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立国基,万民同轨
深海捞鱼2025-08-31 17:103,052

  公元三年,即大夏三年的元旦拂晓,夏城内外已是一片欢腾。

  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洒落,爆竹的脆响已如春雷般在城中各处炸开,热烈的气息弥漫在清冷的空气中,宣告着新岁的到来。王伟身着玄色深衣,带领文武百官与全城百姓,祭拜天地。

  他高举盛满新粟、黍米与美酒的陶爵,向苍天与大地虔诚祭拜,回顾这一年:

  北狄、东夷的铁蹄被彻底击溃,天狼部落、白马部落、黑风寨、断崖部落战败的战败,归附的归附;

  稻城、雄城、镇东城、黑泽拔地而起,守护着新开垦的万顷良田;

  而最令人振奋的,年前收获的金黄的稻米堆满了仓廪,不仅让大夏无饥馑,更得以与中土部分部落频繁交易,换取了急需的物资。

  然后,他高声咏颂祭词,感谢上苍,感谢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以及这片土地给夏族人带来的收获。

  近两万人齐齐跪拜,额头触地的声响整齐划一。

  起身时,不少人眼中闪着泪光——他们绝大多数人曾颠沛流离,如今终于有了安稳的家国,有了值得骄傲的依靠。

  正午时分,庆祝的盛宴在夏城广场与主要街道展开,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

  长条木桌连绵不断,上面摆满了丰盛的食物:

  烤得油亮的整猪整羊、蒸炒炸卤炖等各种食物,堆成小山的白米饭、新鲜的鱼脍、各色野菜羹汤,还有用新米酿制的微甜米酒。男女老少围坐,笑语喧哗,举杯共庆这来之不易的富足与安宁。

  午后,欢庆的氛围化作了多彩的竞技与游艺活动。

  广场东侧,棋局对弈正杀得难解难分,吸引了众多人围观;西侧,书法大赛的案前,墨香四溢,选手们笔走龙蛇,就连刚学会写字的孩童也跃跃欲试。此外,广场上还展开了拔河比赛、投壶比赛等等。

  而在夏学的操场上,新成立的蹴鞠队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引来了阵阵喝彩。皮球在少年们脚下翻飞,牵动着全场观众的心。

  获胜者还有奖励,无论是得奖的还是没得奖的,大家都很高兴。

  夜幕降临,夏城化为灯的海洋。

  家家户户门前悬挂起红彤彤的灯笼,街道、树梢、屋檐,处处流光溢彩。

  猜灯谜的彩纸在风中轻晃,青年男女结伴而行,或凝眉思索,或会心一笑。

  广场中央,巨大的篝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每一张喜悦的脸庞。

  人们手拉着手,围成一圈又一圈,踏着古老的节拍,跳起欢快的集体舞蹈,脚步声与歌声汇成洪流。

  在这欢乐的顶点,王伟的夫人郑婉清缓步上前,一曲悠扬婉转的歌谣随风飘荡,如清泉流淌过心田,为这盛世欢歌添上最温柔的注脚。

  还有夏学里学生大合唱,唱的的是《周南·关雎》。

  尽管天气寒冷,但这一夜却没有人有这种感觉。

  炮竹声此起彼伏,彻夜不息,宣告着大夏的根基已稳,未来如这漫天灯火,光明璀璨。

  在夏部落衙门里,灯火通明。

  王伟与夏部落的重臣促膝长谈,也是和大家一起守岁。

  喝得微醺的于藁和布扶苏连连打着酒嗝,不停夸赞这酒味道真好。其实不只是他俩喜欢,其他人也都喜欢。

  王伟端坐在王位上,目光扫过满堂或微醺、或清醒的追随者们。

  这一路跟随自己筚路蓝缕打拼的核心人员有:草根、草明、夏大嘴、夏风、夏金、夏雷、夏电、夏火、夏雨、夏铜牙、石云、崋虎、夏道、夏诚、鸟蛋、夏一、夏二等;另一边是于藁、陶窑、布扶苏、老根、智叟、乌金、麒、砃忠、夏智、夏仆、英等。另外,还有一些驻守各地的将领因驻守任务未能归来。

  一张张脸庞映着烛火,刻满了风霜与今日的欢欣。

  王伟说道:

  “从夏部落到大夏,这一路走来不容易。”

  他首先回顾了部落初创时的外部威胁,到逐渐站稳根基,这些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大夏立国的基石。

  他话锋一转,目光如炬:

  “但过往已成序章,我们击溃外敌,筑城垦田,仓廪实而民心安。然而,这仅是开端。”

  他为大夏三年擘画蓝图:

  首要之务是“拓土纳民”。在巩固现有疆域的同时,必须主动出击,怀柔与威慑并施,加快整合夏部落领地内和周边星罗棋布的小部落;更要敞开大门,广纳贤才。唯有汇聚足够的人口,方能充实广袤的土地,释放发展的潜能。

