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藁的家坐落于北昌城内。
幸好现在是白天,经过简单的盘查后,他们顺利进入了城内。
王伟最为担忧的是于藁,幸好经过化妆,于藁并未被盘查的守卫认出。
于藁在北狄有官职,官府为他配备了官舍,其家宅紧邻北狄宫城,实际上这一带都是官舍聚集之地。
居所房屋是石块垒砌而成,屋顶使用草木覆盖,房子前有院后有塘,也有茅草亭,还可以种菜。
于藁在北昌城的家中有五人:一位女子是他到北狄后结识的固定伴侣,算是他的妻子,名叫婉兮;还有于藁与婉兮生下的女儿蓁zhēn;此外,家中还有一位看门的老仆人以及两个年幼的丫鬟。
王伟没想到于藁家的人口如此简单,这倒也好,人少出城比较方便。
本来按照王伟的意思,只带走于藁的女人婉兮和他的女儿蓁,但是又觉得留下另外三人风险很大,万一他们告发,却不好办。
于是决定一起带走,反正人不多。
此时,众人在于藁家中,静静地喝水等待。
由于婉兮带着蓁外出未归,于藁吩咐老奴与崋豹、马诚一同外出寻找。
只是,众人等待了近两个小时,崋豹和马诚返回,告知没有找到。
老奴禀告:
“婉夫人曾说去看蹴鞠,但我到圆社时,人已散去。”
于藁点头示意老奴退下,转向王伟说:“大王,您了解圆社与蹴鞠吗?”
王伟说:
“蹴鞠我知,但圆社却未曾听闻。圆社之名,似乎与蹴鞠的圆形特点有关。”
于藁回答道:
“没错,圆社正是专门组织踢蹴鞠活动的团体,他们会与其他类似组织进行竞技。在中土广袤的大地上,许多大型部落都拥有自己的圆社,吸引众多人参与。”
王伟笑道:
“这必定是中土大帝时期流传下来的吧?”
这确实让王伟感到有些意外,他猜想前穿越者还是一个‘足球’爱好者?
“正是。除了蹴鞠,中土还有秋千、投壶、射猎等活动。听说还有一种名为纸鸢的玩物,可以放飞至空中。我虽未亲眼见过,但曾听闻两句描述它的话:‘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大王可知其意?”
王伟微笑着摇了摇头,他对这首诗的具体出处并不清楚,但他解读其意境:
“纸鸢,即风筝。柳条与棉絮搓成线,这线足够长,足以让纸鸢翱翔天际。制作纸鸢并不复杂,我可以做出来。”
夏风提议道:“大王,
你回去就制作一个风筝吧,让夏部落的族人都见识到大王制作的又一个神器。”
王伟笑着回应:
“那不过是一种娱乐工具,与你们下棋相似,特别适合孩子们玩耍。它并不是什么神器。”
众人继续讨论了中土与北狄的诸多事务。
不久,外面传来喧闹声,第二骑兵队第一组组长崋豹急忙进入屋内报告:
“在路上出现了一支上百人的队伍,是北狄的兵卒,他们赶走了路上的人,从城外的方向跑。”
夏风瞬间紧张起来:
“他们是不是知道了我们的行踪?”
原本跪坐在垫子上的众人,此刻都纷纷站起。
王伟镇定地指示道:
“崋豹,将你这组人员集结起来。”
此次外出,他们未携带长枪,仅配备了开山刀。他们所穿的铠甲,北狄的城门守卫并不熟悉,因此大家遇事也毫无畏惧。
如果真的与北狄那百多人发生冲突,大家也毫不惧怕,只是担心对方会源源不断增援人手。
于藁说:
“大王,这种情况应该是北昌城外发生了什么事。”
王伟心中突然担忧地说:“千万不要是布扶苏和陶尧他们的行踪被发现了。”
跟随布扶苏、陶尧的分别是第二骑兵队的第二三组,第二三组的组长分别是夏献和草石,根据王伟对他们的了解,都是比较沉着的人。
在屋外,崋豹朝外面的人吹了口哨,信息传了出去,不久,一组的所有队员都回到院子里。
紧接着,众人又目睹另一队人马疾驰而过,朝着城门方向飞奔。
大街上是土路,由于这几天北昌城没有下雨下雪,马蹄疾驰时,尘土飞扬,飘起了一片尘埃。
王伟当即决定崋豹等人继续保持高度警惕,由副组长夏箭带两人去探查那支上百人队伍的动向。
他对夏箭说:
“你们要小心行事,一旦发现情况不对,立即撤退,安全第一。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支队伍的目的地和行动意图。”
夏箭点头应允,他随即挑选了一名机敏的队员,两人迅速出发,沿着那支队伍离去的方向悄悄跟踪。
王伟三人在院子里等待了一会儿,只见于藁的夫人婉兮和女儿蓁突然从外面慌张地回来。
婉兮看起来不过二十三四岁年纪,容貌俏丽;而女儿蓁大约六七岁,显得聪明可爱。
她娘俩突然见到王伟、于藁、夏风三人出现在她家中,吃惊不小。
但看清化妆后的于藁,脸上顿时露出惊喜,遂上前向他行礼:
“大人回来了。”
于藁微露愠色,嗔责曰:
“庭院之内,岂不能嬉戏乎?何使吾久候于此?”
