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属东非总督返回伊斯坦布尔述职,这对于辛克和帝国政府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情。
因此,辛克在决定返回伊斯坦布尔之前,第一件事情是交代完后事,第二件事情就是把自己要回伊斯坦布尔述职的情况通报给了帝国政府。
在辛克的轮船抵达之前,帝国政府的内政部就已经开始着手安排接待辛克的事情。
当载着辛克的轮船一经靠岸,内政部的官员就开始热火朝天的欢迎起了辛克的到来。
领头的内政部官员与辛克热情的拥抱了一下,随后试探的问道:“帕夏,您是为了那批库尔德移民来的吗?”
辛克这位东非来伊斯坦布尔述职的时间非常规律,每三年来一次伊斯坦布尔述职,过去二十多年辛克一直雷打不动的执行这个述职过程。
按照每三年一次的述职时间,辛克最近的一次述职应该是下一年才对,而今年辛克突然跑来伊斯坦布尔述职,帝国政府能够猜到的可能就是与这次的库尔德移民有关了。
所以米德哈特才让这位前来迎接辛克的内政部官员提前问清楚辛克来伊斯坦布尔述职的目的。
辛克见自己的目的都被已经被内政部识破了,索性就不装了。
辛克点了点头,说道:“我来伊斯坦布尔正是为了那批库尔德移民,麻烦尽快让我面见米德哈特首相,我会说服他的。”
前来欢迎的内政部官员见辛克话已至此,于是做出一个请的手势,把辛克领上了前来迎接辛克的汽车。
两人入座汽车后排,汽车随即启动前往帝国政府大楼,白天米德哈特的工作地点在帝国政府大楼和首相官邸之间交替,而今天米德哈特正好在帝国政府大楼内工作。
帝国政府大楼是一栋气派的欧式风格建筑,门口有十二名一队的警务部的直属警察站岗。
在门口站岗的警察检查完汽车的车牌号和司机的通行证后,便把辛克乘坐的汽车放进了帝国政府大楼。
汽车稳稳的停在大楼门口,接着一队专门负责迎接礼仪的官员一拥而上,为辛克拉开车门然后把辛克请入帝国政府大楼内部。
又是一阵上上下下,辛克终于来到了自己尚且熟悉的首相办公室,这里辛克在之前述职的时候来过,所以会感到熟悉。
“首相,辛克帕夏到了。”内政部的官员在米德哈特的办公室门口通报道。
“让辛克帕夏直接进来吧。”米德哈特的声音从办公室内穿出来。
内政部的官员为辛克推开办公室的房门,供辛克走入办公室,等辛克一进入其中,内政部的官员就立马把门又重新关上。
房门关闭隔绝了办公室内部和外部的声音,门外的官员们静静等待着两人的交流结果。
办公室内,米德哈特正埋头在一堆政务文件中间,等辛克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米德哈特才缓缓抬起脑袋。
“辛克帕夏,距离你来伊斯坦布尔述职的时间还差点,看来你对那批库尔德移民很重视。”米德哈特开门见山的点破了辛克的目的。
米德哈特直接的话也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拉扯,既然事情都说清楚了,辛克也就直接道:“首相,请您给我一个让我说服您的机会。”
米德哈特紧紧的盯了辛克几眼,同意道:“我给你一个机会,说服我把更多的库尔德移民送到奥属东非去。”
辛克听罢,清了清嗓子,随后就开始了自己的辩解:“首相,让帝国政府把更多的库尔德移民给奥属东非,我能够想出无数的理由,但要论哪几条理由最能够说服您,那一定这三条。”
“第一条,奥属东非在帝国政府规划的本土化领地范围内,而奥属东印度只是帝国在亚洲的一片殖民地,帝国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奥属东非的发展。”
“第二条,奥属东非当地存在着大量的黑人种族,而奥属东印度殖民地的大部分土著都信仰伊斯兰教,奥属东印度不需要移民库尔德人去稳定帝国在当地的统治,但奥属东非却非常需要。”
“第三条,奥属东非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本土高质量移民,奥属东非的黑人奴隶无法从事技能难度高的工作,而奥属东印度当地单一的种植业即使是当地的土著也能够轻易上手。”
“首相,我想这三个理由足以说服您把更多的库尔德移民名额交给奥属东非了。”
米德哈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辛克,你的三个理由确实说服我了,我可以做主把两万六千名库尔德移民交给奥属东非,剩下的库尔德移民就归奥属东印度了。”
“首相,我为您的英明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