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秒钟以后,这位年青军官耸了耸肩,按多年来的专门训练所要求他做的那样行动了。
他按了一下他办公桌对面的控制台上的一个按钮。立刻,整个布莱恩海军通讯站都响彻了警报声。这是一种任何人都无法置之不理的可怕的声音。
当时,在离指挥所大约八百米的地方有一个叫保罗·雷诺兹的军士就没有置之不理。他一把抄起他的导弹发射器,抡到肩上,眼睛盯着前方。
“damnitall!”当他发现那架飞机越过树顶猛冲过来时,他操着他那德威特人的浑厚的口音拉长了调门自言自语地骂了一句。
这时候,那个上尉正紧张地对着麦克风说话。他想弄清那架飞机的频率,以便命令它离开。不是他没有弄清,就是驾驶员根本没有在听,因为那架水陆两用飞机继续朝着配备着无线电设备的指挥所大楼直冲过来。
“damnitall!”雷诺兹军士又骂了一句。
说着,他就发射了地对空导弹。地对空导弹将那架飞机炸成了一个火球。在飞机快坠落到地面的一刹那,突然一声可怕的巨响,飞机赤热的碎片散落到一千米方圆的范围内。接着又是一声巨大的爆炸,在地面上炸出了直径达八十多米,足足有六十多厘米的大坑。
官方的说法:从新闻界发表的是:有一架双引擎供出租用的水陆两用飞机在向哈森霍克湖飞行途中着了火,驾驶员企图在布莱恩海军通讯站简易机场作紧急着落。
至于飞机上所载的炸药以及海军情报部门正在调查中的其他一些离奇的细节,则只字未提。
海军负责公共关系的专家们对整个事件感到十分不安与尴尬,因为假如公众听到这个民用飞机驾驶员只不过是误入布莱恩海军通讯站的上空,而且又是在并没有特别的国际局势的和平时期,这架民用飞机竟遭到这样的下场,他们肯定会十分愤怒。
但是,海军陆战队驻地司令伯克·马克斯将军对此事却有完全不同的一种反应。
“把那个雷诺兹军士叫来,”他告诉他的副官说。
这事大约四分钟就办成了。
“雷诺兹军士,我是司令官马克斯。”
“是,长官。”
“雷诺兹军士,在这里的海军负责公共关系的那些人因为你今天下午干的那件事,决心要打烂你的屁股呢!现在你把真实情况详细跟我说说,别糊弄我,听见了吗?”
“是的,长官。我当时在外面自己的岗位上,长官,在那个堆着沙袋的掩体,就是那种小洞洞里。是防卫哨,长官。我当时正在防卫哨,将军。负责基地内部安全,长官。十九号哨位。离指挥所几百米左右,长官。当时一切都平安无事,您明白吗?”
“你当时正坐在那个洞里挠屁股,闲着没事。后来呢?”
“突然,那个警报响了起来,而且,根本不是什么演习信号,长官。这回是真家伙了,长官。”
“的确是的。继续往下讲。”
“我抱起了导弹发射器。这时看见这架东西摇摆着,飞快地掠过了树梢。看起来不像是开玩笑,长官。一点也不像。我瞄准了目标,长官,导弹就击中了它。这些是我要执行的命令,长官。警报一响,我就应把飞机打下来,于是我就这么做了。”
“干得漂亮,”将军称赞说。“打得漂亮极了。就一发导弹,你就把那架鬼东西在空中炸得稀烂。军士,真是地道的海军陆战队的发射技术。我为你感到自豪,你也不用担心你的屁股了。”
“谢谢您,长官。”
“雷诺兹军士,我不准你在那里对那些记者们说些什么。坐上下一班去马克斯韦机场的飞机。如果今晚没有往东飞的便机,你告诉他们给你专门准备一架。这是一项命令。”
~~~~~~~~~~~~~~~~~~~~~~~~~~~~~~~~~~~~~~~~~~~~~~~~~~~~~~~~
雷诺兹军士到达福尔斯彻奇市近郊的马克斯韦空军基地三小时以后,伊万·谢尔盖耶维奇上尉给斯切希金上校送来了自从巴里诺夫失踪后一直进行着的文件“清查”工作的结果报告。
这次清点是核对清单中最后几项中的一项,是这次阴谋案件结案之前要处理的最后细节之一。
清理结果发现:某些文件在保管库里失踪了。
斯切希金上校默默地阅读着报告,看完一遍,又看了一遍。然后,又看了一遍。
最后他骂了好几句已有多年没上过嘴的老兵的粗鲁话,便在电话上拨了伊格纳蒂耶夫将军的专用线。
“伊格纳蒂耶夫将军正在开会。”担任他的随从参谋的女少校向斯切希金解释道。
“我不管。把他叫出来,马上就叫。”
“上校,开会的还有一些高级军官。”
“谁在那里开会我也不在乎。这是军情大事,是头等紧急军情。”
一分半钟后,伊格纳蒂耶夫将军来接了电话。
“阿布拉姆,出了什么事?”他问。“利特维亚克少校说你提到了一件‘头等紧急军情’。是发现了极端分子什么新的阴谋吗?”
“比那个还糟糕。”
“还糟糕?什么能比这个还糟?”
斯切希金上校看了谢尔盖耶维奇一眼,摆摆手让他走开。
“阿布拉姆,到底是他妈什么事?”伊格纳蒂耶夫将军不耐烦地追问。“稍等一会儿……行了。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了。听着,你还记得十几年前咱们搞的那个行动计划吗?那个我们取名叫‘音电流’的行动计划?”
“没人会忘记这类事情的。”
“是这样,我们终于搞完了文件的清查。那‘音电流本’不见了!”
~~~~~~~~~~~~~~~~~~~~~~~~~~~~~~~~~~~~~~~~~~~~~~~~~~~~~~~~~
卡嗒。
占满了整个银幕的这张脸晒得黑红,显得坦率,五官匀称。这是位男子,白人,三十五、六岁,米里坚国式的发型和领带。以诺·奥尔科特以不到一秒的时间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用同样的时间他能辨认出神秘战斗机或者一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他机智,有经验,而且聪明。他的一口米里坚国英语和他的枪法一样出色。
【作者题外话】:如果大家觉得书还行,手头又正好有银票,请投在最新章节里,这样的票才算数,感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