蓁赶紧解释:
“阿爹,不怨阿母,是我的错。”
于藁一愣,随即说:
“罢了,快来见见我的大王。”
他要求这母女俩行跪拜大礼。
王伟及时阻止了他们,说道:
“既然人已到齐,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应尽快出城。”
于藁对那母女神情严肃地说:
“我们必须马上搬离此地,否则一旦上大人得知北狄联军已败,会牵连到你们。”
“大人,我们搬去哪里?”
“夏部落,具体路上再解释。”
于藁简短回答。
随后,夏箭带领的其余七人也进入院子。
王伟见人到齐,众人无声无息地离开了院子。
大街上人声鼎沸,议论纷纷。
刚从小巷中走出,便遇到了前去探查信息的夏箭三人,他们还带回了三组的夏盐。
副组长夏箭急忙报告:
“大王,二组的人与北狄守卫起了冲突,那些北狄守卫见布扶苏的女人好看,竟想抢夺。”
三组的兵士夏盐补充道:
“我们当时带着陶尧的家人也刚好赶到,便与二组一同反击了那些北狄士兵。大王,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王伟果断地表示:
“幸好我们未被识破身份,继续前行,与他们会合。”
随后,众人急匆匆地朝城门口赶去。
到达城门口,只见北狄士兵已密集驻守,此刻仅开放了一门,其余三门紧闭。
有守卫正在向外面想进城的人解释:
“由于发现外部落的大量探子,所有人需接受检查后方可进城。”
此时出城还需排队等候,突如其来的紧张局势让众人倍感心焦。
城门口还传来阵阵叫骂声,原来是一群赶着牛羊的商队,这些牛羊是为城中宫城的封君运送的,却因城门紧闭而无法入城。
众人被堵在城门口,进退两难。
紧接着,从内城军营方向,又有上百匹战马如雷霆般疾驰而来。
骑兵之后,紧跟着几十个光头在后面奔跑。
当那群骑兵抵达城门口时,他们毫不留情地将挡路的牛羊驱散到一旁。
王伟头上的皮帽被狂风卷起,飘在空中,却不慎掉落在地,被战马踢得四处翻滚。
夏风和于藁见到王伟光着头,均大吃一惊。
“大王,快用披风上的帽子遮头。”
于藁急忙提醒。
王伟摆摆手说:
“没事,我不冷。等会儿出城后,大家还是按原计划行事,尽快找到他们。”
这时,那群光头经过王伟身边,其中一个领头的光头停下怒喝:
“混人,你是哪一监的?”
王伟被问得一头雾水,疑惑道:
“这是何意?”
领头的光头一把抓住王伟的手腕,不容分说:
“快随我们同行,若寻不到桓君,你我性命难保。”
王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人竟将自己误认作了太监。
夏风等人见王伟被人抓住,想要上前动手,但王伟见城门口士兵众多,知道此时动手对大家不利,于是连忙制止道:
“别冲动,别管我,你们出城后按计划行事。”
随后,王伟被那光头拉着朝城门外跑去。
夏风等人面露焦急之色,原本是他负责保护大王的,没想到现在却眼睁睁地看着大王被带走。
于藁连忙安慰道:
“不必慌张,大王只是被误认为是宦官,这里没有人会认出他,我们现在要尽快出城找到布扶苏和陶尧。”
夏风看着王伟和那群光头跑出了城,说道:
“于教授,真希望大王出去后就能摆脱他们。”
于藁在夏部落任职夏学的教授,所以大家都这么称呼他,他笑着说:
“以大王的聪明,他不会有事的。”
夏风和其他的骑兵组员仍忧心忡忡,他们深知王伟是他们心中的支柱,是夏部落的灵魂人物。
没有王伟的指引,他们虽然聚集在一起,但内心却感到无比迷茫。
此时,排队的队伍在缓缓移动,大家按顺序朝城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