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拜师学艺
莒国小郎君2025-07-28 17:383,250

  狮子闻声抬头,见了老僧,很踊跃地连蹿带跳已到他们面前。

  巨獒早奔上去,向狮子头一扑,狮子便在地下打一个滚。

  那巨獒跳到狮子的头顶,把嘴去嗅狮子的两颊,狮子也伸出血红的大舌来舔巨獒。

  老僧喝一声:“来!”

  一狮一獒霍地立起,走到老僧身旁,站着不动。

  老僧把手在狮子头上抚一下,便道:“好儿,好儿,去罢!”

  狮子好像能懂人话似的,回身很快地跑入林中去了。

  老僧道:“这是山上镇山的神狮,十分了得。所以,这里也不是寻常人可以到的。”

  又走了几十步,耳边听得水声潺潺,前面横着一条又阔又深的山涧。

  泉水奔流而下,异常险阻,没有桥梁的。没有踏水的本事,不能过去。

  那老僧把玉琴轻轻提起一跳,跳过那深涧,那巨獒也跟着跳过。

  那里都是绝壁大石巅崖,崎岖无路可通。

  老僧引着玉琴走到一个山洞边,见那山洞很是幽深,好似巨整张着口的样子。

  洞口苍苔满布,寒风砭骨。

  老僧又对玉琴道:“我们要穿过这洞了,你紧随着我,不要胆怯。”

  玉琴答应,遂跟老僧走入洞中。

  洞里本来不通天日,恰巧石璧上都有很小的石穴漏进一点点的光来,如黄金筛地,发出异彩,所以还约略看得出这洞中高高低低,约有十几丈长,渐渐光明。

  等到走出洞来,仍是一道险峻的石磴。

  玉琴又跟着老僧走上去,才来到一个山崖上。

  望西边,一轮红日像个车轮一般大,落在一个山峰后去。

  那山峰嵯峨,好似蟹的二整高张着,把那红日慢慢地吞下去。

  天风吹,人欲倒。

  玉琴从来没有到过这样的山崖,心里也不觉恍惚起来。

  老僧指着前面一带黄墙头说道:“到了!

  这个碧云崖非有缘的不能到此,快随我来!”

  玉琴便跟老僧走去,早到一座很古旧而庄严的庙宇门前。

  里面跑出二个小沙弥来,一样长短,一样相貌,活泼泼地向老僧跪倒道:“师父回来了。”

  巨獒见了小沙弥,奔向他们跳跃。

  一个小沙弥牵了那巨獒先跑入庙门,随后老僧拉着玉琴的手也走了进去。

  玉琴留心瞧那庙门上的匾额,有三个斗大的金字“碧云寺”,但是已有许多剥蚀了。

  山门两旁立着四金刚神像伟大得很,正中的弥勒佛却袒胸露腹,笑脸向人。

  大雄宝殿的庭中有二株柏树,修柯入云,都是几百年前的物事。

  殿上一口很大的旧铜钟,又有亮光光的琉璃灯。

  几个火工等人,个个前来叩头。

  老僧把玉琴领到他的禅房中,自己向正中禅床上一坐,指着旁边一个蒲墩命玉琴坐了,有话告戒。

  玉琴遵命坐着。

  老僧道:“我是昆仑山上的一明禅师,在此碧云寺内修道,本不肯轻易传授徒弟,何况你是女子。

  只因我到吉省去拜访一个朋友,归途中无意见你,觉得你天生灵根,不同凡俗。

  所以,我心里一动,要想收你为徒。

  难得你立志学艺,不畏艰难,将来或可成就。

  现在,你可留居山上一心学习,待我慢慢教给你。

  此间,同门只有你方才见过两个小沙弥,一名乐山,一名乐水,是孪生弟兄,无父无母,我把他们领上山来,抚养长成人的。

  他们年纪虽轻,性情甚好,你要当他们兄长一样敬重。

  我还有一个师弟,已成残废,名虬云。个头高大,有非常本领,常常镇守在寺中。

  不过,因他年少时不忍血气之勇,以致有此终身残疾。

  这话很长,待我将来暇时再告知你,明天我引你去见他,礼貌更要虔诚。

  其余几个火工也有些根基的,你也不要轻视。

  总之,在我寺中,须要恪遵我的教训,不得有违戒律。”

  玉琴闻之一一应诺,一明禅师又给她一个小房间住。

  这夜晚饭后,玉琴向一明禅师告辞了,自去安寝,未免觉得有些孤凄。

  听那山风吹着橡栗滚落在瓦楞上又反射到地上,铿嘡宛转,几疑不是人间的声音。想起家中的母亲和弟弟,不觉生起退缩的心,继而一想,我是来此学艺的,理该听师父的话,摒除一切俗念,以便早日成功。

  别轻视玉琴是个小女孩,却有这种毅力和勇敢,可喜得很。

  待到天明,玉琴跟着一明禅师去拜那位虬云长老。

  原来,是一个相貌丑陋不堪的老和尚,一臂已断,两腿已废,枯坐禅床。

  见玉琴向他下拜,便道:“善哉,那里来的小姑娘?”

