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水晶红转焦心岁
树荫微凉2021-06-10 09:415,086

  这临安城的竹木集散地在城南嘉会门外,从山里面顺流而下的竹木都是经过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到这里上岸的。也因此很多竹篾制品的生产都集中在这里。

  这年前时节,每家的竹篾匠们都在集中精力制作各种花灯。吴凡转了一圈,在一家中等规模的铺子前停了下来,蹲着和一位老篾匠聊了起来。

  那老篾匠听说他要竹签,倒是十分高兴,因为竹篾匠制作各种竹制品会剩很多边角料,挑选一些来做竹签倒是挺好的,不浪费材料,就是稍微有点费工夫。

  老篾匠挺愿意做,吴凡出钱一文二十只竹签。老篾匠直摇头,道年底都忙得要死,削竹签很费工夫。但他又听说吴凡要两万只竹签时自是吓一跳,觉得这还是可以做的。两个人讨价一番,最后定下来一文十只竹签,一共两千钱,三天后送货到家。另外还让老篾匠帮忙做了五只竹竿,上面扎上密实的稻草,一定要扎得厚实些。

  临走时吴凡问了一下老篾匠什么时候歇业,老篾匠说除夕那天自然要歇业的,过了十五才开工。问为何歇那么久,老篾匠道一是年前已经把过年期间各家各铺需要的物品全部做好了,过年也就不需要做了。二是,过年期间上游也不会放料下来了,大家都要过年,乡下人不过十五是不会开工的。

  吴凡心想,这古人过年是真过年,不像以前初六就要上班,初四初五就要大包小包挤火车赶飞机地往公司赶。

  解决了竹签的事,吴凡立即找到临安最大的一家水果铺子,直接开门见山和掌柜的说要一千六百六十七斤山楂。那掌柜听得激动不已,忙让到里面坐下慢慢谈。吴凡道预计需要这么多,分三次进货,第一次三日后先送五百斤,后面两次等通知,预计在初五左右。

  那掌柜当然没问题,满口答应下来。

  吴凡又道所有送过来的山楂必须提前一天清洗完晾干净。

  那掌柜稍加犹豫后也是满口答应了下来。最后两人讨价还价了一番,定下来每斤二十文。

  山楂谈下来,就去找沙糖,经过也差不多。分三次送货,第一次三日后送两百斤,第二次等通知,价格每斤一百一十钱。

  就店铺零售来说,这几万钱算是大生意了,两家店的掌柜自然十分重视,对吴凡都是客客气气。

  所有物料下单完毕,吴凡也就回去等着送料生产了。但他也没闲着,回去后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是检验之前的生产流程,二是练手,尤其是蘸糖稀,速度要又快又匀,这样出来的成品好看,也节省糖。他把九儿、小橘都叫上进行了分工,小橘在下面烧火,听他的指挥控制火候大小,其实这个也很重要尤其是在熬糖稀的时候。九儿负责装盘,吴凡蘸好一只递给她,她就接过来放到一张竹匾上,等水晶红上的糖稀干了拿下来放进竹篮里,那竹篮里铺着稻草,稻草上铺着一层布。

  整个流程三人熟悉了两遍,见大家做得都很熟练了,吴凡心里也就放心了。

  生存环节基本无大问题了,剩下就是要考虑销售了。虽说卖个糖葫芦而已,但还是要确定谁去卖。让九儿和小橘去卖,他肯定是不愿意的也是不合适的,自已去买也不行,自己还得生产呢。必须雇人来卖,而且要多雇几个扩大销售渠道增加销售量。

  怎么雇?吴凡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上次雇人翻修店铺后就对临安城的人工费多少有些了解了。一般普通没啥技术含量的事雇人一天工钱也就一百五十钱左右,那就按每人每天两百钱雇人,毕竟过年期间。但不能给固定工资,这样就不会有动力,就按每卖出一串给两文钱,卖的多拿的多。

  这么定下来他就去找周邦,请周邦帮忙找五个人卖水晶红。但这五个人必须周邦很熟,人要诚信可靠,至少不会把买水晶红的钱携款跑了,而且最好会吆喝。周邦道没问题,他做房牙虽然和同行之间相互不待见,但和其他人倒是挺熟络,尤其和这街坊四邻的,找五个靠谱的人还是没问题的,而且是给人家找钱挣,谁不高兴呢?

