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紧赶来到云定县,钱仲升已经醒来,只是满眼的绝望,女帝最恨贪官污吏,他是个好官,但他弟弟是污吏,还是他提拔的,女帝能饶了他才怪。
“刺史大人,陛下肯定会杀鸡儆猴,我肯定是死定了,您便说您什么都不知道,把责任全都推给我便是,本也是我连累了您,我死后,还望您能帮忙照顾照顾我的家人。”
眼看距离县衙越来越近,钱仲升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断。
“没用的,陛下若有心要查,断不可能瞒得住的,欺君之罪,只会死的更惨。”吴程睿智的摇摇头。
钱仲升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来到县衙,女帝正坐在堂前察看各政册,下面战战兢兢的站着附近几个县的县令,既然来了,那就好好查一查吧。
“青原县令,去年冬天,青原县拨出一万两给百姓治病,治什么病需要这么多钱?”女帝目光凌厉的看向下面的青原县令。
“启禀陛下,青原县辖内有一乡名为河俊乡,去年有人患了伤寒,短短数日便有数十人跟着染病,微臣把乡中未染病的百姓迁走。”
“因为是寒冬,天寒地冻,露宿在外面肯定会有很多人冻死,所以臣在青原县城调动百姓迁居,与亲戚挤一挤,县衙给与补偿,腾出四百间房子给河俊乡乡民暂住。”
“河俊乡有民两千余,每日都要消耗不少的火炭、粮食,聘请大夫医治染病乡民,排查附近乡村可有染病之人,固耗资甚巨。”
青原县令连忙跪在地上解释。
女帝抬头看向进来之后,默默跪在一旁的吴程三人。
因为现在春秋国的水路非常方便,所以每年入冬之后,各州刺史都要进宫述职,吴程是第一届科举选拔 出来的探花郎,能力非常出众,第三年便升任一州刺史,这些年做出的政绩非常出色,她自然也映象颇深。
“吴程,青原县去年的财政最差,但你上奏的报表中,青原县的政绩却是粮州诸县第一,这是怎么回事?”女帝沉声问道。
“启禀陛下,因为镇压役病的缘故,青原县的财政才会垫底,臣派人来监察过,确实生了役病,青原县令反应及时,把百姓迁走,隔离河俊乡,未让役病扩散,防止了一场灾难,立了大功,这比财政成绩要重要很多。”吴程朗声回道。
“嗯,你处理的很对,青原县令确实避免了一场灾难,立了大功,用一万两便避免了役病扩散,拯救了很多百姓的性命,政绩斐然,便该重赏。”
“此外,此事处理极为妥当,足以说明青原县令的能力,做县令屈才了,吴程,粮州有能力不行的郡守便进行降职,把青原县令提拔上去当郡守。”
女帝语气突然缓和了下来。
“谢陛下。”青原县令松了一口气,又惊又喜,听之前女帝的语气,他还以为女帝要找他麻烦呢,县令是九品,而郡守是七品,俸禄翻了好多倍呢,而且当了郡守,他做出的政绩好,就还有上升空间。
“附近几个县的政册朕都看了,做的都不差,足以说明你吴程管理领导有方,可惜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天统五年,第一届科举,你高中探花郎,能力极为突出,磨练三年,天统八年,朕破格直接提拔你为青州刺史,你没有辜负朕,把青州这个春秋国最大产粮重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政绩斐然。”
“去年重新划分州域,其他州都进行了缩减,唯独青州没有,只是把州名换成粮州,因为朕相信你的能力,粮州交给你治理,朕放心,然而,你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女帝目光灼灼的盯着吴程。
“臣知罪,辜负陛下信任,请陛下重罚。”吴程一头重重磕在地上。
“陛下,都是臣之罪,臣乃粮州州丞钱仲升,都是臣害了刺史大人,还请陛下莫要迁罪刺史大人,刺史大人是不可多得的好官、贤官啊。”钱仲升连忙哭求着揽罪。
这时,李永把已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县丞拖上来,县衙门口不知何时也已经围满了看戏的百姓。
“哥,救我,救我。”县丞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连忙对着钱仲升求救。
“你个畜生啊,当初你是怎么答应我和刺史大人的,这才过了多久你就开始犯浑,你简直罪该万死。”钱仲升差点牙都咬碎了,懊恼的瞪着这狗东西。
“哼,好好给朕说说你们干的好事,这种奸诈恶劣之辈是怎么当上官的。”女帝冷哼道。
“回陛下,去年官制改革,一州分为四大隶府,每个隶府下设诸郡,郡下设诸县,刺史大人紧跟朝廷号召,开除一大批不作为的庸官。”
“粮州官员出现空缺,不得已从粮州有举人功名的士子中提拔一些暂时担任小吏,这畜生有三甲举人功名,然心性多奸,我一直都知道,但架不住我爹又哭又闹,甚至跑到刺史府去闹。”
“我一时心软便求刺史大人给他一个机会,一再叮嘱要他脚踏实地,安分守己,却不想这畜生本性难移。”
“此事皆是臣之过,刺史大人实是被下官牵累,冒犯圣威,臣愿以死赎罪。”
钱仲升抢先一步,跪在地上哭诉道。
“是这样吗?”女帝冷眼看着吴程。
“是,然此事是臣答应批准的,是臣失职,请陛下治罪。”吴程语气非常平静,没有半点要推脱责任的意思。
“像这样的事还有多少?”女帝问道。
“只此一例。”吴程回道。
“哼,如今天统16年,你为官已经十一年,在此之前无半点污点,以你的能力,至少能做到六部尚书,如今有了污点,升迁便极其困难,后悔否?”女帝冷哼道。
“后悔,臣一时迫于人情答应,然却是对下面百姓的不负责,罪孽深重,岂敢再想升迁之事。”吴程带着浓浓懊悔的回道。
“哼,念你这么多年功劳,又不是主罪的份上,罚俸五年用来建设云定县,你可服?”女帝多少有些恨铁不成钢。
她是非常看好吴程的,准备找到合适顶替粮州刺史的人选,便把吴程调回皇城,入吏部,吏部尚书年纪也不小了,而吴程还不满四十岁,以后可以接任吏部尚书之职,辅佐太子。
结果现在却给她搞出这种事来,这不是让她为难吗,罚轻了,难免以后不会有人效仿,罚重了,吴程以后升迁肯定会被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