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身处在东暖阁的朱由检,着杨鹤派人加急呈递到京城的奏疏,揉了揉有些发疼的脑仁。
总而言之这奏折就两个字,剿抚并用!
“对杨鹤这份剿抚并用的奏疏,你们都是怎样想的?”
朱由检看向王洽等人,神情平静的说道。
“诸卿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讲一讲。
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都说出来,到时军机处再明发上谕。”
崇祯三年,山陕一带的流寇反叛之势,迎来重要的转折点。
要是遏制不住流寇势力,那山西也将遭遇更严峻的威胁。
“杨总督在奏疏中所提,从陕西总的情况来看,各地的灾情严峻,使得流窜活命的灾民众多。”
王洽走上前,神情正色道,“而出现的那些流贼势力,多是极为狡诈之辈,或裹挟无辜灾民,或藏匿于灾民之中。
使得陕西那边,一直在做的力主剿灭事,迟迟都没有见到应有的成效。
若是继续坚持,力主剿灭的策略,只怕粮价日益增长的陕西,将会迎来更多的灾民,主动投效到各个流贼势力之中。
可若是剿抚并用,以招抚为主,却能缓解这种具现的矛盾。
若是陕西那边,能将最大的几股流贼势力,一一招抚安置,并设法开垦荒田,度过最艰难的几年,或许爆发的流贼之患,就能被国朝扑灭。”
“王枢辅,本辅不同意你这种看法!”
王在晋走上前,皱眉说道,“就依着杨鹤所言,采取剿抚并用的方式,那国朝所调拨的钱粮,岂不是又要增加了?新
说是剿抚并用,依招抚为主,金钱去而民在,活一人即得一人性命,盗熄民安,利莫大焉。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啊!”
听着王洽、王在晋二人,先后所讲之言,朱由检眉头微蹙起来。
杨鹤所提及的剿抚并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那就是不作为的绥靖政策。
流寇爆发的主要矛盾点,杨鹤这个人,是一个都没有敢去触及。
山陕一带爆发流寇反叛事,说来说去,不就是底层百姓,包括戍守边镇的兵卒,都没有活路造成的?
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阶级矛盾,导致抗风险能力差的自耕农规模锐减。
治下的大量土地,被势大的士绅、地主等阶层,以及就藩山陕一带的秦藩、晋藩、肃藩等特权群体,用尽各种办法兼并掉。
尤其是频生的自然灾害,不是旱灾,就是雪灾,要么干脆地震,使得社会层面的矛盾,彻底爆发出来了。
‘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
想到山陕两地,那复杂的社会层面,朱由检有些时候就在想,这他娘的真是无解的政治口号啊。
当失望慢慢积攒到一定境遇,纵使是再温顺的百姓,在面临一次次的绝境后,也会抄起家伙事,造大明的反的。
看着眼前争吵起来的众人,朱由检皱眉道,“够了,朕让你们过来,是商讨此策是否可行”
不是让你们在这里,当着朕的面诉苦的。”
本吵闹的东暖阁,此时变得安静下来,王洽、王在晋、周延儒这帮军机大臣,一个个沉默而立。
一个平叛建虏事,就足够让国朝头疼的了。
现在多一个平叛流贼,那对国朝的财政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杨鹤的剿抚并用,朕想了想,还是要予以恩准的。”
朱由检沉吟片刻,开口说道,“但是有几个方面,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军机处记一下。
其一,关于这个招抚事,国朝不能承担所有赈济,山陕两地的官绅,乃至是宗藩,都要拿出银子和粮食,来解决总的招抚事。
这个由杨鹤兼领催办,最为合适。
且所耗费的一应钱粮,不准地方以摊派的名义,摊到山陕两地治下府县,若出现这种情况,撤职查办,逮捕回京城受审!
此事监察特权,交由军机处外派流贼平叛前指执掌,一经发现,可独断,谴勇卫营负责逮捕。
其二,打击山陕两地,哄抬粮价的情况,擢洪承畴任陕西巡抚,擢陈奇瑜任延绥巡抚,另责令山西巡抚等,督办此事。
其三,准许放开盐政,由军机处外派流贼平叛前指签发,拿粮换盐引,所换粮食由前指统一调配。
其四,命山陕两地,恢复所裁驿站,待李邦华去太原审案归朝,着办朕先前所定驿传改制事。
其五,以军机处的名义,向外派前指下令,命其颁布朕的口谕,山陕没粮,直隶有,皇帝特命灾民进直隶!”
“……”
王洽、王在晋、周延儒这帮军机大臣,听完朱由检所讲,一个个都脸色微变。
上述这些旨意,除了第四个恢复驿站事外。
剩下的那些,不管是哪一个,捅到朝堂之上,落实到地方上,都是不小的事情啊。
‘就现阶段山陕一带,所形成的这个烂摊子。
要不分杨鹤的权,不打击士绅、地主,乃至是宗藩,根本就是无解的存在。’
看着众人的反应,朱由检神情冷然,暗暗说道,‘既然原先的乱局,没有办法一下子解决打开相应的局面,那就掺沙子。
先把总的态势平复下来,让洪承畴、陈奇瑜担任要职,分杨鹤一部分的权。
至于一些不能在明面上做的事情,外派到陕西治下的勇卫营,就是最好的执行者。
朕要让山陕这个地方,变成屠宰士绅、地主的修罗场!’
你们还不退下着办,一个个愣着干什么?”
一心想在山陕那边,来个‘反中反’的朱由检,打算给周遇吉,写封密诏。
却见王洽他们站在原地,欲言又止的看着自己,皱眉说道,“怎么?是对朕的决断有异议?”
硬着头皮的王洽,走上前,拱手作揖道,“陛下……您所提的那些旨意,兹事重大,是否能……”
“王卿!朕说的那些,是决断,不是商榷的建议。”
朱由检脸色冷了下来,开口道,“所记的那些决断,军机处润色后,即刻着办,明发上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