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新年到,文明展示
深海捞鱼2025-08-31 15:052,479

  时间过得很快,三日后,冬雪初融,春意未至,夏城却已如沸腾的熔炉,迎来一年中最盛大的时节——大年将至。

  通往夏城的各条官道上,车马络绎不绝,尘土飞扬。

  来自镇东城、黑泽、稻城、雄城、牧马寨、桃花山属地的主要负责人、工坊匠师、农耕能手、以及归附不久的小部落酋长们纷纷到来,有的还携礼前来参加。

  另外,还有与夏部落交好,部分代理商、尚未正式确定是否加入夏部落领地的其他小首领,大荒山里的山民首领,行部落的首领以及行换、行卖长老等也来了。

  夏城内外人声鼎沸,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骡马成群,满载着各地贡品与当地特产物资,缓缓驶入夏城外。

  城内主干道——“大夏道”早已拓宽,用水泥铺地,两侧排水沟渠整齐有序,每隔几步便挂有红色灯笼,虽未点亮,却尽显规划的严谨。

  街道上还有不少红色横幅,上面写着新年祝福语,甚至还有夏部落的各类宣传口号。

  新设的“接待司”人员奔走于各馆舍之间,安排来客的食宿。

  城外临时搭建的帐篷营地延绵数里,炊烟袅袅,异族语言混杂,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

  负责接待的夏学的少年学生们穿梭在人群中,手中拿着名册,不时停下来核对来客信息。

  为了让远道而来的部落小首领们亲眼见证大夏的强盛,夏部落组织他们参观夏城的高大工坊(只是参观外围,让他们了解工坊的用途和生产的产品)。

  他们能看到巨大的水车轰鸣作响,炼铁工坊高高的烟囱、宽敞明亮的纺织工坊,还有制陶工坊、砖厂、造纸厂、木材加工厂、家具厂、编织工坊、制衣工坊、食品加工工坊(如专门的屠宰工坊、酱油制作工坊、专门的军用食品制作工坊等)以及夏部落的多处粮仓。

  之后,他们还前往夏部落的养殖场参观动物。

  夏部落的养殖场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开始有计划、按需求地进行大规模养殖。

  首领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夏部落里不仅有猪、牛、羊、马、鸡、狗、兔等常见动物,还有骆驼、两只犀牛等稀有动物。

  最关键的是,除去猪舍、牛圈、马场、数千上万只羊被圈在木栅栏围成的羊圈里,低头嚼着干草,旁边的石槽里盛着混合了豆饼的饲料;甚至还有专门大型鸡舍,母鸡咯咯叫着,地上散落着不少鸡蛋;也有大规模养殖的兔子,住在大棚里。

  参观的人见到如此多的食物,激动不已,有些人一生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养殖的多种动物。

  尤其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许多部落因食物短缺而难以过冬,他们万万没想到,夏部落即便在严寒中也存储了如此丰富的食物。

  此外,还向他们展示了大夏的安居工程,以及建造的示范村寨。

  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房屋,配有瓦顶、窗棂、火炕,家家户户有独立院落与茅厕。相比之下,他们部落的穴居或草棚显得原始不堪。

  示范村寨里的房屋全是统一规格的砖木结构,青瓦覆顶,白灰刷墙,每栋都带着独立的院落。院门是简易的木栅栏门,院内栽着几株果树,墙角堆着整齐的柴薪,靠里侧搭着鸡棚与猪圈——与部分参观首领们住的穴居、草棚不同,这些房屋不仅有宽敞的正屋,还分隔出卧室、灶房与储物间。

  村寨中心是一片开阔的“晒谷场”,地面用水泥抹平,周围立着几根木杆,用来晾晒粮食与衣物。还有“公共粮仓”,用砖石砌成,屋顶盖着厚厚的茅草,门口有护卫看守——这是村寨的“储备粮”,用来应对灾年,让习惯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首领们羡慕不已。

