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前的水汽氤氲如雾,易春迟褪下染血的衣裙,赤足踏入浴桶。
滚烫的药浴裹住肌肤的刹那,她浑身一颤,指尖死死扣住桶沿——水纹荡开,映出锁骨下焦黑的“奴”字,像一条盘踞的毒蛇,啃噬着她最后的尊严。
镜中倒映出斑驳的伤痕,像无数张开的血口。易春迟望着镜中残破的自己,脑海里再度回响起昨夜。秦王掐着她脖颈烙下这印记时,金炉里的炭火正噼啪爆响,混着那人得意的笑声:“进了王府,便是本王养的狗。”
可惜了,秦王死得太痛快。
易春迟面无表情,撩起药水浇到伤口上。很痛,但她会死死记住这痛。
身后传来门被打开的声音,铁算卫玄七走了进来,手中托着青瓷药罐。易春迟下意识双手抱胸,心中咒骂谢淮序,他竟然丧心病狂派了个男人来。
玄七走近。
易春迟仔细打量,见此人眉目如刀裁,玄铁面具斜扣在耳际,露出一截苍白下颌,仿佛整个人是从墨色里劈出的一线月光。
她目光落在玄七平坦的喉间,略松一口气。但又很快悬心,古人不把太监当男人,她不能就此断定此人是男是女。
易春迟接过药罐,指尖无意擦过玄七掌心薄茧,试探问道,“姐姐手上这疤,是刀伤还是火燎?”
玄七垂眸退后,不发一语,展开准备在旁的天水碧襦裙,布料轻薄柔软如月华流淌。
易春迟深吸一口气,放下挡在胸口的胳膊,从浴桶里站起身。露出胸口的奴字烙印和满身的疤痕,令人触目惊心。
玄七正替她穿上衣裙,看到胸口烙印处,顿了顿。
易春迟蘸了药膏涂抹伤口,药性辛辣,激得她眼眶泛红,可怜巴巴看着玄七,“九殿下要的是梦中仙娥,仙娥怎能有疤?若想瞒过九殿下,需用药膏混着珍珠粉遮掩。”
玄七沉默打开另一个玉盒,蘸取盒中的珍珠粉,轻柔涂抹在易春迟伤口上。他手法娴熟,不过四处轻点,便将易春迟的伤口遮了个七七八八。
她凑近玄七耳畔,满眼小女孩的好奇:“姐姐可知,司主为何选你跟着我?是不是因为姐姐是铁算卫唯一的女子?”
玄七手指一紧,终于说出了进来后的第一句话,声音虽低沉,却毫无疑问是女子,“因我擅用薄刃,能在三息间剖出人心。”
易春迟终于放下心来,她看着玄七取出一对金臂钏扣在易春迟腕上,恰好遮住麻绳勒出的血痕,心想,倒是个有怜悯之心的人,可以拉拢一二。
---
将一身伤疤遮住,易春迟坐在铜镜前。
易春迟抚过裙上银线绣的海棠,忽然想起谢淮序展开的那幅画。画中人立于海棠树下,眉目如她,清冷之气却又不是她。
在言情小说里当替身约等于受虐,她才不干呢。
对镜细细描绘妆容。胭脂轻点,盖住毫无血色的唇。螺黛扫过,勾勒出飞扬的眉尾。珍珠贴靥,平添风流富贵之气。
妆成时,珠帘忽响。
菱花镜里多出一道月白身影。
谢淮序倚在紫檀木做的月洞门前,手中把玩着一支金丝桃花步摇。他换了霜色圆领袍,玉带掐出劲瘦腰身,乍看像个富贵闲人,唯有腰间鎏银错月佩泛着杀意。
他望向易春迟浓艳的妆容,眉头微蹙,“画中人妆容素雅,气质清冷。易娘子不会用眼睛,本官不介意替你剜了这对招子。”
易春迟看向铜镜里的谢淮序,俏皮地眨眨眼:“妾若与画中女子处处相似,便会显得在刻意模仿,反倒落了下乘。亦不可轻易让九皇子见着,需得犹抱琵琶半遮面——司主说是不是?”
“你总有许多歪理。”谢淮序上前一步,站在她身后,轻轻弯下身,替她簪上金步摇。
铜镜里,明艳的美人与清贵的公子四目相对。
谢淮序端详片刻,微微一笑,“戏台搭好了,且看魑魅魍魉,如何粉墨登场。”
易春迟浑不在意地起身,天水碧裙裾擦着谢淮序袍角而过,留下一缕白梅香。玄七悄无声息地跟上,像一道贴在她身后的影子。
---
监察司正堂。
李重阙正在把玩一柄玉簪,听到脚步声,漫不经心道:“谢司主本事了得,还真把人从大理寺带出来了?”
他懒懒抬眼,却只看见谢淮序一人。
李重阙眉头微皱,不死心往谢淮序身后看去,“人呢?”
谢淮序含笑,“易娘子刚出狱中出来,惊魂未定,不便见人。”
“惊魂?”李重阙狐狸眼弯成月牙,“本王看她是勾魂。仙娥那夜入梦,发间便别着此簪——谢司主说奇不奇,我正好在铺子里看到一模一样的玉簪。看来是老天在促成此番姻缘,不如让我亲自送给易娘子?”
谢淮序笑意不变,“殿下晚了一步,易娘子方才离开监察司,回魏国公府了。”
李重阙猛地起身,玉冠磕在紫檀架上也浑然不觉,大步出了正堂。
他动作快,追到监察司大门外时,正遇到易春迟的马车离开。
春风撩开马车帷幔,露出车内半倚栏杆的美人。
一半脸浸在春光里,另一半藏在帷幕之后。唯有耳畔金步摇轻轻摇晃,光灿逼人夺目。美人睫羽投下细密阴影,依稀看不清面孔。
李重阙几个健步上前,徒手勒住马缰,强行让马车停下。
众人害怕他的皇子身份,站在原地不敢阻拦,看着他大摇大摆踏上马车就要掀开车帘。
错金算筹挡下李重阙的手。
“易娘子乃魏国公府千金,九皇子如此唐突佳人,恐怕不合礼数。”谢淮序轻咳一声,抬眸淡淡看向李重阙。
李重阙动了动,手腕上压着的算筹如难撼的山崖般纹丝不动。
他收回手,抚掌而笑,“谢司主说的不错,本王确实失了礼数。”
易春迟在车内垂眸掩住讥诮——好一个“魏国公府千金”,昨日她还是弑王嫌犯,今日倒成了权贵博弈的珍宝。
李重阙风度翩翩地退回原处:“听闻魏国公府海棠盛放,三日后,本王必将登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