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早朝,金銮殿。
龙椅上的顾冥烟已换上一身银甲,青丝高束,褪去了几分往日的娇媚,多了数重沙场的锐利。
她目光如电,扫过殿中垂首而立的文武百官。
“众卿,边境危急,朔风城破,敌军铁蹄不日便将南下,朕意已决,即日御驾亲征,与摄政王共赴国难,收复河山!”
声音清越,掷地有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然而,一片肃静中,一个声音颤巍巍地响起:“陛下,三思啊!”
众人循声望去,是礼部尚书。他跪奏:“陛下万金之躯,岂可亲涉险地?何况……何况摄政王身体........不如……不如暂且议和,以空间换时间,方为上策啊陛下!”
“议和?”顾冥烟眉梢微挑,声音冷了下来,“如何议和?割地?还是赔款?向我大周子民征收重税,去填那些羌勇的无底洞吗?”
礼部尚书伏低身子,硬着头皮道:“陛下,存亡之际,当行权宜之计,若能保我大周宗庙社稷,暂忍一时之辱……”
“够了!朕意已决,摄政王已无大碍,此战必胜!”
顾冥烟猛地一拍龙案,霍然起身,银甲碰撞,发出铿锵之声。
她一步步走下丹陛,来到礼部尚书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爱卿,你读的是圣贤书,学的忠君爱国,如今国难当头,你竟教朕不战而屈,将祖宗基业、万里河山拱手让人?”
她的声音并不大,却带着刺骨的寒意:“朕今日若听了你的‘良言’,他日九泉之下,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有何颜面去见边境的的数万将士!”
礼部尚书浑身颤抖,冷汗涔涔:“微臣……微臣也是为了陛下,为了大周……”
“为了大周?”顾冥烟冷笑一声,猛地拔出腰间佩剑——那是她准备带上战场的天子剑!
她目光凌冽,剑上的寒光闪过。
“乱我军心,惑我民意,此乃叛国之论!朕今日,便用你的人头,祭我军旗,壮我军威!”
话音未落,剑光已落!
“噗——”
血光迸现,他的人头滚落在地,脸上还凝固着惊愕与恐惧。
大殿之上,瞬间弥漫开浓重的血腥气,文武百官无不股栗,深深垂首,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裴相更是害怕,还好刚才不是自己提出的.......不然很可能那人头落地的就是他了。
顾冥烟持剑而立,剑尖鲜血滴落,在她银色的战靴旁晕开一朵刺目的红梅。她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群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自今日起,再有言和者,犹如此人!”
“朕离京期间,由丞相监国,六部辅政,一应政务,皆按旧例,若遇不决之事,八百里加急送抵军前!”
“守好京城,待朕与摄政王,凯旋!”
她说完,大殿中的百官就已经齐齐跪下应道:“愿吾皇凯旋。”
她利落地归剑入鞘,转身大步走向殿外,银甲在晨曦中折射出冰冷的光辉,再无一丝留恋。
宫门外,大军已集结完毕,黑压压的军队肃立无声,只有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苏扬因伤势,在一马车中,他看到顾冥烟出来,看到她甲胄上那未完全擦拭干净的血点,眼神微动,却并未多言。
顾冥烟翻身上马,与他并辔而立。
她回首,最后望了一眼巍峨的皇城,随即勒转马头,面向北方,挥鞭直指:
“出征!”
马蹄踏碎清晨的宁静,铁蹄滚滚,向着烽火连天的边境,疾驰而去。
车轮辘辘,扬起一路烟尘。
宽敞的马车内,苏扬靠着软垫,因失血而微白的脸上带着一丝探究,他看向车窗外与他并辔而行的顾冥烟,终是开口问道:“陛下为何执意要御驾亲征?战场刀剑无眼,非同儿戏。”
听到他主动询问,顾冥烟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惊喜的光彩,她勒住缰绳,让马速与马车并行,微微俯身看向车帘后的苏扬:“苏扬,你是在担心朕吗?”
她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苏扬移开视线,并未回答。
顾冥烟也不深究,直起身,望向前方蜿蜒的官道,声音恢复了帝王的沉稳与理所当然:“朕是天子,守土卫疆,护佑黎民,是朕的责任,国难当头,你这样前去边境,朕岂能安坐于京城深宫?”
她心中还有未曾宣之于口的念头:在她过往的认知里,苏扬不过是一介江湖草莽,凭着些勇武和运气才立下军功,爬到摄政王,之位。
他都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她身为真龙天子,受命于天,为何不能?
更何况,她内心深处迫切地想要亲眼看看,苏扬究竟是如何带兵打仗的?
为何他能在军中一呼百应,为何边境的百姓提起“摄政王”三字,眼中便充满敬仰与信赖?那是在京城养尊处优的她,从未真正理解和感受过的力量。
她想走近他,了解他光环之下的真实模样,也想向他和天下证明,她顾冥烟,并非只能依靠他人的无能君主。
想到此,她侧过头,唇角勾起一抹带着些许挑战意味的弧度:“况且,摄政王能做到的事,朕未必就做不到。这万里江山,终究是朕的江山。”
苏扬闻言,只是淡淡地收回目光,阖上眼,掩去了眸底深处的一丝复杂情绪。
她终究还是那个骄傲甚至有些天真的女帝,将战场想象得过于简单。
但他并未再多言,只是感受着马车颠簸时胸口那不时传来的隐痛,默默调整着内息。
前路漫漫,烽烟已近。
这位从未经历过真正沙场残酷的女帝,很快便会知道,战争,绝非她想象中那般,是证明个人威严的游戏。
经过两日的奔波,最终抵达边境。
天禄城。
“来者何人?!”城楼之上,守城将士声音沙哑,带着浓浓的疲惫与警惕,望向城下风尘仆仆的人马。
“陛下御驾亲征,还不快开城门!”一名禁卫统领上前,高举明黄圣旨。
守卫将领不敢怠慢,急忙带人出城查验。
当那卷绣着龙纹的圣旨在他手中展开,看清上面清晰的玉玺印鉴与“御驾亲征”的字样时,他瞳孔骤缩,女帝陛下来了?!立刻单膝跪地:“末将参见陛下!恭迎陛下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