  三日后,各种物料都送了过来,竹签、山楂、沙糖,吴凡一一细细检查验收了。他家这小院子本来就小,五百斤山楂用六担送过来的,十二个箩筐快把小院占了一半去。两百斤沙糖堆在了正厅书案边。

  东西都送到了,三个人就在家忙着串山楂,串了快一天终于把六千多串的水晶红串好了,都堆在正厅里的桌子上,堆得和山一样。累得三人的手都要抽筋了。

  明日就是除夕,看着这正厅桌子上是满满当当的,九儿也不知道明天祭祖要如何是好。她既高兴又烦心,就像每家每户的主妇一样,既为家里面能做生意赚钱而高兴,又为除夕祭祖没地方而烦心。

  吴凡看着九儿那小媳妇烦心的样子,道:“娘子,为何烦心啊?”

  九儿道:“明日除夕,这,如何祭祖呢?”

  吴凡想了一下道:“明日一早,我们就熬糖稀,把这些山楂蘸了糖稀,把桌子空出来。”

  九儿道:“明日就蘸了,何时拿去贩卖?”

  吴凡道:“初二日吧。”

  第二日,三人都起了大早,先贴了春联、门神,然后随便用了些早食,便开始生火熬糖稀,蘸糖稀。

  开始第一锅,吴凡只是下了两斤糖,以前做实验都是少量的糖,这批量生产他不敢一次放很多,还是慢慢来。这一锅花了快半个时辰只蘸出七十一串水晶红,三个人开始有点手忙脚乱,后来就顺多了。

  到第二锅下了三斤,用时也是半个时辰,蘸出一百一十串水晶红。吴凡估摸了下,这速度是提上来了,糖稀蘸的也更均匀了,但还需要提高,要不然这一天也弄不完。

  到第三锅就直接下了五斤,也是这锅灶的极限了,再多就没办法了。没想到这锅里装满了糖稀更好蘸,吴凡不用弯腰将手伸到锅里,在锅面就拿着竹签转动一圈就迅速拿出来就好。这样速度非常快,而且蘸得更薄更均匀。这一锅也就半个时辰多一点,蘸出二百二十多串。

  就这样到中午时分,也就蘸出差不多一千串。看着九儿那焦急的样子,吴凡就先停了下来,把厨房交给了九儿,让九儿准备除夕祭祖的事情。

  吴凡拿出之前装山楂的箩筐,将桌子上串好的山楂轻轻地码到了箩筐里。

  傍晚时分九儿和小橘就准备好了祭祖的事物,让吴凡移桌子、摆凳子,然后上供品。这除夕的祭祖仪式其实和冬至的是一样的,包括后面的守岁也是一样的,因为冬至的仪程主要是仿照过年来的。唯不同的是吃的不一样,冬至祭祖主要是三牲,以荤为主。而这除夕祭祖竟然是以素为主,也就两盘,一盘素菜谓之“春盘”,主要是白萝卜、芫荽等素菜的拼盘,中间放个腌制的腊蒜头,蒜头中间插一根线香。另一盘就是一大碗面片汤,这是九儿用猪肉熬制的汤下的面片,九儿叫它“馎饦”。

  祭完祖,便开始吃年夜饭,除了祭祖的两盘,九儿和小橘还做了一盘红烧肉,一盘水芹菜炒肉丝,一盘红烧鲤鱼,一盘香煎豆腐。这几个菜的做法都是吴凡教九儿和小橘的,是按照他以前吃过的味道来做的,其用到的调料和辅菜这临安城里基本都有,而且也都很家常。

