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余萧两师会合于西部边陲,大军就地安营扎寨,听候天子旨意,时间又过去了三天,深夜时分,余、萧两侯同时收到天子密召,其上仅有寥寥数字:“速回,淮都已乱”
余、萧二人大骇,淮皇已过甲子之年,育有四子,东宫淮穆性情淳朴,禀性宽仁,勤勉克己,素被百姓爱戴,二子淮平无意于朝堂,喜欢闲云野鹤,寄情于山水,三子淮用八面玲珑,巧言善辩,喜纵情酒色,无争皇朝之心,四子淮卓年齿最幼,但心思缜密,机关算尽,对淮皇的宝座虎视眈眈,觊觎已久。
淮皇所言之乱,不言可知,淮卓必定已然发动了宫廷政变,以现在的形势分析,萧候认为现在必须班师连夜赶往淮城,营救淮皇,
余候则认为此事还需谨慎,素来淮皇都会颁布圣旨,可前后两次淮皇只是让人带回口渝,也未见海德公公收回二人兵符,这其中说不定是淮卓之计,若真是天下大乱,朝中已生变局,倒是可以勤王护驾之名班师回朝,
但若不是,两人直接带着兵马进入淮城,总有瓜田李下之嫌,若一朝被有心人以意图谋反之名死口诬告,将来必定跳进洛河都说不清,
自从大败狄、羌两族以来虽是大获全胜,然而余候心情并不太好,莫名的感到不安和压抑,这是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感觉,直至前后两次收到淮皇口谕,他隐隐的猜到了什么,更是生出其他的情绪,只是这些不足为外人道来。
其实萧候也有同样的感觉,只是到了这个份上,作为淮皇之臣,又岂能全身而退?
无论是淮皇,东宫这边获胜,亦或是四子淮卓夺了宝座,亦或是淮皇年迈,考虑到不久便会退位,从而在退位之前为其子清理后患,种种可能,但最终的结果是:余,萧两候必定要退出淮朝的舞台,这已是既定的事实,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三窟,岂能不防?
两人思前想后,苦涩一笑,最终做下了决定,将军营中的事务交代给副帅裨将之后,二人策马扬鞭向淮城连夜奔驰而去,三天之后,终于到达w淮城,只是城内并无异样,还没有来得及众向人打听,二人便遭到了上万御林军的突然围捕,翌日萧余两候果然以公然谋乱之罪被关入天牢,秋后问斩,
三日后朝中传出圣旨,大意便是余萧两候携带兵符偷偷归京,欲行谋逆之事而败露,念其抗敌有功,仅作抄家处理,限即日交出兵权,从此余萧两氏,世代贬为庶人永不启用,
又过了三日,淮城真正大乱,起因便是东宫太子在淮皇的默允之下,发动了对淮卓的清算逮捕,由头便是余萧两候谋乱受淮卓幕扣指使,淮卓才是谋乱,欲夺天下的始作俑者!
淮卓早有料到如此的一天,岂会束手就擒?一直苦于找不到借口,如今终于可以放手一搏,于此淮城一场混乱之战由此开始……
余、萧两家的府上早在圣旨颁布的当日便被数千锦衣卫抄了家,三世累积的家产尽数被夺,好在淮皇金口玉言,没有抓捕余,萧两家的人丁,萧海再怎么健壮,再怎么文武双全,也敌不过皇家数千的锦衣卫,萧海挥出愤怒的拳头,锦衣卫皆只是格挡开,并未伤害这位曾经名满淮城的优秀后生,
他们心里其实都替余,萧两家惋惜,更对这位年轻人的遭遇表示同情和哀婉,做出了他们有史以来最大的包容,数千名锦衣卫只是将萧海和余彩儿,还有两辛氏,徐氏四人静静的围在人群中,对于他们的咆哮和声泪控诉,默然不语,
不难看出他们脸上流露出的复杂神情:敬意,同情,怜悯,愧疚,罪恶,无奈,苦恼,难过,迷茫。
“你们就是这样对待战功赫的英雄?前脚帮你们平定了边陲的战乱,马上就翻脸不认人,过河拆桥?”
“想要我们余,萧两家的命,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扣上谋逆罪名?余、萧两家三代近百年来为朝廷捐躯流血的还不够?所立的战功还少吗?还不够赤胆忠心吗?
请问这就是忠心耿耿一心报效朝庭,报效国家最后应得的结局吗?”
“天理到底何在?……”
……
自大批的锦衣卫进入府内,听着那位老公公颁下圣旨之的那一刻,萧海这才明白父亲为什么以前历次征战都会带着自己,唯独这一次例外,而且在此事上根本就没得商量,
另外在出征前,还跟自己说了一些淮皇对余萧两家的恩典,包括赐予了余萧两家近百年的富贵之类奇怪莫明的话,那一刻他感觉父亲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他的话变得特别多,
不仅如此,他还记得余候爷平日里都是直喊自己小海子,那里居然破天荒的喊自己“贤婿”,也说了一些诸如以后要照顾好余彩儿之类的话语。
显然他的父亲和余候爷二人对朝中的局势早有所觉察,
虽是如此,可他们依然还是尽力而为,竭力一战,保家卫国,更为了淮皇的江山一战,从萧父出征之前的话里亦能看出,其父使终相信淮皇不会做出对余萧两家做出很过的事……
萧海没有时间再多想,也没有时间去忿忿控拆,辛氏当声气竭身亡,徐氏也哭晕了过去,余彩儿哭成了泪人……
三天后,在简单的安葬了辛氏之后,萧海带着余彩儿和徐氏离开了淮城,去了大西北最偏远的沙城,
半月之后,三人刚到沙城,便传出淮城惊天内幕,淮卓因谋逆被太子淮穆斩杀,最终救出了淮皇,这其中关键时刻还是淮用临时挂帅出兵解了围,之前惊城传出的圣圣旨全是淮卓所为,
不但如此,西部东西两大内乱都是淮卓的在幕后操控,为此机会筹划了十几年的时间,虽然砍掉了淮皇的左膀右臂,将余、萧两武候关进了大牢,抄了他们的候府,假传圣旨公告天下,让他们身败名裂,但是没曾想最终败在了三皇子淮用的手上!
接下来的事情不用问,淮皇和东宫太子淮穆亲自去天牢将他们二位放出,余,萧两位武候重新得到平反,官复原职,赐予黄金千万两,另外还公布天下,萧海为武候都统继承人,余萧两家千世袭爵资格……
第二天徐氏,萧海,余彩儿被萧皇亲派的八抬大桥接回了准安城,众人终于团聚在一起,喜极而泣,第三天深夜,萧海带着余彩儿毅然离去,待众人发现时,只有一封书信留下,
信中寥寥数语,除了感恩养育之恩之外,大意表露出萧海和余彩儿想过另一种生活……
萧候读完信之后,没有伤感,没有遗憾,只是微微颔首,神情平静,长吁了口气,余老在一旁笑了笑,自言自语道:“只要你们过得好就行……”
从第二年开始,余萧二老三番五次以年事已高,托病不朝,请辞退休,终于在第三年淮皇终于同意,收回二人兵符,允其告老还乡……
……
……
二十年后余老崩,又过了三年,萧老晏驾,在他们相继去世的时候,林小岚分明看到了洪掌门和他的外公的魂,先后飞出,还对着他笑了笑……
又过了三十年,萧海与大余彩儿与同日同时离世,林小岚也由此收获了第二世身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