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老爹和建民建安三人,拖了满满当当一车的渔获,前往县城。
孟雅茹坐着牛车跟在后面。
和他们一样的,还有不少村里人。
今儿收获多,所以市场里挤满了人,有来晚了和想法多的,就打算拉到县城里卖掉。
留在村附近的市场卖掉,价格卖不上去,客户还要压价,折算下来还不如拉去县城。
虽然路上有些折损,鱼虾会因为拥挤死掉,但是这些便宜卖也有人要,实在不行还能拿回家自己吃。
只是费点力气罢了。
还有一些人,就是听说孟家要做生意了,单纯的想看热闹。
一路热热闹闹的,一个半小时后抵达县城。
“根叔,我听说你们之前在县城都卖出去了,能不能指点一下我们?”
孟庆因着是堂侄子,厚着脸皮向孟老爹请教。
孟老根一点都不生气,还很高兴堂侄能想起自己,愿意向自己请教,这说明自己在他们眼里也是有点本事的人了。
“你们去那些热闹点的地方,比如县城里的那几个大工厂和百货大楼面前,而且最好不要挤在一块。”
“最好两三个人一起,然后商量好价格,不要内讧,这样才能都卖出去。”
听到这话,孟雅茹脑袋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
虽说商量好价格也能卖出去,但是她有另一个招数也能卖。
如果一家货分成两个摊子,一个是贵的一个便宜点,货物一样,这样对比下来,有人看到便宜的就会买了。
这样下来能有效提高卖出的几率。
孟雅茹想了想,找到林姨婆,和她说了自己的主意。
今儿林姨婆正好带了两个儿子过来。
两个小伙子轮流拉板车,看上去很和谐的样子。
“姨婆,我有个主意……”
把她的意思说完后,孟雅茹就见林姨婆眼睛亮晶晶的,脸上满是笑意。
显然是听进去了。
“谢谢雅茹啦!”林姨婆眉开眼笑的,很是感激。
孟庆敏感的注意到了这一点,忙凑过来笑嘻嘻的问:“小妹,你这是跟姨婆说什么悄悄话呢?”
孟雅茹笑眯眯的,一点都不慌。
然后就把她之前教给几个哥哥的生意经说了出来。
“我跟姨婆教我的法子呢,城里人很少买到鲜活的鱼,杀鱼这活不熟练,也有些大姑娘小媳妇害怕杀鱼,所以咱们可以一边卖鱼,还免费提供杀鱼的服务。”
“这样下来,买鱼的人肯定会多一些的。”
孟庆立马懂了。
不就是辛苦点杀鱼嘛,这有什么,渔村的孩子,谁还能没杀过几十上百条鱼啊!
说句大的,他杀鱼的手艺,那就跟给自己穿衣服一样,熟练的很!
“行啊妹子,果然女孩子就是心细,哥哥承你的情了,下次来家里吃饭,哥给你做!”孟庆一点都不虚,十分热情的邀请。
孟雅茹点点头应下。
孟庆是堂哥,从小很照顾她,所以孟雅茹也不怕。
其他村里人站在边上也听到了,一时间望着孟雅茹的眼神都充满了感激。
孟家闺女真是活神仙,这脑袋咋就那么聪明呢!
主意一个接着一个,让人目不暇接。
难怪老孟家那么宠闺女,连最难处理的婆媳关系也没难倒她,王翠翠对她那是比亲闺女还亲!
以前林淑芬说老孟家就她闺女一个聪明的,他们还不信,心想着再聪明还不是要嫁出去……
现在:嫁出去好啊!
要是没嫁出去,说不定孟雅茹都想不到他们,到时候好处全给了孟家。
这么一想,他们不由庆幸,幸好孟雅茹是嫁给了本村人。
就是可惜了林平熙,这小子没福气啊!
这么漂亮又聪明的媳妇,居然还没享受过就没了。
……
孟雅茹跟着老爹走到了县城的院子。
院子在县城的东区,这边不光有很多工厂,还有县城最好的高中,县一中。
孟雅茹高中就是在那里读的,也在院子里住了三年。
因而孟雅茹看到这个院子的时候很是惊讶。
院子已经和她记忆中的完全不一样了。
门口的木门被拆走了,左右两边的墙也被拆了,一眼就能看到里面。
倒是屋顶,上面做了几个棚子,把院子里面其他地方也给遮住了。
现在里面摆满了餐桌。
不断有食物的香气从里面飘出来。
孟雅茹率先跑进去屋子,就看到几个嫂子正笑闹着,正在炸土豆条。
“嫂子,你们怎么做了这个?”
孟雅茹有点懵逼。
说好的烧烤,怎么变成了炸薯条?
林清雪摆了摆手,解释道:“这不是来得早嘛,得了空就弄点自己吃,后来我们一寻思,这个不是也能卖吗?就多做了点!”
孟雅茹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难怪刚才外边有一股子油炸的香气呢!
院子外边围了不少人,偏偏不知根底,也不敢往上凑。
有人看到了孟雅茹,立马就过来问了:“小妹子,你家这是什么情况啊?”
孟雅茹定眼一看,这是隔壁的王奶奶,当初上学的时候可没少交换吃的,两边都很欢喜。
“王奶奶啊,我们家现在要做烧烤了,你要不进来看看?”孟雅茹笑眯眯地邀请。
“这烧烤是什么?”王奶奶微微颤颤的问,手里拉着的小孩不停吸着鼻子。
“就是用木炭烤东西吃,我哥他们今儿刚出海回来,有很多东西可以吃,像是烤鱼,烤海虾,烤章鱼须,烤生蚝,烤扇贝,还有烤五花肉……”
“现在我嫂子他们做的是炸土豆条,你们要不要来一份?也不贵,两毛一份。”孟雅茹斟酌着说了个价格。
要是太贵了,容易把人吓跑。
而且土豆也不贵,油还能循环用。
至于别的东西,只要顾客坐下了,那就成功了一半!
看到别人吃,自己难免也会馋得想要尝试一番,而且他们家做的东西口味是真不赖!
炸薯条的香气都那么霸道了,何况是烧烤的油烟味!肯定能迷倒这些朴素的城里人。
“两毛钱啊,那给我来一份吧!”
王奶奶一想这也不贵,便拉着小孙子坐下了。
旁边的几个人面面相觑,犹豫着踏进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