  年夜饭酒是不能少的,自古至今,从今到古,都是要喝酒的。三个人把杯子满上,相互说了些祝福的话,都满饮了这一杯。三人边喝边聊些新年的话题,自是免不了要聊到以前过年是怎么过的,不禁想到故去不久的亲人,九儿和小橘就不免伤心起来。这除夕之夜本是合家团圆的时候,吴凡看着两位女子在那里伤心落泪,不禁想起自己不同时空的家人来,也不知道他们过得怎样,自己也不免红了眼圈。

  三人竟一时无语,忽听得外面一声爆竹炸响,这是谁家吃完年夜饭小孩开始放爆竹了。吴凡举起了杯子道:“九儿、橘儿,今日是今年的最后一日,我们三人要把所有不开心的不幸的事情全部丢在今日,过了今日我们都要统统忘掉这些不开心的不幸的事情,到了明日我们就是全新的我们,我们是全新的一家人,以后要想我们一家人的事情,想着怎么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好不好?”

  九儿和小橘擦干了眼泪,举起了杯子道好。

  吴凡道:“那就从这杯酒开始,这是一杯忘记不幸的酒,喝了它,以前所有的不幸就全都不存在了,来,干杯。”

  吴凡一饮而尽,九儿和小橘也都各自饮尽。

  吃完年夜饭本是合家围坐在一起守岁的时候,聊聊天,玩玩游戏。但吴凡这一家却没有时间坐在一起闲聊,灶里生起了火继续熬糖稀做水晶红。

  这临安城里爆竹声声,此起彼伏。而这小小厨房里,热气腾腾,三个人忙忙碌碌,不曾停歇。吴凡不停地蘸着糖稀,九儿和小橘相互交换着工作,忙到三更也就做了一千来串水晶红。看着九儿和小橘疲劳不堪的样子,吴凡心里真的不是滋味,这大过年的连年夜饭都没吃好不说,还让她们跟着自己劳累不堪。吴凡让小橘停了火,让大家都盥洗一下歇息去了,明早起来再做。

  九儿打了盆热水让吴凡舒舒服服泡了个脚,泡完脚他端起盆去院子里倒水,却看见小橘手里抱着被子站在房门口。她道:“官人,我想在你们房里睡。”

  吴凡看着她那敖红的眼圈,羞涩地低着头好像做错了事的小丫鬟,他实在不忍心拒绝。他点点头道:“橘儿,进来吧。”

  小橘立马眉笑颜开,一下跳进了房里。

  三人还是那样躺在床上,小橘在里,吴凡在外,九儿在中间,不同的是吴凡一个人盖一床被子,九儿和小橘同盖一床被子。这样三个人睡着就不会太难受了。

  三人劳累了一天,上床没说几句话就都睡着了。

  第二日天色刚亮吴凡就醒了,九儿和小橘还在睡,他悄悄起了床没有去叫她们。他先去厨房收拾了昨晚做的水晶红,然后九儿和小橘就起床了。

  三人简单用过早食,便先去隔壁周邦家拜了年,闲聊了几句,顺便说些明天开始卖水晶红的事情。说完便又回来生起火开始做水晶红。

  这大年初一这一家三口又是忙到大半夜,终于把第一批所有六千多串水晶红做完了。三人都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泡完脚,小橘又站在了门口,吴凡不禁笑道:“你这小娘子当真是不想嫁人了是吧?”

  小橘也不理他,笑嘻嘻地就钻了进来。

  吴凡不禁感到头痛,莫说这是宋代是封建社会,就算是九百年后,一个年轻女子跑到一对夫妇床上一起睡也是不合适的啊,何况还当她是妹妹。

  三人上了床,吴凡道:“橘儿,这冬至除夕守岁,因天气寒冷偶尔挤在一起取暖也就算了,这平常若还睡在一起委实不合适呢。”

  小橘没有说话,九儿和小橘面对面躺着,九儿道:“橘儿,官人说得对呢,这要是被人知道了,那还了得。”

  小橘轻声道:“那我现在就回去了。”她那声音好似将要哭了出来。

  吴凡不忍道:“今夜既然已经来了就先睡了吧,以后若是你一个人害怕,就让九儿过去陪你睡如何?”

