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敢死队的结局——审查
方非2022-06-23 12:182,281

  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2019年为了远在天际的目标,我们开足马力,不计后果地疯狂前进,在诸军败退时,我们侥幸得胜。所在的地方公司的业绩也一跃从倒数第一转为正数第一!按照余明的话,“战功显赫,不得不赏。”

  于是,我们收获了巨大的荣誉和物质激励,团队升级,我也水涨船高,暂时顺利升职。公司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直捣黄龙,与君痛饮”,酒酣耳热之际,大家开始为明年厉兵秣马,准备扩大战果。

  庆功宴上,有其他团队的领导说“王老师结果导向,使命必达,硬生生把一个马上要淘汰的末流团队带成了公司最能打的团队,很值得学习。”此公第二年离开公司,以P9身份加入了互联网大厂,也带出了一只大团队。

  在这个战场上,我们也打出了名号,开始有一席之地。天时地利人和一时俱在,我们正在成为集团手中的一把尖刀!

  然而反者道之动!该来的结果总会回来。随后我们就陷入了低谷。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历史上“直捣黄龙”的结局是在风波亭。风波乍起,至今未停。

  作为改革创新的一把尖刀,我们在无人区战斗,需要自行摸索建立规则、办法、流程。战机往往稍纵即逝,为了能和互联网企业竞争,我们采取高度市场化的工作方式。这在当时取得了显著成果,而事后也成了反攻倒算的标靶。

  总部财务的领导第二年根据集团的新财务规则,首先发难,“你们的收入有问题。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收入没有价值,应予剔除。”

  审计部门跟上,“你们的管理办法和流程,与集团公司的办法有冲突,存在重大审计风险,收入应予剔除。”

  更要命的是,总部纪检部门收到了诸多举报信,从差旅到招待费到业务问题,林林总总,真假难辨。

  三人成虎,公司高管也不淡定了。组织总部各职能部门抽调专人成立专项联合检查组,从2020年初开始,对我们团队进行了几乎持续了全年的360度大检查,每天没完没了地谈话和索要资料。调研范围甚至扩大到我们的合作伙伴。

  有合作方是国企上市公司,他们高管感慨说,“贵司不是没上市吗?怎么整的比我们申请上市的时候还严呢?还要追查我公司的经营情况,这是我们的商业机密,是隐私啊。我们也是国企,不是你们的乙方。”

  这个情形和我爹当年被松汽的金厂长恶搞如出一辙,真是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物。

  财务同事非常认真负责地把我进入公司数年以来的全部个人报账材料逐笔核对,最终果然发现了问题,有几次差旅没有算准日期,多报了几天餐补(每天100元),需要退还公司400元。

  负责替我做差旅报账的综合同事对此很内疚,“对不起领导,是我的疏忽。不过,我报的每一笔都是按照规定操作的,并且都是财务审核通过的。这钱我来出。”

  我笑着摆摆手,“辛苦你帮我了做了几年报账,几百笔,这么琐碎,已经是超级专业和尽心啦。这不算问题,我去退400元就是。这是财务对我的职业品质的背书啊。”

  公司初创时,很多销售同事钻空子,多报住宿费和招待费是常见现象,后来专项检查时,甚至有同事因此被开除。不过,我家家风端正,从不损公肥私,自然查不出问题。

  纪检接到的举办之一是我假公济私,借出差为名探亲旅游。2019年为了跑业务,我每周飞来飞去,堪称披星戴月马不停蹄。

  有一次看到冯唐的书中说,出差做飞机太多,看到空姐端上餐盒,闻到那个味道,当场就吐了。对此,我很有共鸣。现在回想起航空公司的餐食,胃里还会一阵翻腾。感谢疫情,我有了充足的旅游,拒绝一切出差。

  我解释了出差缘由后,纪检公事公办,“为了不冤枉一个好同志,我们必须把工作做细致。请把2015年(对,我没写错,追溯到我加入公司之日起)到现在的每一次出差的情况都写清楚,我们备案存档,永绝后患。”

  “这有难度吧。一个是几百次差旅,工作量太大了,再一个是我又不是计算机,我能记住吗?”我拿着厚厚的一大叠表格,掂了掂分量,张口问道。

  “王鹏,这是对你负责,请你相信组织的公正。组织不会冤枉一个好同志,也不会……”

  “好好好,我去准备。”我打断了组织的公正表述。回去找了几个细心的同事,根据差旅提单信息以及当时业务发展情况,共同准备了一份表格。

  “嗯,这样就好多了。比如,你这个周六去拜访了华为,这就比写周六拜访客户好。”纪检非常专业地讲,“不过,这还不够。为了确保真实性,你还需要写明拜访了华为的谁,并且留下联系方式,我们会抽查。”

  “那他要是离职了呢?或者换手机号码了?或者不配合呢?”我又好气又好笑地问。

  “王鹏,你不要有情绪。我们的抽查是有一套成熟的方法的。你要相信组织的公正……”

  组织也要相信群众的智慧。既然要程序正义,形式正确,那我们自然很容易交出一份完美的表格。说来搞笑,部分客户确实联系不到了,我们就用上了亲友的关系。于是在这个表格上,华为高管的手机号码居然和同事的表哥的手机号码一致,哈哈。

  这事也顺利过关后,最难的环节就是如何对标新管理办法和新管理要求。这事很难办,我们是在无人区中做尖兵,需要自行探索和建立机制,并按照互联网方式,不断快速迭代。现在用最新的版本要求去检查最早的工作,的确很难自圆其说。

  这就好比说,审计的问题是2019年你出差怎么不做核酸呢?你回答说,当时没有核酸啊,所以没做。这样回答是不行的,这说明你没有安全意识,没有重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这个帽子一扣就永世不得翻身了。

  应对策略应该是这样的,我们一惯践行公司战略,深刻理解安全和发展的辩证关系,高度重视安全规范工作。

  在尚不具备核酸检测条件时,在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制定了一套特色化安全管理机制,经公司总办会和党委会正式决策后,按规操作,妥善落实。

  具体包括,我们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学文件、带口罩、测体温、留记录等系统化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根据最新的管理要求,我们已经及时修订了办法,目前已经是天天核酸啦。

  于是这一项也涉险过关。

继续阅读:第七十三章敢死队的结局——宿命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树样年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