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旭北爆了句粗后就急匆匆地把电话挂了,电话里传来忙音。
谢牧声悠哉游哉地继续开着车,阮黎把他手机放到一边。
到这儿,阮黎大致也猜到了,简而言之呢,就是杜旭北向谢牧声借了那辆超跑,但杜旭北这个二货转眼就被可能是某个玩得还来的“朋友”借着开出去浪,正好被阮黎撞见了。
不算长的车程,愣神的功夫就到了,阮黎与谢牧声并肩走着,他腿长,步子又跨得大,阮黎跟他走起路来的频率确实要比平常高些。
“那你可得记住”,他垂眼看她,语气听着有点讽刺,“别不慌不忙,丢了东西还巴巴等着别人给你送。”
真是够了
“项链放你那儿”,阮黎诚恳道:“我还是比较放心的。”
谢牧声扬眉,懒洋洋的腔调:“我不放心呢。”
阮黎:“……”
阮黎仰头看他,他正好低头,视线相撞,阮黎反弹似的移开,迟疑道:“你不是没卖车吗?”
“嗯”
“那你现在应该……也不是很缺钱吧?”
谢牧声吊儿郎当的,“不呢。”
阮黎:“……”
……
翌日
“此次会议主要是针对娱乐的收购案,上面说了,这件事交给阮总全权负责。”
每周一的例会上,阮黎就接了个任务。
星然是比较老牌的娱乐公司了,但转型遇到瓶颈,后续艺人也没混出了什么名堂,连续五六年入不敷出。尤其受到许多新公司的冲击,能当一面的经纪人都走了个彻底,现在就是个空架子。
但瘦死的骆驼总归比马大,再加上这几年娱乐行业景气,是块香饽饽,前不久江氏就收购了一家娱乐公司,现在宋氏也打算开拓娱乐方面的市场。
“阮总”
在公司,周希还是安安分分地叫阮黎。
阮黎把文件摞在一块,“怎么了?”
周希余光瞥见部门总监出了会议室,感叹道:“星然这个娱乐公司最近出现频率还挺高的。”
“嗯?”
周希立马解释:“就是赵霁月你知道吧,嘶,在我们公司企划书递出去之前赵霁月就放了消息说要收购星然的。”
周希毕竟没机会接触赵霁月和阮黎的圈子,对赵霁月的印象也只停留在长相漂亮的富家大小姐层面。
“收购星然?”阮黎扯唇:“怎么她也?”
“但是毕竟人家是先放出消息的”,周希努努嘴,支吾道:“所以现在……别人都说是宋氏故意抢的。”
意识到还在公司,她心虚地往旁边看了看,确认没什么人后才继续说:“说是看不惯江氏抢自己的项目,也跟着使了烂招。”
阮黎也不知道该评价什么,“现在张嘴说收购公司就都有人信了?”
“那……”周希觉得不奇怪,“人家是公众人物,粉丝少说也有百万,影响力当然不一样。”
阮黎语调冷淡,主要是她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我就奇了怪了,你说赵霁月一个大小姐,干嘛要插一脚,我们公司早就跟星然说好了的她不知道吗?还签了一个快要被收购的公司?”
阮黎神色自若,“估计是因为……快要被收购了。”
被宋氏
而且负责人还是阮黎
……
没多久,跟星然的交接工作就全都完成了,留了部分星然的老人,其余的空位都是由宋氏塞人填补。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宋诚的私人助理赵助理也跟着阮黎到了星然,成为阮黎的助理,留任于此。
她倒是无所谓,不过当了一段时间总裁特助的赵助理却不这么想。
从高高在上的总裁特助到被宋氏打发给了阮黎留任一个小破公司,任谁这心理落差都难以接受。
不过这也不是完全没有预兆,宋诚疑心病重,不习惯依赖人,助理隔一段时间就换一个,加上被江氏抢了项目没地儿出气,没把赵助理炒了都算是还认可他的工作能力。
不过,至于赵助理被派下来,估计还有部分原因是监视阮黎。
以上种种,尽管赵助理在公事上有一定的职业素养,但并不代表他能心甘情愿地被阮黎使唤。
“叩叩”
“请进”
“阮总”,赵助理怀里抱着一叠文件,“这是上午您需要处理的文件,我已经整理好了。”
阮黎嗯了声,敲了敲桌面,示意他放在这上面。
他把文件放下,但没有出去的意思。
阮黎头也没抬,打发他:“我会处理。”
“阮总”
他有些纠结,阮黎抬眼,“还有事?”
“吴老先生又过来了,现在在等候室里等着。”
阮黎埋头看文件,“就说我在开会,让他老人家先回去。”
“说过了,但是……”赵助理皱眉,“但是吴老先生说等您开完会,已经坐了十几分钟了。”
阮黎语气冷淡:“十几分钟前不急,现在怎么又过来通报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故意为难一位老前辈呢。
赵助理一噎,表情变得有些不自然。
阮黎按通电话,“请吴老先生上来。”
“好的阮总”,那边回得很快。
赵助理脸上青一阵白一阵,阮黎没功夫看他的脸色,“人请上来了,下去吧。”
他没说什么,转身出了阮黎办公室。
这个吴老先生是几天前阮黎到尚赫拜访的那位前辈。
不过跟现实有点出入,几天前她压根不是主动去拜访的吴老先生,而是被声称父母旧友以叙旧情的名义骗过去的。
只是因为老人家不成器的儿子闯了祸,事情不小,闹得很难看。
涉及专利方面的机密消息泄露给了对手公司,最后查出是吴老先生儿子吴昊这一两年收受贿赂的事。
不用怎么浓墨重彩,直接定了罪。
宋诚不仅当天就把他儿子吴昊炒了,还要提交诉讼送人进去吃牢饭。
吴老先生在京都有声望不假,但那是早些年的事了,一旦没在圈里混,说话也没人爱理,加上耐不住唯一的儿子败家成性,老人家退居后收拾烂摊子,人情早就透支了。
最后“没办法”,只能求助阮黎帮忙。
早些年吴老先生还在京都活跃的时候为阮家打开京都市场提供了不少帮助,阮黎父母算是欠他人情。
阮黎跟两位老人闲聊半晌后才发觉自己上钩了。
现在……
阮黎看了眼时间,怕是又要费一番口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