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全都打发掉,孟雅茹这才松了口气。
有几个太勤快的嫂子,也不是那么容易啊!
要雨露均沾,让每个人都有活计,还要保证自己的工作量……她太难了!
剩下她能做的,也就是淘米了。
算了算家里的人口,十二个大人和几个小孩。
一般来说大人两碗浓粥就够吃了,但那是平时有烧菜的情况,好在海鲜粥里还有海鲜,相互抵消。
孟雅茹只做了比平时多一点的量。
至于为什么要多做一些,当然是因为她自信海鲜粥会让人吃了还想吃!
洗好的米,孟雅茹没有放上灶台,而是任由米粒在水中浸泡。
煮粥前用冷水浸泡半个小时,让米粒膨胀开来,这样才能熬出味道丰富的粥。
三嫂史芸芸洗好了白菜,走到孟雅茹身后问道:“小妹,还有什么要忙的不?”
孟雅茹想了想,摇头道:“没了,这个米要浸泡半小时,嫂子你帮我看着点,我有事要和咱爸说。”
“好,你尽管去!”
史芸芸一脸“我办事你放心”的坚定模样。
仿佛不是在看粥,而是要坚守战场的战士一般。
孟雅茹想了想,最后只好拍拍她的肩膀:“交给嫂子我很放心。”
史芸芸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笑容,眼神越发坚定了。
踏出厨房,远离了几个嫂子虎视眈眈的眼神,孟雅茹不自觉松了口气。
“爸?”
孟雅茹喊着孟老爹。
“咋了?你爸爸要去村里,你今儿回来,你爸估计又得买那些贵的海鲜了。”林淑芬话语里带着几分嫌弃,却也不见她阻止,可见她是个嘴硬心软的。
“呀,我爸去村里啊,早知道我就早点说了。”孟雅茹有点懊恼。
“啥事啊?”
林淑芬来了几分兴趣,一边儿啃着虾干一边聊。
“就你手上那东西的事。”孟雅茹努了努下巴。
林淑芬一下子站起来了,眼神有些犹疑:“你不会连亲妈也要明算账吧?”
“噗!”孟雅茹万万没想到她会是这个反应,好笑过后,不免又提醒她:“妈,这虾干是你自己做的,我哪能跟你要钱。”
林淑芬斜了她一眼,见孟雅茹确实没那意思,才讪讪坐下:“说的也是……”
“事情是这样的,我不是去省城认识了个大师傅嘛,人家用我带的干货做了粥品,觉得好吃,就想跟咱们订货,我定金都收了。”孟雅茹把事情娓娓道来。
林淑芬一边啃一边点头:“那挺好啊!”
“是挺好,可不是得有人盯着嘛。”
孟雅茹也知道好,她到底是年纪轻,对干货的了解不够,也怕村里人糊弄,就想让孟老爹出马。
听了闺女的意思,林淑芬倒是没什么意见,时不时点头。
半饷她才道:“要我说,找你孟克叔也不错。”
“为啥啊?”
孟雅茹坐下,一副愿闻耳祥的架势。
“孟克他家婆娘身体不好,他经常离不了家,早些年不允许做生意,他就帮着村里其他人晒干货,换一点吃食,也算是个中老手了。”
孟雅茹恍然,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
“那是挺不错的。”
孟雅茹点点头,心下有了决断。
她之前对孟克叔的印象就挺好。
虽然在别人看来,孟克做什么都要好处,有些不讲人情,但这种什么条条道道都摆得明明白白的人,孟雅茹反而更喜欢。
更别提孟克还是孟老爹的堂弟,两边关系也亲近。
之前她把做贝壳风铃的手艺教给了孟益辉和孟克的婆娘,也算有些情分在。
孟雅茹很有信心,剩下的……就以利诱之。
孟克之前都能为了家里人而选择不出海,在家晒干货,想来他现在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没事了?”
林淑芬见她半天没说话,心里还有些没底。
孟雅茹摇头:“没了。”
她差不多都捋明白了。
干货的事,就交给孟克叔处理,至于利润,这次她拿五成,和孟克叔平分。
毕竟这次她要的价格高,也是有功劳的,至于后面的交易,可以再协商。
“那你是想让你孟克叔自己干,还是让他帮你收?”林淑芬随口问了一句。
孟雅茹耸耸肩:“我都行啊,只要产量和质量能两手抓,什么方式不重要。”
孟雅茹看得很开,如果孟克想挣的更多一些,可以选择自己制作干货。
但她觉得,孟克可能会更加愿意在村里收吧。
毕竟他有这个鉴赏的能力,不怕被人糊弄,在村里的辈分也不低,不会被人情压制。
显而易见,自己制作是能挣到更多的利润,但这也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
有这功夫,还不如多花点力气去收货。
“那你去吧。”林淑芬不管了,她继续磕着虾干,坐在院子的摇椅上,姿态十分惬意。
“小妹!”
三嫂史芸芸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孟雅茹连忙走回去,想来是米粒浸泡的时间到了。
“时间到了吗?”孟雅茹问。
“对,现在要干啥?”史芸芸十分积极地问。
“你们在一旁看着吧。”
孟雅茹说不出让她们走开的话,索性光明正大的让她们看。
“你们要是有自己的什么心得,也可以分享。”
孟雅茹随口说。
怎么说几个嫂子做饭的时间都比她长,孟雅茹觉得她们应该也有自己的一套秘方。
“咳,”林清雪第一个出声。
其他几个妯娌没抢占先机,谁让她是老大媳妇呢!
“那个,熬咸粥,加点冬菜会比较好吃。”林清雪支支吾吾的说。
这算是比较普遍的知识点。
渔村的人熬汤也会加一点冬菜调味,尤其是加在猪肉丸子里,更是美味。
王红梅有点着急,忙不迭道:“那个,加点酱油味道更香。”
“盐要慢慢加,分几次尝味道,这样才不会过咸过淡。”史芸芸不是很擅长做饭,只能说出这个比较普遍的常识。
孟雅茹肯定了她的建议:“三嫂这个是重点,大锅粥就要这样,不能觉得自己做熟了,就随手来,不管做了多少次,这个步骤都不能变。”
四嫂林诗诗比较腼腆,憋红了一张脸:“葱花和香菜不能放太早,要在出锅的时候放,这样才不会把叶子闷黄了。”
孟雅茹点点头,这也是一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