  在参观的最后,有专人向他们讲解夏部落出产的所有物品。

  展示架上琳琅满目,层层叠叠地陈列着大夏文明的结晶,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部落的智慧,令初次目睹的首领们目不暇接、心神震撼。

  那些从未见过金属冶炼的部落首领瞪大双眼,抚摸着锋利的兵器和各类功能的刀具、铁制工具,惊为神物。

  最显眼的是陶器与瓷器。

  粗陶罐敦实厚重,用于储粮腌菜;而细陶碗盘则胎体细腻,釉色温润,绘有简单的几何纹或鱼鸟图腾。

  更令人惊叹的是几件白瓷——胎质洁白如雪,釉面光洁似玉,透出淡淡的青韵。

  参观者们小心翼翼地触摸,不敢相信泥土竟能烧制成如此晶莹剔透的器物,远非他们粗糙的泥碗可比。

  一旁是铜器的专区,出现了夏部落的第一面铜镜,光可鉴人,映出围观者惊愕的脸庞;

  另有铜灯造型古朴,灯盏可储油,灯芯可调节;还有铜釜、铜盆、铜铃,甚至几件精巧的铜制农具模型,彰显着金属加工的精湛技艺。

  竹编与藤编制品则展现了大夏人对自然材料的极致利用。

  细密如网的竹筛、坚固的背篓、镂空透气的果盒、可折叠的屏风,甚至还有用于建筑的竹筋模板,无不精巧实用。藤编的坐垫、摇篮、鱼篓柔韧耐用,令山民首领们自叹不如。

  家具的陈列更是颠覆了他们的认知。不是简单的木墩或兽皮铺地,而是真正的桌、椅、床、柜、箱。

  桌椅有榫卯结构,稳固结实;床铺配有矮栏,铺着厚实的草席与毛毡;衣柜可以上锁,内部有分层隔板。最令人称奇的是“折叠椅”和“多层书架”,其设计之巧,前所未有。

  毛织品与皮制品区域散发着温暖的气息。

  厚重的羊毛毯,精细的毛线编织的袜子、手套、帽子,柔软贴身。皮革则被鞣制得柔软坚韧,制成皮甲、皮靴、皮囊、马鞍、马缰,甚至还有防水的油布斗篷。

  一位首领拿起一双皮靴,发现内里还垫着羊毛,不禁感叹:

  “此物若能穿在我脚上,再不怕生冻疮了。”

  众人听后深以为然。

  夏部落生活工具的丰富程度令人惊叹。

  铁制的锄头、镰刀、斧头、凿子、锯子、鱼钩、针、剪刀,每一件都打磨得十分锋利,功能明确。

  还有陶制的铜饭盒与铜勺子、盐罐、量斗、油灯;木制的纺车、织机模型、儿童玩具;石制的磨盘、石臼、砚台。

  甚至还有几件堪称“奢侈品”的物品:肥皂、香皂、蜡烛、内衣内裤、卫生巾等。

  首次参观的人看得一头雾水,幸好有专门的讲解人员为他们介绍。

  尤其听说有些物品是专门为女性制作的,这让他们觉得夏大王为女性考虑得极为周到。

  最后是食品与调味品的展示:成坛的酱油、豆豉、腌菜;成袋的精盐、瓶装的蜂蜜;成筐的干果、蜜饯;还有特制的压缩肉干、方面米饭等

  当讲解员介绍这些食物可长期保存、随时取用,用于军粮时,许多首领眼眶发红——他们部落的冬季,常因食物匮乏而死伤惨重。

  这长达数十步的展示架,宛如一部立体的文明史书。它无声地宣告:大夏的强大,不仅在于铁与火,更在于这渗透到吃穿住行每一寸细节的秩序、智慧与富足。

  【作者题外话】:大家好,我最近很迷茫,写书没有了动力,有很多故事没有写完,但还是想了想,准备在下一章完结。

继续阅读:第469章 立国基,新政始纲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原始:从野蛮到文明2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