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多瑙河省的穆斯林地主
可乐不加冰块2025-09-02 09:491,491

  普法战争结束,战争的阴云再一次从欧洲的天空离开。

  1871年3月11日,这天距离普法战争结束已经过去了十一天,欧洲的人民们都在享受和平的美好,除了法国人。

  在奥斯曼帝国多瑙河省内的一座名叫盖迪兹的村庄内亦是如此。

  盖迪兹村原来不叫盖迪兹,而是叫艾托斯。

  艾托斯是一个保加利亚名字,由此可见在盖迪兹村叫艾托斯村时,居住在艾托斯村内的人都是保加利亚人。

  但是自从巴尔干半岛上的东正教图发生暴动以后,多瑙河省内的东正教图悉数被迁往波黑地区,艾托斯村内的保加利亚人亦不例外。

  而后又在接下来的移民行动中,艾托斯村和艾托斯村的土地被划分给了来自安纳托利亚半岛的土耳其移民。

  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多瑙河省的安纳托利亚半岛的土耳其移民们出于对故土的思念,便把艾托斯村改成了故乡的名字,也就是盖迪兹村。

  时至今日,盖迪兹村内的土耳其移民们已经不在是移民,而是地地道道的盖迪兹村人。

  在盖迪兹村的村东头,那里有一栋规模颇大的庄园树立在土地上。

  这座庄园正是盖迪兹村村长兼盖迪兹村最大地主巴尔坎的私人庄园,而巴尔坎能够得到今天这样的地位,不靠别的,靠的就是巴尔坎在镇压巴尔干半岛东正教徒暴乱期间获得的军功。

  “伟大、仁慈的苏丹陛下,您忠实的臣民巴尔坎为您祷告,愿安拉的目光永远注视在您身上!”

  跪在穆拉德画像前的巴尔坎在说完这句祷告祈愿词后,才缓缓从地上爬起来。

  虽然巴尔坎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自己在战争中立下的军功,但是巴尔坎却认为这是苏丹穆拉德陛下的恩赐。

  如果不是因为穆拉德,巴尔坎怎么会从安纳托利亚半岛的一阶贫农跃迁成为多瑙河省的地主呢?

  所以巴尔坎每天早晚都会对着穆拉德的画像祈祷,祈求安拉永远庇护这位伟大、仁慈的苏丹陛下。

  祈祷结束,巴尔坎打开房门,早已等候在房门外的庄园管家立马迎了上来:“老爷,外面来了一批新的‘奴隶’,您要去看看吗?”

  庄园管家说的奴隶当然不是字面上的奴隶,而是来找讨生活的长工或者佣人。

  因为这些长工和佣人都是来自波黑地区的东正教徒,生活在多瑙河省的穆斯林们出于对东正教徒的蔑视,所以把他们称作奴隶。

  巴尔坎轻轻颔首,开口道:“家里确实缺几个佣人了,带我去看看。”

  “是!”管家恭敬的对巴尔坎低头,随后在前面领着巴尔坎前往‘奴隶’们所在的前堂。

  “老爷!”

  “老爷!”

  一路上遇到的不管是穆斯林佣人,还是东正教徒佣人,他们都用土耳其语对巴尔坎恭敬的问候道。

  巴尔坎挺着自己已经微微养起来的肚子,无视周围佣人们的问候,大步来到前堂。

  随后,巴尔坎就看到五个装束不一的人拘谨的站在前堂,其中三女两男。

  巴尔坎把目光放在了其中一个穆斯林模样打扮的人身上,指着其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被巴尔坎指到的穆斯林模样打扮的男人,连忙低头哈腰说道:“老爷,我叫侯塞因。”

  “侯塞因?你是阿拉伯人吗?”巴尔坎问。

  “是的,老爷。”

  “那你怎么来到多瑙河省的?”巴尔坎继续问。

  侯塞因苦涩的回道:“老爷,家里人在伊拉克犯了点事,所以我就逃到了多瑙河省来。”

  巴尔坎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你留下吧。”

  “谢谢老爷!谢谢老爷!”侯塞因赶紧跪下来谢恩。

  管家则对侯塞因说道:“谢过了老爷就快点下去。”

  “是是是!”侯塞因不敢质疑,跟着佣人先离开,在离开前堂之前侯塞因不忘回头朝巴尔坎点头哈腰。

  巴尔坎收下侯塞因并不奇怪,虽然侯塞因疑似在伊拉克犯了罪,但是侯塞因穆斯林的身份就足够巴尔坎收下他了。

  至于侯塞因在伊拉克犯下的罪?

  伊拉克和多瑙河省可是隔了天南地北,侯塞因在伊拉克犯下的罪,关我多瑙河省什么事情!

  在收下侯塞因后,巴尔坎把目光又看向了剩余的四名‘奴隶’。

  与其说是四名,不如说是三名。

  收下侯塞因这个男长工,巴尔坎的劳动力已经够了,接下来就是看看有没有看的顺眼的女佣人。

继续阅读:第三百三十八章:修多瑙河河堤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1861拯救奥斯曼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