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为难
萧珩昶2021-05-14 11:333,011

  李子苒看着眼前的谢凉珩,双眸似水,却带着谈谈的冰冷,似乎能看透一切,十指纤纤,肤如凝脂,雪白中透着粉红,似乎能拧水来。一双朱唇,语笑若嫣然,一举一动都似在舞蹈。长发黑亮,解下头发,青丝随风舞动,发出清香,腰肢纤细,四肢纤长,有仙子般脱俗气质,着一袭白衣委地,上锈蝴蝶暗纹,一头青丝用蝴蝶流苏浅浅倌起,额间一夜明珠雕成的蝴蝶,散出淡淡光芒,峨眉淡扫,面上不施粉黛,却仍然掩不住绝色容颜穿淡紫色衣裙,外套一件洁白的轻纱,把优美的身段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即腰的长发因被风吹的缘故漫天飞舞,几缕发丝调皮的飞在前面,头上无任何装饰,仅仅是一条淡蓝的丝带,轻轻绑住一缕头发。颈上带着一条项链,衬得皮肤白如雪,如天仙下凡般,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一条天蓝手链随意的躺在腕上,更衬得肌肤白嫩有光泽。目光中纯洁似水,偶尔带着一些忧郁,给人可望不可即的感觉。红红的小嘴微微噘起,给人一种清秀的感觉。

  从头到脚,都是她无比讨厌的样子。

  太医们一个个的都过来了,大家站在一边,看着李子苒。

  “太子妃娘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您把我们全部都找过来。”一个太医问道。

  “怎么说呢,太子良娣谢凉珩美人,现在觉得自己的身体不舒服,你们也是知道的,谢凉珩美人可是太子殿下最喜欢的美人了,太子殿下出征之前可是让我一定要好好的照顾这位良娣,所以我怎么敢怠慢呢,只好急忙请来各位太医帮忙诊断一下,看看我们的太子良娣究竟是哪里不舒服?”李子苒说道,将锅自然而然的甩在了谢凉珩的身上。倒是将她自己撇的一干二净。

  “好,小主,不知道您究竟是哪里不太舒服?”太子压着火气,很明显,他已经听信了李子苒的话,认为这个时候是谢凉珩在这里胡搅蛮缠,让他们跑过来。

  谢凉珩实在不愿意背上这样的骂名,而且,如果让这些太医们诊治的话,他们一定会很快就知道自己的寿命只有五年的事情,倒时候李子苒一定会将这件事情大肆宣扬,还不知道会这样对付她,谢凉珩即要抱住自己的秘密,又要抱住自己爹颜面,她只能急忙想到一个办法。

  “太子妃娘娘真的是在说笑了,明明是您不认为我说的话,所以非要让太医们来诊治,检验真假,现在竟然将这些事情都推在了我的头上,您现在又是怎么说呢?”谢凉珩表面上笑嘻嘻的,但是脑子里在飞速的制定方案,构思接下来要说的话。

  “怎么,妹妹说自己生病了,那一定的去看病才对啊,现在太医们都来了,你这又是怎么了,怎么不愿意让太医们看看了。”李子苒说道。

  “姐姐忘记了,我自己是看过几年医书的,虽然没有多精确的医术但是对自己而言早就已经都用了,我自己当然你可以诊断出来自己的疾病所在,姐姐却非要麻烦这些太医们跑一趟。”

  “怎么,小主竟然会医书?”太医惊诧的说。

  “这个自然。”谢凉珩点点头。

  “那不知道小主都会些什么?”太医继续问道。

  我们从古代哲学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总认识是:”无极只是鸿蒙、混沌,太极则示以太环、中分黑白,互相回抱,就是我们见到的道教标指“阴阳鱼”,故此庄子以不动为太极,动为阴阳。古人称为道,“道者一也,一者太极,横伸之象示其用也”。古人说:“知其一,万事毕”。又据《抱朴子》中曰“道起于一,其贵无隅”,故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长生”。无论哪一家学说都推崇“一”,“一”即气也。

