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建设和禁止神职人员涉政是第九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再之后还有一些对地方省份的扶持计划,比如一直受到压制的埃及省和偏远的努比亚省和厄立特里亚省。
埃及省是奥斯曼帝国除伊斯坦布尔和伊兹密尔省外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但与伊斯坦布尔和伊兹密尔不同。
伊斯坦布尔和伊兹密尔的人口密度高,是因为伊斯坦布尔和伊兹密尔足够发达,当地工厂产生的大量工作岗位吸引奥斯曼各地的人口向伊斯坦布尔和伊兹密尔汇集,而埃及省的人口密度则是单纯的因为埃及省的本地人口足够多。
帝国政府又一直对埃及省相当克制,五年计划的工业建设计划几乎不会落在埃及省的头上。
不仅帝国政府的投资不会落在埃及省的头上,即使是埃及本地人也很难在埃及省投资建厂。
在帝国政府的计划中,埃及省就是单纯的农业省,负责在生产有限的粮食和棉花这类经济作物,当作帝国内部的殖民地就可以了。
帝国政府对埃及省制定的发展方向,一是出于对埃及尼罗河流域肥沃土地的考虑,二是帝国政府天然的对埃及人的不信任。
不过,近年来帝国政府开始试探性的在埃及省建立一些工厂,在这次的五年计划中更是直接把在埃及发展工业纳入其中。
帝国政府在工业上对埃及省的妥协,一方面是埃及省最近一直都表现的顺从,当地的埃及人也愿意称呼自己为奥斯曼人,另一方面是埃及省的社会矛盾逐年激化,帝国政府需要想办法安抚一下当地的‘忠臣’们。
所以埃及省才在第九个五年计划中有了一席之地,当然帝国政府对埃及省还有留了一手的,在埃及省建立的工厂多是纺织厂、皮革厂这类的轻工业,能够转变为军事实力的重工业只在亚历山大港有一座只能造小吨位渔船的造船厂。
至于能够直接生产武器的军工厂那就更别说了,把埃及省翻遍了都找不出一家能够生产枪管的工厂,这里不包括私人家庭小作坊。
埃及省南部还是存在许多部落势力的,帝国政府对这些部落势力的态度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们承认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并且按时上交税收,后面一个条件才是重点,帝国政府就不会对当地过多干涉。
当然要是有人敢不按时上交税收,那奥斯曼帝国在埃及省的驻军就会教教他们什么叫做帝国的权威。
把埃及省纳入第九个五年计划是为了安抚埃及人,把努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省纳入五年计划,那纯粹是出于无奈。
首先说努比亚省,努比亚省的地理位置相当尴尬,它位于埃及省的下方,抢地中海来的移民抢不过埃及;在红海有出海口,但是努比亚省的核心又位于内陆,沿海地区都是一片荒芜,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的移民抢不赢厄立特里亚省。
被埃及省和厄立特里亚省夹在中间的努比亚省只能吃一点剩饭,因此即便努比亚省比厄立特里亚省更先成为帝国政府的直辖省份,但是在发展上努比亚省比厄立特里亚省落后了一大截。
因此努比亚省这个奥斯曼帝国内部的透明省份才得到了被纳入五年计划的殊荣。
至于最后的厄立特里亚省为什么能够被纳入五年计划,因为帝国政府对厄立特里亚省的定位是奥斯曼帝国面向印度洋的贸易节点,以及奥斯曼帝国在东非地区的大本营。
厄立特里亚省的地位足以和波斯湾的巴士拉省相提并论,所以厄立特里亚省出现在第九个五年计划中并不为奇。
在里法特提交的第九个五年计划中期报告中,帝国政府制定的计划都在有条不絮的完成。
基础教育上,奥斯曼帝国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内建立了5342所小学学校并未这些学校招聘了三万多名教师。
这些小学的教师几乎是全能的,往往一个老师会负责多个年级、多门学科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人数和小学学校数量的比例被压缩到了惊人的6:1。
禁止宗教人员涉政问题上,帝国情报局的特务把全国各地大约五千多名神职人员送进了劳改营,并且把举报宗教人员涉政的渠道在帝国社会上公布,让几乎每一个奥斯曼帝国的国民都知道如何判断宗教人员涉政和去哪里举报涉政的宗教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