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几亚的洪灾让穆拉德对瓦拉几亚的巡视变成了对灾区的视察,虽然对灾区的视察让穆拉德最初巡视瓦拉几亚省重建状况的计划落空,但是却给穆拉德带来了足够的声望。
在穆拉德视察灾区的那几日里,对穆拉德的赞美之词就从未在奥斯曼帝国的报纸上消失过。
帝国的宣传部门用尽一切可能来为穆拉德的行为进行宣传,疯狂程度可以说是,穆拉德早上一出门,好事就已经传到了千里之外。
为了宣传穆拉德的光辉形象,编辑记着们把能够想到的赞美词汇都用光了。
伟大、仁慈、公正、荣誉、睿智...,到最后甚至有编辑绞尽脑汁,决定不在歌颂君主的领域卷,而是转头夸起了穆拉德的外貌。
穆拉德在瓦拉几亚省看到这片通篇夸赞自己外貌的新闻,内心不由哭笑不得,这些编辑记者们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当然,这样做的好处也立马显现出来了。
穆拉德在瓦拉几亚的举动几乎弄的人尽皆知,奥斯曼人都知道穆拉德不顾危险,亲自前往瓦拉几亚的洪灾区视察灾区情况。
不仅奥斯曼人知道,事情甚至破圈到了外国去,临近奥斯曼帝国的那些欧洲国家的国民们也或多或少知道穆拉德亲自前往灾区慰问难民的事迹。
如此亲民的行为让其他国家的国民羡慕不已,他们的国王或者皇帝陛下可不会亲自去灾区慰问灾民。
......
转眼间,穆拉德在瓦拉几亚省的五天行程结束,虽然还有部分灾区尚未视察完毕,但是穆拉德的巡视时间有限。
在瓦拉几亚省的时间已经到了,再拖延时间就会影响到后面一系列的行程,所以穆拉德只好结束了自己对瓦拉几亚其他灾区的视察。
其他灾区的难民得知穆拉德离开瓦拉几亚省的消息,未能见到的苏丹陛下的失落感填补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内心。
不过,这份失落很快就被冲淡,因为伊斯坦布尔方面灾后援助到了。
对于穆拉德在瓦拉几亚省灾区的许诺,伊斯坦布尔方面的帝国政府相当重视,一是因为苏丹陛下的许诺必须完成,二是因为刚刚重建的瓦拉几亚省相当脆弱,帝国政府不想看到因为一场洪灾就让瓦拉几亚两年的重建付诸东流。
所以在对瓦拉几亚省灾后重建援助的拨款上,一路开绿灯的帝国政府的行政效率相当迅速。
当然,虽然叫做灾后重建援助,但是这笔钱可不是帝国政府白白的送给灾区的灾民,而是以向灾区灾民提供一笔长期的无息债款的形式来援助。
灾区的灾民以土地作为抵押来换取奥斯曼国民农业银行发放的为期十年的无息贷款。
帝国政府的帕夏们都精明的很,无偿向灾区的灾民提供援助,灾民们肯定不会珍惜这笔凭空得来的钱,但是提供贷款就不一样了。
这是灾民们用土地贷款来的钱,他们肯定会精打细算的使用每一笔。
至于会不会出现灾民因为还不上贷款而有人趁机进行土地兼并的情况。
帝国政府只能说,如果有灾民连十年的无息贷款都还不上,那他们拿着土地也是白的。
毕竟,十年的无息贷款对于帝国政府来说本来就是亏本的,光是十年的通货膨胀就足以让这笔贷款的本金缩水一大截,更别提其中的利息亏损了。
帝国政府认为给灾民们提供无息贷款已经足够用来向穆拉德交差,以及帮助灾民们度过这次的洪灾。
当然,帝国政府也不只是单纯的提供无息贷款,帝国政府也是向瓦拉几亚省拨出了一笔资金的。
但是这笔资金不是给灾区的灾民们的,而是给瓦拉几亚省修建多瑙河河堤的。
虽然帝国政府要对每一笔财政支出精打细算,但是瓦拉几亚省的洪灾确实让帝国政府切实的看到了瓦拉几亚省水利落后带来的隐患。
一场洪灾就可以毁掉多瑙河下游重建的土地,要是多来几次,难不成帝国政府每次都向瓦拉几亚的灾民提供无息贷款援助吗?
就算帝国政府向援助,银行里面也没有那么多钱去做无息贷款贷给灾区的灾民,所以帝国政府还是打算一劳永逸的解决瓦拉几亚的洪灾问题。
那就是尽快在瓦拉几亚省修建一道和多瑙河省齐平的河堤,河堤修起来以后,瓦拉几亚省的洪灾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