  我国最早的一部经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就有关于中国医术的描述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内若一”。这里所讲的虚无其实就是大自然,若一就是大自然跟人的融合,与《黄帝内经》形成年代接近的战国初期的出土文物《行气玉佩铭》上面刻着“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这段文字讲述了中国医术的导引行气。但这个导引行气到底从何而来?说穿了,也是古人依照大自然而来。以雨为例吧,它从天空降到地上,又渗透于地下,不久由于吸收太阳的热量,蒸发为云,然后再变雨降回地上,有了天地间的这种导引行气,才使我们人类有生存的条件,才使万物生生不息,人的病患流转康复成为可能,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医术对人体的科学认识。如果有人提出“中国医术”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们中国人可以自豪的说:“中国医术是和大自然高度融合在一起的”。试问一下,世界上有哪种医学是跟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

  人的导引行气吐纳统属运动,因为大自然在于阴阳变化,生命在于运动,中国历代名医都是遵照大自然这个定律的。如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中提到:“若人能慎养,不令风邪干燥经络,适中经络,未经流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锻炼。如针灸按摩,勿令九窍闭塞”。这就说明导引、吐纳能通利九窍,有治疾病的作用。汉代另一名神医华佗也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比如户枢不朽也”。根据这一认识,通过观察模仿五种大自然禽兽的姿势,如虎的前肢扑动,鹿的伸展头颈,熊的卧倒身子,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并把这些动作联系起来,创造了一套独特练功方法,名为《五禽戏》,一直流传,可算神医华佗唯一留给中国医术宝库中一颗瑰丽的明珠。从中我们知道中医术主要是采用导引行气吐纳等手段。

  晋代医家葛洪在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认为,导引的方法可以多样化,他指出锻炼的基本方法:“或屈伸、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除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并指出导引的作用是“疗未患之疾,通百和之气,动之则百关气畅”。此处还认为用呼吸吐纳来行气,可以“内以养身,外以祛邪”。以上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医术”是遵照大自然的法则,通过静坐、呼吸、吐纳行气等练功手段来获得医术的。有人说针灸是不需要练功的,其实不然,我说连切脉也必须练功,否则光凭经验是没用的。如我国著名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奇经八脉考》中论述练功和经络关系时,指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在《针灸指南》一书中也强调凡学习针灸者必先自愿练习静坐功夫,这说明凡行针者必须练功储内气,以便运气、施针、为患者除病、祛疾。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一书中指出“却病之术,有行动一法,虚病宜存想收敛,固秘心志,内守之功夫以补之。实病宜按摩导引,吸努掐摄,外发气功以散之。凡热病宜吐故纳新,口吐鼻入以凉之。

  冷病宜存气闭息,用意生火以温之。”这里阐明了“中国医术”的辩证施功的方法。另外清代名医汪讱庵所著的《医方集释》中附有“勿药元铨”一卷,搜集了不少中国医术的练功方法,其中有一段记载供大家参考:“调息之法,不拘时候,随便而坐,平和其身,不倚不屈,解衣宽带,务令调适。口中舌搅数遍,微微吐出浊气,鼻中微微纳之,或三五遍,或一二遍,有津咽之,叩齿数遍,舌抵上颚,两目垂帘,令朦胧然,不喘不且,或数息出,或数息入,以一至十,以十至百,摄心在数,勿令散乱”。这其实就是超觉静坐和藏密数息法的基本功呀。以上论述说明“中国医术”是利用大自然的定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严格的刻苦修炼,产生的“中国医术”特殊功能。

  “您看我说的这些对不对。”谢凉珩侃侃而谈,一边的太医们早就已经目瞪口呆,这其中的很多东西,应该是很难了解到也很难记住的,但是没有想到谢凉珩竟然可以如此侃侃而谈,甚至都没有说错一丝一毫。

  “小主实在是太厉害啦,这些都是非常专业的知识,没想到小主竟然可以说的一字不差。”太医们平平点头,谢阿凉珩不好意思的笑啦笑。

  “哈哈哈哈,谬赞,我只是看过几天的医术,有几分了解。”

继续阅读:182.破解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谢氏嫡女是学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