  一明禅师把收她上山的事情告知他,那虬云长老只是点头不语。

  玉琴也就退出,见那寺院也不十分宽广,但寺后田地很多,种许多菜蔬。

  空气新鲜,环境幽静。

  玉琴一心一意从着一明禅师学习武艺。

  起初三个月,一明禅师只同她讲解,又教她帮做一切事务,熬练筋骨。

  后来,渐把拳术教授她。玉琴有了根底,自然易进。

  一明禅师又把飞行术尽数传授给她,如此这样的练了三四年,玉琴的武艺非常精通。

  一日,一明禅师对玉琴道:“现在你所学武术已是可观,普通拳术教师已非你的敌手。和上层人较量,还瞠乎其后。你若苦心追求,我把剑术传给你。这是非有慧根之人不能识其中奥妙。你须要仁风侠骨,仗义待人,方不负为师指导你一番的苦心。”

  玉琴听说师父肯把剑术传给自己,心中很喜欢,连忙拜倒在地,请师父传授。

  一明禅师遂取出一口宝剑来,光芒四射,势若流星。

  便对玉琴说道:“从前越王勾践把白马、白牛祭了昆吾山神,采金铸成八剑,应八方之气。

  一名掩日,把剑去指日时,日光尽暗。二名断水,划水开即不合。三名转魄,指月则蟾兔倒退。四名悬剑,飞马一触剑锋,宛如斩截。五名惊鲵,沉到海中去,能使鲸鲵深入。六名灭魂,带着夜行,可以不遇魑魅。七名却邪,妖魔见之倒退。八名真刚,切全断玉如削土木。

  我得到其中的第五、第八两剑。惊鲵剑我已传授了一人,在你上山的时候他已下山去了。

  此剑飞出时为青光,将来你如遇见便可知是同道。

  现在,我传给你的剑便是真刚,都是采五山之精合六合之英而练成的,煞非容易。你须精心练习。”

  玉琴忙跪下,接授这柄真刚宝剑。

  一明禅师先把越女剑教授给她,这是越国时处女击退白猿的剑法,又轻又捷又谲,又奇。

  玉琴仔细练习,每天五更时坐在房中练气。

  隔了长久,果然渐渐运用如意,舞动时有小白光。

  一明禅师对她说道:“这是你第一进步。到了第二步,白光便可如车轮大,滚来滚去,有风雨之声。第三步便可能大能小,能收能放,千里之内取人首级于一刹之间。

  昼见影而不见光,夜见光而不见影。

  在昔颛顼帝有一宝剑名曳影,腾空而舒。若逢四方有兵,这剑便能飞指四方,每战必克。

  又楚王聘请欧冶子、干将到他国铸剑。练成三剑,一名龙渊,一名工市,一名太阿。

  后那晋、郑二国要想得剑便引兵来围。楚王运用太阿宝剑登城指挥,书上记着,说‘三军破败,士卒迷惑,流血千里,晋、郑之军头毕白,可知剑的利害了,你将来是能领会的。”

  玉琴听了更是快慰,昼夜习练,白光积久渐大,哧哧然有了声音,自喜功夫有进步。

  一天晚上,玉琴练气毕,精神振作。

  推窗西望,见皓月欲坠,夜色好似霜雪,寒冷砭骨。

  许多高峰相向而立,俨然如五六老翁穿着衣冠在那儿对语。

  东首一峰作白色,又如白衣观音危立。忽见峰上飞起一道白光,细如游丝,在高处回旋一匝。

  接着,又有一道白光上来。

  两道白光左右上下飞,变做一片白练。

  玉琴好奇心生,忘了师父吩咐,竟飞身从窗中跃出来,到峰边一观动静。

  暗想:“师父曾说过,尘世间人轻易不能到这地方来的,那里来的剑光呢?”

  正在这时,那两道白光已如飞地从上落下,到了她的顶上。

  玉琴不觉大惊,忙挥随身带的真刚宝剑向上抵御。

  一道白光,便听豁刺刺一声响,白光顿敛,自己的剑也落在地上。

  定睛细看,面前站立着两个人,月光下照得清楚,原来是乐山和乐水两个小沙弥。

  他们见了玉琴便道:“好险啊!几乎闯下大祸。我们正在观音峰上练剑,谁知道师妹前来窥探。

  剑光所及,人无遁影。幸亏我们还郑重,未下绝手,而师妹的宝剑也有抵抗的能力,才得安然无恙。

  可惜,师妹还不能十分运用呢。”

  玉琴听二人说话,梨涡顿时红晕,只说:“得罪师兄,幸恕我的冒昧。”

  遂后,拾起剑来很快地回去。

  第二天,玉琴去见师父。

  一明禅师道:“你昨夜自己不慎,犯了他们兄弟的剑光,几肇流血之祸,以后还须小心!你在这里技艺还不能算上乘。”

  于是,玉琴知道二个小沙弥的本领了。

  又过了一年,玉琴已到了荳蔻年华,绿珠容貌。

  在这荒漠幽深的山里,好似空谷幽兰。

  一明禅师把她唤来说道:“现在你的技已学成,可以下山去见你的母亲了。

  将来立身行事,须把仁义二字放在心头。你已会剑术,尤须戒杀。

  除非遇着凶恶之人,不得已一开杀戒。至于好人,却一个也不能损伤。不要自己艺高胆大,傲慢待人。

  明天你好离开我们,但也很不容易出去的。今晚我要试你一下,你可戒备着。不必害怕,用出你全身本领来对付。”

继续阅读:第123章 学成下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双刀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