长阿克因可是一位真正有任命的帝国地方政府官员。

  巴尔坎走进阿克因的办公室,迎面而来的是一副巨大的穆拉德画像,在穆拉德的画像下方才是坐着的阿克因。

  因为按照奥斯曼帝国的法律,任何奥斯曼帝国的政府官员、军队军官、宗教官员的办公室内都必须悬挂穆拉德的画像,以此来表示对帝国苏丹穆拉德陛下的敬意!

  巴尔坎对此也见怪不怪了,只是自顾的脱下头上的菲兹帽,谦卑的对穆拉德的画像行礼后,然后才对坐在画像下的阿克因问候道:“镇长老爷,盖迪兹村的巴尔坎来了。”

  阿克因微微点头,算是回应了巴尔坎的问候。

  随后,阿克因继续说道:“这次修建河堤,你们盖迪兹村能够出多少人?”

  修河堤指的是修建多瑙河的河堤,多瑙河省享受着多瑙河带来的便利,同时也承受着多瑙河带来的灾害。

  特别是多瑙河省境内的多瑙河还是下游段,每年多瑙河汛期的时候,总是能够给多瑙河省带来不小的破坏。

  而由于最近这段时间,伊斯坦布尔在组织修建安纳托利亚半岛水利设施的工作,一直饱受多瑙河洪灾侵扰的多瑙河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伊斯坦布尔的视线。

  伊斯坦布尔纳菲亚部部长埃德姆亲自下令,要求多瑙河省围绕多瑙河修筑一道护堤。

  伊斯坦布尔不对护堤的具体高度做出要求,伊斯坦布尔的要求只有一个——多瑙河省修筑的河堤必须比对面罗马尼亚联合公国修筑的河堤高!

  就是在这样的命令之下,多瑙河省各地开始征召修筑河堤的劳工,多瑙河省境内的每一座村庄必须提供足够的劳工去修筑河堤!

  巴尔坎就是带着这样的任务来到阿克因的办公室的。

  “镇长老爷,盖迪兹村只能出九个人。”巴尔坎低头说道。

  “九个人?”阿克因的语气满是不满,“巴尔坎,如果每个村子都像你一样,那我们怎么完得成伊斯坦布尔交代的命令?!”

  “二十个人,一个也不许少!”阿克因严厉的说道。

  “镇长老爷...”

  巴尔坎还想再挣扎一下,可惜阿克因不给巴尔坎挣扎的机会,直接下达逐客令:“我们都是为苏丹陛下效劳,二十人是最低的限度,我现在还要继续工作,巴尔坎,你离开吧!”

  巴尔坎抿了抿嘴,最终无奈道:“是。”

  巴尔坎愁着眉头回到马车上,一直在马车旁边等待的管家见巴尔坎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试探的问道:“老爷,镇长老爷怎么说?”

  “镇长老爷要我们盖迪兹村出二十人去修筑河堤!”巴尔坎的语调不知不觉的提高:“但我们盖迪兹村只有129人,壮年男人更是只有42人,镇长老爷一次就要20人,我们盖迪兹村一般的壮年男性都要去修筑河堤,这怎么可能?!”

  盖迪兹村也有自己的农活和公共事务需要劳工,巴尔坎怎么会愿意让一半的壮年男性去修筑河堤呢?

  听完巴尔坎的话,管家的眼球轱辘一转,为巴尔坎献上了一个建议:“老爷,镇长老爷有说一定要让盖迪兹村的人去修筑河堤吗?”

  “这倒没有。”巴尔坎摇了摇头。

  管家的眼里精光一闪,说道:“老爷,那我们为什么不交上去不是盖迪兹村的人呢?”

  “我们去哪里找不是盖迪兹村的人?”巴尔坎反问。

  管家说道:“老爷,您忘记了今天早上的那个东正教徒了吗?”

  听到管家说到东正教徒,巴尔坎立马回味起那个东正教徒妻子的味道,回味完,巴尔坎才问道:“你是说把被我赶走的那个东正教徒交上去?”

  管家点了点头:“是的,老爷,那个东正教徒应该还没走远,我们立马派人去找他回来,然后我们在多招一些东正教徒,最后把他们一起交上去!”

  巴尔坎逐渐焕然大悟,器重的拍了拍管家的肩膀说道:“很好,你的主意很好,回去领赏吧!”

继续阅读:第三百三十九章:抓东正教徒热潮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1861拯救奥斯曼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