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眼中闪过惊艳,沐云舒低眉敛目,太后心疼不已,她的女儿,本该是这世间最骄纵的姑娘。
太后轻触着沐云舒的头发,说道:“宝儿真是好看,简直看呆了母后。”
沐云舒脸上飞起红霞,太后拉着沐云舒走到梳妆台,梳妆台上放着精美的凤冠,太后说道:“这凤冠镶嵌翠羽,南海珍珠一百零八颗,凤眼用的是东珠,凤嘴里衔着的是前些日子英吉利进供的红宝石,母后在阳光下看的时候,像是有水流动一样,流光溢彩,好看极了。”
沐云舒摸着华贵的凤冠,那是她父皇母后对她的宠爱,她这一身的嫁衣,即使是价值便是连城,更不用说这里面藏着父母深深的期盼了。
太后说道:“这凤冠虽说是华丽,可是太重了,你先带上试试,便不给你绾发了,若是你觉得还可以,便用,若是沉重了,你告诉母后,母后让他们去改,可不能让本宫的宝儿受了累。”
凤冠很沉,却是在沐云舒尚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太后依旧在絮絮叨叨,说道:“最好是不用改了,姑娘的嫁衣不仅说是娘家的重视,婆家还会依靠着华贵程度估算着你的地位,你父皇是想到了,又怕你累着,所以用的东西很多都是独一无二,或者价值连城却小巧玲珑的,父皇母后这也是没有办法。”
沐云舒抿嘴轻笑,说道:“母后,这样就很好了,女儿很喜欢,也觉得不是太重。”
太后松了一口气,说道:“这样最好,这样最好了。”
太监进来,说道:“太后娘娘,公主殿下,公馆盛少帅说有急事处理,回京时日不定,但每日的小物件不会停,还希望公主喜欢。”
太后点了点头,说道:“他也还算是有心,下去吧。”
太监诺声下去了。
太后把凤冠从沐云舒头上拿下来,说道:“盛家的小子算是有心,每日都送些东西来宫中,咱们娘仨都有份,长乐整日里高兴的嘴都合不拢,送来慈宁宫的东西,虽说不是贵重,确是一些暖心的小物件,你那儿的,我倒不知是些什么东西,想来也不会差。”
沐云舒觉得自己头上一轻,微微有些飘飘然,揉了揉额头,说道:“也没送什么东西,有时是他觉得好吃的饭菜,有时是他不知从那儿弄来的好酒,还有一些小玩意,虽说都是市井之物,不怎么值钱,但是让我想起了小的时候偷摸出宫,流窜市井的时光了。”
太后含笑说道:“如此说来,都是一些合心意的东西,盛家小子对你,恐怕也是用了些心思,如此,你加入北地,也有个依靠,母后也是放心。”
沐云舒羞涩地低下头,娇声道:“母后!”
太后笑意盈盈,说道:“母后不好,母后不打趣宝儿了,宝儿莫害羞了。”
母女二人笑闹一阵后,太后神色一正,说道:“宝儿,虽然母后知道你心思单纯,可还是不免要告诉你,盛家复杂不已,尤其是后宅,虽说你是公主,可对于盛家来说也算不得什么,盛家也算是有底蕴的世家,盛君安的母亲,是我的至交好友,她是一个温婉如水的女子,虽说后来被硬生生给逼疯了,但按理说盛君安即使不是温润君子,却怎么也跑不偏的,可他长成了这个性子,母后也不知这孩子究竟经历了什么。”
二十多年前,太后还是叶府的小姐,与尚书府刘家的姑娘交好,盛元帅当时还是盛公子,随盛家老太爷入京述职,恰逢遇到刘家姑娘游玩,一时间两人意乱情迷,盛家向刘家下聘礼,刘家虽然不舍姑娘嫁的这么远,可是耐不住姑娘喜欢,盛公子殷勤,便应承下了,刘家姑娘嫁去北地,每月与叶小姐通信,信中无一不是满满的幸福,叶小姐为闺中好友开心,却也隐隐有艳羡,两个姑娘一直通信,就算叶小姐嫁入皇宫,也没有断了信。
叶小姐一入宫便是椒房独宠,原想着两人一辈子这么开心,虽不能常常得见,却也是顺遂如意。
可是渐渐的,叶小姐却发现好友的信中慢慢有了不一样的声音,再不是满满的幸福了,越来越多的抱怨跃然纸上,已经是皇后的叶小姐着急不已,可是劝慰的话说多了也不管用,刘姑娘原本出嫁前虽说是温婉如水,却也刚毅,认准的事情,便一头扎进去,就算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可这一次,刘姑娘撞的头破血流,也是一点办法没有,中午在一个雨夜,她都已经睡下了,刘家求她去见一眼刘姑娘,叶皇后求着皇上连夜出了宫,到了刘家,发现原本还算丰腴的刘姑娘已经人比黄花瘦,屋子里还有一个看样子像是五六岁的孩子,面黄肌瘦,那时,她腹中已经有了孩子,便不免心疼极了那个满眼皆备的男孩。
刘姑娘叫好友来了,痛哭流涕,诉说着诸多不易,原来,信纸上写的比现实要轻巧的多。
刘姑娘嫁去盛家,的确与丈夫琴瑟和鸣,可是再美的美人儿,看多了也会腻,渐渐的,刘姑娘发现盛公子开始去青楼楚馆,刘姑娘心高气傲,将盛公子带回来的花娘打杀了去,两人爆发了第一次争吵,刘姑娘被气昏,醒来后,医生告诉刘姑娘说有了孩子,刘姑娘满心满意地以为为了孩子盛公子会回头,可是,盛公子却以刘姑娘有身孕为由与刘姑娘分房睡,夜夜笙歌。
刘姑娘气急,却也知道孩子是她在盛家院子里安身立命的根本,便忍着气,不再去管他,直到七个月时,盛公子的小妾给刘姑娘下毒导致早产,九死一生刘姑娘母子才活下来。
可是盛公子却一心护着小妾,刘姑娘心灰意冷,在北地,她没有一个朋友,诉苦也只能传信与叶小姐诉说,可长此以往,刘姑娘郁结于心,终于患了绝症。
盛公子却也只是淡淡一句好生养着,便又投入了美人的怀抱。
刘姑娘的孩子是君字辈,刘姑娘为孩子取名安,意为这一生平平安安。
刘姑娘满心以为盛公子会在乎自己的儿子,可是君安却受尽了盛公子小妾通房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