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上“大学”
方非2022-05-22 09:221,471

  尽管很受器重,顺风顺水,我爹却总还有个心病。没上过大学,还是个“大老粗”,这让他耿耿于怀。

  他笃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笃信“学而优则仕”,这是来自关里老家潜移默化的影响。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千百年积累下来的深厚学风融在了每一个山东人的血液中。

  时来天地皆同力,1967年,机会又来了!某军*区军政大学要招收一批年轻的军事骨干,作为后备干部培养。。

  军*区比武一炮成名,“神炮手”成了军*区上下瞩目的一颗新星,“神炮手”没有骄傲自满,接下来的几年中始终保持了高昂的工作热情。这次也毫无悬念地作为军事标兵被师里保送入学,终于圆了上大学的梦想。

  严格地讲,某军*区军政大学只是一所军事专科学校,和哈军工或后来的国防科技大学那样的高等综合大学是不能比的。但对于小学毕业的“神炮手”而言,这就是当时的终极梦想。

  “老王,以后怎么打算?”同宿舍的室友是一个年龄相仿的小伙子,高大清秀,目光灵动,消息灵通,最喜欢和人攀谈,他坐在对面床上,潇洒地扔过来一支烟,自己径自点燃先吸了一口,吐出一个烟圈来。

  “努力学习,又红又专,为部*队争光。”我爹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接过烟一看,居然是“中华”,连忙推脱,“我不会抽烟。”

  “抽!不会就学!”小伙子的坚定令人无法推脱,他给我爹点上烟,若有所思地看着我爹,“不喝酒没法带兵,不抽烟没法搭讪,抽烟喝酒是拉关系的两大法宝。”

  在“咳咳”声中,我爹开始了长达半生的抽烟生涯,直到几十年后被我媳妇劝止,在烟雾缭绕中,俩人也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室友生活。

  以当时标准而言,军政大学条件很好,全脱产学习,一切都是按照军官条件配置,俩人一间,独立卫浴,有军官食堂。

  在这个环境中,我爹专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室友则到处洒“中华”烟,经常请客吃饭,广交朋友。

  室友姓杨,军*区副司令员的儿子。他给我爹讲了很多人生“道理”,我爹退休后,回忆起来,会跟我说,高官子弟还是见识更远的,当初不应该全当耳旁风。当然,他也感慨没有这个经济条件,自己的津贴要贴补家用,而副司令是每月经济援助,支持儿子大手笔交际的。

  “老王,你说来军校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老杨,这还用问嘛,当然是学习文化知识……”我爹还没来及说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大道理,就被截然打断。

  “错!简直错的离谱!”老杨喷出一大口浓烟,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最大的价值是人!是你我,是老师,我们是后备干部,他们是前辈领导。有人就有一切!”

  许多年后,经过宦海浮沉,我领悟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真实含义,原来革命导师早就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只是,当年我爹和我一样,对社会关系的理解很肤浅,更相信天道酬勤,功不唐捐。

  此外,老杨还特别强调要为自己做好打算。从士兵到将军,总共需要多长时间,其中有哪几个环节是关键环节,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比如四十之前晋升到团职就是关键一步,这一步走好了,几年之后就可以到师职,运气好就可以是少将了,高干的身份就跑不了了。

  “老王,你今年二十五岁,是军*区重点培养的军事骨干,已经当了近两年连长,”老杨有点羡慕地说,“运气很不错。军校毕业后,会让你回基层锻炼,只要不出大事,一两年就会升营职,四十以前团职是板上钉钉。运气是真不错!”

  我爹不认为这是运气,他认为这都是自己奋斗得来的。他心说,你以为骨干那么好当。我每天摸爬滚打,死记硬背的时候,你都在抽烟喝酒,谈天交友呢。你有个好爹嘛。

  不过,从室友那里依然受益匪浅。他牢牢记住如果想当将军,四十岁以前就必须到团职,为此他更加勤奋刻苦,风顺水顺,志在必得。哪里会想到老杨居然一语成谶,十几年后还真就出了一件震动全国的惊天“大事”。

继续阅读:第十二章 闪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树样年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