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请。”
不多时,崔太保进来了,冲太子萧伯夏行礼后,便赐了座。
“崔阁老,本王有些往事不太明了,还想请崔阁老明示。”萧相意冲崔太保恭敬道。
崔太保看了一眼太子,眼里闪过一丝阴郁,沉默半晌,冲二人道:“事情都过去了,何必执拗。”
“崔阁老,本王只想求一个真相,并非执拗过去。”
崔阁老见无非回避,饮了口茶,缓缓道:“郡王殿下,可知道当今陛下最宠爱的妃子是谁?”
“自是赵贵妃圣宠不衰。”
“非也”崔太保摇了摇头,“赵贵妃如今的盛宠连夏淑妃当年的一半都没有。”
“夏淑妃是何人?本王从未听过他的名号。”萧相意差异,这宫里嫔妃众多,有些萧相意不认识,但是既然是盛宠的妃子,就算是薨逝了,也应当有名号。
“郡王殿下,你可知你今天能身为郡王,享尽荣华富,是为何?”崔太保不在回答夏淑妃的问题。
“自然是因为本王的父王乃是当朝储君。”萧相意不解为何崔太保如此问。
“郡王殿下”崔太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继续道:“你可知道,先皇后是怎么去世的?”
“卷宗中写的,是病逝。”
崔太保摇了摇头。
“难道这当中有隐情?”
“郡王殿下,你听老臣慢慢说。”
当今太子萧伯夏乃陛下嫡长子,自小聪慧善良,待人以和,宽泛下人,但是上头却有一个庶长子安王萧伯华,安王的母亲就是盛宠至极的夏淑妃。夏淑妃与皇后原本是井水不犯河水,可是就在萧伯夏五岁那年,陛下立了萧伯夏为太子,这让夏淑妃难以接受,但是却也不得不从长计议。夏淑妃在皇后诞辰之时,送了皇后一个金丝床帏,这床帏乃是被毒液浸泡过的,皇后用过不久便撒手人寰,夏淑妃当时盛宠,医正不敢名言,一代皇后就这样不明不白的驾鹤归西了。
皇后死后,夏淑妃想取而代之,却不成群臣反对,因夏淑妃出身不光彩,夏淑妃只得退而求其次,想让自己的儿子安王当储君。于是在故技重施,在萧伯夏每日的洗澡水中加入药水,让萧伯夏的身体每况越下,陛下急火攻心,连杀几个医正,最终在萧伯夏十岁的时候,遇到一个方士,这个方士也是夏淑妃安排的,方士散播谣言,让太子不得不搬出皇宫。
于是太子萧伯夏到了景亭山院,夏淑妃利用景亭山院天高皇帝远几番刺杀,都被太子躲了过去。或许是先皇后在天有灵,或许是太子萧伯夏命不该绝,太子碰到了还是女官的太子妃,太子妃出身平民,心思单纯,每日亲自照料太子,终于让太子的病逐渐好了起来。消息传到宫里,夏淑妃勃然大怒,责令手下暗卫杀太子,暗卫失手,刺中女官。
夏淑妃见刺杀不成,开始撺掇陛下换太子,让方士散播“太子无法回宫”的谣言,引得陛下不得不思考社稷传承。在一个大雪天,陛下举行大朝会,决议改立安王为太子,可是在旨意还没来得及念出的时候,太子萧伯夏回来了。
但是奇怪的是,太子回来了,却像变了一个人,太子进了朝会,并未朝拜陛下,径直走上前,夺走太监手中的圣旨,扔到烛台中烧了。众人皆以为太子被鬼魅夺了心智。太子烧了圣旨,在众人的哗然中回了东宫,杀了东宫不少侍从,东宫一时人人自危。
不久,夏淑妃便东窗事发,打入冷宫,安王也被除了爵位,流放淮州。
只是夏淑妃在冷宫不久,冷宫失火,夏淑妃烧成了灰烬,安王也在流放途中被土匪所杀。
“所以,那场火,那些土匪,都是父王安排的?”萧相意问道,又自言自语道:
“父王回宫后,之所以性情大变,是因为发现自己东宫中细作比比皆是,故杀了东宫好些侍从。后来父王几经查探,发现皇后娘娘也是夏淑妃所害,便向陛下告发。”
“对,也不对。”崔太保继续道:“陛下对夏淑妃宠爱至深,断不会轻易将淑妃打入冷宫的。”
“是我先派人毁了淑妃的脸,再揭发淑妃,以色事人色衰哀之,陛下见了淑妃那张被毁了的脸,怎么可能还像从前一样呢。”太子突然说话,伴随着一声冷笑:“那夏淑妃母子害我母后,纵使千刀万剐,也难解我心头之恨。”
萧相意不解,陛下怎么可能看着太子如此发落自己的庶长子,又怎么可能给予一个快被废了的太子如此大的权利——可以查自己的爱妃。
崔太保似乎看出了萧相意的疑问,问了一个问题:
“郡王殿下觉得陛下与太子殿下可是父慈子孝。”
“那是自然”
太子听闻摇了摇头,眼睛流露出一丝丝哀伤:“我与父皇的父子之情恐怕早随着母后去了。”
“太子殿下之所以能报仇雪恨,皆是太子殿下运筹帷幄所致”崔太保继续道:“太子殿下烧掉圣旨的当天,杀了东宫侍从,逼迫众侍从招供,从而得知夏淑妃的阴谋,又带着金吾卫,杀到了夏淑妃的寝殿,搜出了证据,当然,也不忘毁了夏淑妃的脸。”
“纵然如此,父皇还是想保住安王。”太子眼神变得狠厉起来,“安王是他的儿子,难道我就不是父皇的儿子吗?父皇信安王,我就设了个局,逼迫安王造反,父皇纵然有心又怎么能堵住悠悠之口。”
萧相意看着满是算计的父王,突然觉得父王有些陌生,想要说些什么安慰父王,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只听崔太保说道:
“郡王殿下博览群书,应知这样的事情在皇家不算怪事。”
萧相意突然明白了,这样的阴谋算计在皇家不算怪事,但是自己的父亲却不想自己也落入这样的循环,所以父亲只有一位太子妃,父亲的孩子皆是一母同胞,父亲在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力量来保护自己未来能够不落入这样的局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