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离刚刚走进自己的房间,长乐便收到了消息,匆匆赶了过来。
她一进门,便关切地问候苏离:“苏郎,那些俗事可是让你劳心受累了?”
她的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关切和担忧,苏离展露的疲惫都牵动着她的心。
苏离看着长乐公主焦急的样子,心中涌过一股暖流。他微笑着回答道:“无碍,那讲经学坛之事已经大体上完成了,剩下的,就是我应试春闱的事情了。”
长乐公主听了苏离的回答,稍微放下心来。她知道苏离一直都很努力,无论是处理讲学坛的事务还是准备春闱的考试,他都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
她走到苏离身边,轻声说道:“苏郎,你天天都这般忙碌,我终究是怕你累坏了身子。”
苏离看着长乐公主担忧的眼神,忍不住笑了笑。他伸出手,轻轻握住长乐公主的手,说道:“无碍,你郎君的身子骨好着呢,卷死别的那些人根本不在话下。”
长乐公主见苏离又在说那些她听不懂的怪话,不由得呵呵地笑了一声。她的笑声清脆悦耳,像银铃般在房间中回荡。
她看着苏离的眼睛,认真地说道:“既然苏郎你有意上进,我也给你准备了些惊喜。”
说着,她转身向屋外的女仆示意了一下。
女仆托着一个木盘走进来,上面覆盖着一层轻纱。长乐公主轻轻地揭开轻纱,露出了下面的几本手抄本。
她拿起一本抄本递给苏离说道:“这些都是我找了门路,从那些家主手里寻来的他们所修经书的抄本,想来一定能帮上苏郎金榜题名。”
苏离却没有如长乐所期待的那样露出惊喜的表情,反而过分的冷静。
苏离对长乐说:“娘子的心意我收下了,不过这些书估计我是用不到了。”
长乐公主闻言,不由得愣了一下。她不明白苏离为什么会这样说,这些抄本可是她费尽心思才弄来的,难道对苏离一点帮助都没有吗?
苏离看着长乐公主疑惑的眼神,轻轻地叹了口气,然后将皇上即将打压古文学派之事告诉了长乐公主。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坦然,仿佛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
长乐公主听完苏离的话,心中一阵失落。她原本以为自己能够为苏离做些什么,帮助他更好地准备春闱的考试,却没想到自己的一片心意竟然落空了。她有点委屈地说道:“看来我这次又没能帮上苏郎你呢。”
回答长乐的是苏离的臂弯,苏离紧紧地将长乐拥入怀中。
一旁的侍女看到这一幕,知道自己不适合在此刻呆在这里。她忙放下托盘,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还贴心地关好了门。房间里只剩下苏离和长乐公主两个人,他们紧紧地相拥而眠。
翌日清晨,苏离在鸟儿的叽叽喳喳声中缓缓醒转。他睁开朦胧的睡眼,看着窗外透进来的明亮光线,轻手轻脚地从床上起来,生怕吵醒了还在熟睡的长乐公主。
苏离在一旁将衣服一件件穿好,整理得一丝不苟,一副要出门的样子。他正准备离开卧房时,长乐公主的声音从被窝里传来,带着一丝慵懒和好奇:“苏郎可是又要出去了?”
苏离转过身,看着长乐公主露出被窝的头顶,温柔地回答道:“是,还有些许尾巴要我处理。不过别担心,我会很快回来的。”
长乐公主听了苏离的回答,虽然心中有些不舍,但她知道苏离有正事在身,不能一直陪在自己身边。于是她说了一句:“那祝苏郎一路顺风。”
她的声音轻柔而温暖,仿佛一股清泉流过苏离的心田。
苏离应了一声,便走出卧房。他来到前厅,草草地将呈上的饭食吃完,然后就等着李魏的消息。他知道今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耽误太多时间。
不多时,底下仆人来传报,李魏已在外边等候。苏离知道自己应当动身了,于是整理了一下衣袍,走出公主府。
在公主府外,停着一辆华贵的马车,那是李魏的座驾。
此时,李魏已经将帘子撩起,露出他那张带着微笑的脸庞。见到苏离从公主府里出来,他热情地招呼道:“皇妹夫,快上车吧,我有要紧事情和你讲。”
苏离点了点头,随即踏入车厢之内。车厢宽敞舒适,布置得十分雅致。李魏坐在对面,一脸兴奋的神色。
他迫不及待地和苏离分享了一个好消息:“皇妹夫,之前我派过去的人已经跟着广续大师找到了那卢家隐藏佃户、欺压清净寺良善的罪证。”
苏离一听这个消息,顿时精神一振。他知道这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这下子关于讲经学坛的场地和居住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只要明日早朝之上将这些证据提交给李乾明,那卢家便无法逃脱罪责,必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不过此事还是可以先放放,卢家该遭的罪一个都跑不了,但毕竟今天的主要活动还是在那些士子面前露个脸,收割一下他们的好感度。
苏离对李魏说道:“此事先放着,今日我们的任务是去通知那些士子讲经学坛即将开办的消息,莫要让那些寒门士子错过沐浴圣上荣光的机会。”
李魏在一旁听着,自然听出了苏离的言外之意,不过他并不打算捅破这层薄薄的窗户纸,让他和苏离都尴尬,毕竟他也是和苏离一起种下果实的人,今日,便是要享受收成的一刻。
李魏难以抑制住心里地欢喜,激动地问苏离:“那皇妹夫你说,我们该去那里呢,那里是那些寒门士子的聚集之处啊。”
这个答案苏离的心中早就有了,苏离淡淡说道:“去正学巷,我之前与孔玉鸣闲谈之时,他说过,大多生活拮据的士子都会选择在正学巷子里居住。”
李魏转头吩咐驾车仆人道:“你可知正学巷在何处?速速前往。”
仆人应了一声,便驾着马车朝着正学巷的方向驶去。
车厢内的两人相视一笑,互相从对面之人的眼神里见到了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