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咸阳宫。
嬴政依然陶醉在万里长城竣工的喜悦当中。
“有了万里长城,匈奴骑兵就无法南下中原了!”
“大秦子民就可以安心发展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多亏了小何啊!”
一想起万里长城的竣工,嬴政就非常的开心。
一想起何方,嬴政脸上的笑容就会收敛许多。
更多的是尊敬,是崇拜,甚至是虔诚。
嬴政看待何方,就好像佛教徒看待释迦牟尼一样,谦卑而虔诚。
因为嬴政可以从何方那里,获取源源不断的情报。
那些情报,一定正确,有效,对大秦有利!
就在嬴政遐想非非的时候,殿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嬴政抬头一看,是李斯。
李斯抱着一堆竹简,快步来到嬴政跟前。
“大王,这些是臣收缴的六国典籍。”
嬴政愣住。
同时,嬴政也有些生气。
“六国”这两个字,就像是一根针,深深地刺着嬴政的心。
现在离秦统一天下已经过去很久了。
万里长城就修建起来了。
但是,嬴政却听到了“六国”这两个字,能不生气吗?
然而,这些只是其次。
嬴政随便翻看了一眼六国典籍,发现典籍上面的字,都是六国的文字。
嬴政更加生气。
现在已经书同文车同轨了,人们已经在学习秦小篆了。
如果让这些书籍在市面上流通,六国的人会不会兴起一场“文艺复兴”?
想到这里,嬴政不止是生气,更是害怕。
嬴政操着一副性冷淡的声音:“这样的书籍,还有多少?”
“很多。”
嬴政愣住。
“大秦的图书馆已经放不下了,估计还要修建十个图书馆才能放得下。”
嬴政质问:“当年只剩下六个国家,那些国家的藏书比咱们国家的藏书还要多?”
李斯想说齐国燕国的历史要比秦国的历史长,记载的东西自然多。
但李斯怕嬴政不高兴,没有说。
李斯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即便如此,嬴政还是很生气。
“现在大秦已经统一天下了!”
“在书同文,车同轨的国度里,怎么能允许这些书籍存在?”
“把这些书籍全都……全都……全都整理起来,等我想好处理办法之后再说。”
嬴政本来想说的是:全都烧了!
但是嬴政觉得,这种事情得咨询一下何方,所以才那么改口。
李斯听后,默默点了点头。
……
咸阳,老酒馆。
嬴政再次来到了这里。
跟之前一样,嬴政被何方带到了雅间。
嬴政这次有些着急,直接说道:“小何,你听说了没有?国家最近发掘了许多六国典籍!”
何方摇了摇头。
“那我告诉你,各地郡守在整理六国文物的时候,找到一大堆典籍,国家图书馆都装不下!秦王让各级官员想想办法,怎么处理。”
何方懂了。
六国典籍?
怎么处理?
何方大概猜出现在的时间线了——焚书坑儒!
历史上的焚书坑儒,的确挺惨。
也很悲哀。
每次想到这里,何方都有些伤感。
这是对文化的伤感。
嬴政问道:“小何,你说说,我该怎么回复秦王?”
何方开始思考。
现在,自己好像可以借助政哥,间接地参与国家大事!
何方知道,政哥是秦国贵族。
虽然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但贵族说的话,多少有点声音的。
想到这里,何方决定试一试。
不过在试一试之前,何方想知道政哥的官儿到底有多大!
“政哥,咱们认识这么长时间了,我还不知道你的官儿多大呢?”
嬴政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随口说了一个小官儿:“左庶长。”
何方“哦”了一声。
左庶长这个官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反正有那么一丝权力。
让左庶长这个官儿出名的人,是商鞅。
当年商鞅在变法之前,只是一个左庶长。
世人喜欢拿成功人士成功前和成功后做对比。
商鞅成功前的左庶长和成功后的丞相,官职相差巨大。
商鞅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将左庶长这个官职“发扬光大”。
现在,何方知道眼前的政哥是一个左庶长,说话还是有点分量的。
想到这里,何方决定说出自己大胆的想法!
“我觉得,六国的典籍可以保留。”
嬴政听到这里,又惊又喜!
惊,是因为嬴政很庆幸自己做了这个决定——找何方咨询。
喜,也是因为嬴政没有急着下决定,先是找何方咨询。
不然的话,六国典籍一定没了!
嬴政追问:“为什么呢?”
何方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
“文学,是没有国界的。”
“六国虽亡,但六国的典籍,文化,却可以继承。”
“当然,只是继承优秀的文化,这叫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嬴政听后,微微呢喃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道理啊!”
何方继续说:
“不过在书同文的制度下,六国的典籍得用小篆抄录一遍,然后才能发行。”
“六国的许多文化,许多节日还是非常不错的。”
“比如源于晋文公的寒食节,还有关于屈原的端午节。”
嬴政听着前面的那些话,心里很是满意。
不过当嬴政听到节日的时候,眉头微微皱起。
当嬴政听到屈原和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有些不高兴了。
嬴政质问:“让楚地人民过端午节,好像有些风险吧?万一那些人寻思着复国呢?”
“你不让他们过,他们就真的不过吗?”
嬴政愣住。
“有些东西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不能违背的。”
嬴政听后,觉得有些道理。
“只要制度好,只要政策好,人们就会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没有多少人在意国家是姓秦,还是姓楚。”
嬴政听后,顿时有种拨云见日,茅塞顿开的感觉!
有道理啊!
只要能让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谁闲的没事干造反?
就算造反,也不是百姓,而是自己的政敌!
想到这里,嬴政接纳了何方的观点。
嬴政操着一副性冷淡的嗓音:“你的意思的,保留六国的典籍,用小篆抄录一遍然后发行?”
何方点了点头。
嬴政记下了。
就在嬴政准备离开的时候,何方忽然问了一句。
“政哥,你能不能利用职务之便,给我搞两本六国典籍?”
嬴政心想,这不是举手之劳吗?
不过嬴政知道自己在何方面前的身份——左庶长。
嬴政故意表现出一副很为难的模样:“我试试,不过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我觉得我搞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