  小橘立马高兴道:“多谢官人。”

  三个人又说些闲话也都渐渐睡了。

  第二日一早用过早食,周邦便带着五人来了,这五人看上去都很老实的样子。吴凡请大家到正厅里坐下,他要给大家来个简单的上岗培训。他先每人发了一根水晶红,让大家尝尝。

  众人见这东西红彤彤的,水晶剔透十分好看,吃到嘴里酸酸甜甜真是好吃,都不住地说好。

  吴凡先问道:“诸位可有见过此物?”

  众人皆答曰没有。

  吴凡道:“这甜食名叫水晶红,具有健脾养胃之功效,尤其适合老人小孩食用。水晶红每串二十钱。”

  众人又道:“二十钱倒不贵。”二十钱也的确不贵,这临安城每斤米都要五十几钱,一斤山楂也要二十五钱。就算九百年后,街上一串糖葫芦也要八块十块的,而大米也就三四块钱而已,一串糖葫芦可以买三斤大米。这二十钱在临安城也就买三两大米而已,倒真是不贵。

  吴凡又道:“诸位都觉得这水晶红好吃好看,又不贵,这年节时分,大街上,西湖边,寺庙里都是人,尤其老人小孩颇多,你们觉得这个拿出去好不好卖?”

  众人一听觉得自然是好卖的,均都点点头道自是好卖。

  吴凡拿出一篮水晶红和一杆竹竿,道:“每人一篮水晶红里面五十串,一杆水晶杆上面插三十串,共计八十串。每人每次提八十串水晶红去卖,卖完回来交钱,再拿新的去卖。诸位拿去的这些都是免费给大家的,卖完多少就交多少的钱,没卖完把剩下的水晶红和篮子、杆子一并交回。诸位每卖出一串得两钱。可有疑问?”吴凡之所以每人八十串,他是有想法的。一是太多了就太重不方便,二是控制风险,毕竟都是免费给大家拿去卖的。

  众人听得挺简单的,都道无疑问。吴凡再重复一边,就是水晶红免费拿去卖,卖一串得两钱,多卖多得,没卖掉的拿回来。

  见众人均无问题,吴凡又问道:“诸位是卖得越多得钱越多,但这水晶红是临安城里人都没见过的新鲜事物,主动叫卖就很重要,若诸位不去主动叫卖定是没多少人来买,那么诸位觉得应该如何叫卖呢?”

  就有人喝道:“红彤彤的水晶,晶灿灿的红,老人开胃强身,孩童健脾长高,娘子肤白美颜。”

  又有人喝道:“水晶红水晶红,水晶红养胃,水晶红健脾,水晶红长高,水晶红美颜,吃了水晶红一年到头红。”

  这五位是周邦找来的都有过叫卖经验的人,前面听了吴凡对水晶红的介绍,抓取些要点顺嘴就吆喝开了,声音抑扬顿挫,十分好听。

  吴凡听了十分惊喜,想不到这宋朝的人竟这么会吆喝,张嘴就来。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就一一给大家分发了篮子和杆子,并且交待大家现场点数。各人都数完无问题。吴凡又提醒他们五人商量下各自去什么地方,不要挤在了一起。

  五人略微分了下地盘就各自出去贩卖了。

  吴凡和周邦相视一笑,周邦笑道:“二郎在经商之道上倒是真有实才,哥哥我就等着分你的红利了。”

  吴凡道:“大哥莫要取笑,红利与否还未可知呢。”

  吴凡知道万事开头难,他已有写真馆的经验在先,也就对这一日的销量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也就没有去多想这销售的事,坐下来和周邦闲聊起这临安城的田宅买卖的事情。

继续阅读:第23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宋生存手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