  其次,是“兴百工,固根本”。

  他强调,夏城的物资已受到中土等各个部落的青睐,这是机遇。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推广良种与农具;扩大养殖规模;更要倾力发展手工业。

  他点名采矿、冶金、纺织、陶瓷、造船乃至新兴的造纸业,要求各部打破作坊式生产,向分工协作、批量制造、技术标准统一的工业化雏形迈进。

  工部需牵头制定“工律”,确保每一件工具、每一块陶坯、每一匹布帛都符合统一标准,为未来的大规模贸易与国力扩张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才是核心,他要求教育部加速培养各类能读写算数的人才,这些人将充实到各行各业,如工匠、文吏、医士等。

  王伟的话语如战鼓擂动,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他们攥紧了拳头,眼中燃起熟悉的、要大干一场的火焰;仿佛已看到百工兴盛、万民归心的景象。按照如今的成就,那“一统中土”的宏愿,不再虚无缥缈,而是被这清晰的蓝图点燃,化作血脉中奔涌的渴望。

  在到零点时,王伟缓缓站起身,将手中的陶爵高高举起,火光映照着他坚毅的面容:

  “这条路还长,但只要我们还是像以前那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不能完成的梦想!来,敬大夏,敬诸位!”

  “敬大夏!敬大王!”

  满座之人齐声应和,热血沸腾。

  数十只陶爵轰然相碰,发出清脆而洪亮的声响,这声音混着开怀的笑声,冲破了衙门的门窗,与城外夜空中此起彼伏、久久不息的爆竹声融为一体。

  旧岁的余烬尚未散尽,新年的脚步已带着不可阻挡的气势,正朝着更辽阔的天地,坚定地迈进。

  -----

  王伟在喧腾的祝酒声与爆竹的余韵中,脚步微有些轻浮地走出衙门。

  寒气扑面而来,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暖意与微醺之感。

  经过广场时,看到广场上还有一些夏人在庆祝。

  他带着护卫,没有去打搅他们,直接回到了自己居住的院子。

  穿过庭院,他走向后院的居所。

  屋内灯火通明,温暖如春,与外面庆典的喧嚣隔出一片宁静的天地。

  他的女人们正在等他回来,也是围聚在一起守岁。

  有的摆开棋盘,低声笑闹着对弈;有人拿着写有字谜的彩纸,猜中了便拍手欢呼,猜不中则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还有人手中捏着彩布,缝制着香囊。

  而梅、瑶华和姯郑婉则聚在一起喝茶聊天。

  听到脚步声,她们纷纷抬头,见是王伟归来,立刻起身,带着盈盈笑意迎上前去。

  没有繁复的礼节,只有关切的目光和温暖的问候。

  王伟看着眼前这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容,白日里运筹帷幄的君王重担,此刻仿佛瞬间卸下。

  他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安定与柔软,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波澜壮阔,权力如何重若千钧,这里才是他真正的归处。

  她们是他穿越时空后,在这个陌生时代最亲近、最温暖的依靠。

  有了她们,就有了家。

  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迈步走入这方小小的、却无比坚实的港湾。

  ---------

  地牢深处,寒气如针,刺透单薄的衣衫。

  隗晴蜷缩在角落的草堆上,冰冷的石壁紧贴着后背,唯一的光源是墙上那盏将熄未熄的油灯,投下她孤伶伶的、摇晃的影子。

  外面世界的喧嚣——爆竹的炸响、远处隐约的歌声与笑声——如同隔着一层厚重的水幕传来,非但没有带来暖意,反而更衬得这方寸之地死寂如坟。

  她将脸埋进膝盖,肩膀无声地抽动,泪水滚烫地滑过冰冷的脸颊,滴落在粗糙的麻衣上,洇开深色的斑点。

  这几日,看守破天荒地送来了一碗有鱼有肉的饭食。

  这“丰盛”却像一把钝刀,割得她心口更痛。

  这是施舍,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怜悯,提醒着她彻底的沦陷。

  作为现今北狄封君的夫人,如今却如蝼蚁般囚于暗无天日之处。

  她感觉自己被世界遗忘了,心也变得无比凄凉。

  她不知何时能离开,也不知魁玛或者上满是否带着大军来救她。

  然而,当又一阵欢庆的声浪涌来,这希望便如风中残烛,被现实的寒流狠狠扑打。

  夏城如此稳固,欢庆如此盛大,北狄的勇士真的能撼动这崛起的巨兽吗?

  恐惧与孤寂如藤蔓缠绕心脏,越收越紧。

  她不知自己还能在这黑暗中等待多久,不知希望之火何时会彻底熄灭,只知此刻,外面越是欢乐,她内心的凄凉便越是深不见底,如同这地牢本身,不见天日,永无尽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原始:从野蛮到文明2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