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学成下山
莒国小郎君2025-07-28 17:393,043

  玉琴答应一声,转身退去。

  夜间独坐室中,闭目养神,知道她的师父要来相试,心中惴惴然防备着,又想起家里的母亲和弟弟,恨不得立时下山回归故里。

  正在此时,忽听窗外天崩地裂一声响,睁眼看时,似乎外面有人。

  她壮大了胆,拔出真刚宝剑跳出窗来。

  不料,面前站着又长又大的四个甲士,好似庙门口的四大金刚,拖着长枪大戟,雄纠纠气昂昂地准备和她厮杀。

  那四个甲士见了玉琴,也不说什么,一齐把她围住。

  再看那玉琴,不慌不忙,挥剑和他们酣斗,竟然丝毫不落下风。

  一道白光纵横飞舞,那四个甲士战她不过,曳兵而走。

  玉琴勇气百倍,仗剑追去。

  忽然,四个甲士就地一滚,化作四只斑斓猛虎,张牙舞爪向玉琴扑来。

  玉琴却并不退避,手起剑落,把一只“猛虎”甲士刺死,尸体倒在地上,其余三只返身逃去。

  返回身,玉琴要走回,又见前面闪出二个小沙弥,把她拦住。

  玉琴抬眼观看,才发现先,原来那是两位师兄。

  玉琴暗自思他们剑术比我要强,恐怕我不是他的对手,不觉有些自馁,然而又想起师父叮嘱的话:“彼人也,我亦人也,何畏之?”

  于是,玉琴再鼓起勇气舞剑进刺。

  只见两个师兄发出两道白光,左右围绕,但觉自己的剑光夭娇如游龙一般,罩住二人的剑光,不使他们近身。

  战之良久,见那两道白光渐渐缩小,直至不见,玉琴心里好觉奇异。

  仰视星斗满天,已近午夜。

  听得背后脚步声响,回头一看,见有一个白衣人持着手杖奔来,玉琴跳过去便是一剑。

  白衣人把手杖拦开宝剑,跟手一杖,打向她的头上。

  玉龙用剑去削,却削不动分毫,知道来了劲敌,便施展平生本领和这自衣人决斗。

  不多时,白衣人抵敌不住,向后山跑去。

  玉琴紧紧追随后面,来到峭壁下,前无去路,白衣人只得立定。

  玉琴大喜,娇喝一声,一剑直刺过去,只觉得手臂酸麻,动弹不得,自己的剑被什么东西夹住,所以不能活动了。

  细看原来是一明禅师,连忙下拜道:“弟子该死!不知老师在此。”

  明禅师笑道:“果然不错,你回去罢。有话明天再说。”

  说罢一耸身不见了。

  寒风凄凄,一个人影也没有。

  玉琴只好回转,悄恍迷离,不辨真幻,随后到床上去睡了。

  次日天明,玉琴去拜见师父。

  一明禅师道:“大功已成,你可回去,将来如有机会,当可重见。”

  玉琴想起昨日的景状,遂又问道:“师父,我不明昨夜来的四位甲士究竟是真是幻?何许人物?”

  一明禅师笑道:“即真即幻,何必问他明呢?”

  玉琴闻听此言,不敢再问。

  一明禅师取出数十两银子来,送给她道:“尘世间非此物不能生活,你一路回去,没有盘缠。可带去使用。”

  玉琴拜谢接过,遂背宝剑辞别一明禅师,又和两位师兄告辞。

  一明禅师道:“你不认得下山路途,我叫他们送你一程。”

  乐山、乐水齐声答应一声,随后又去虬云长老那儿告别,取道下山。

  一明禅师送至崖边说道:“玉琴,你好好下山去罢!”

  玉琴重又拜别,心里也觉依依不舍。

  随着两个师兄走下碧云崖,出得石洞,又来到崖边。

  这时,玉琴已学会飞行术,所以也跟着他们跳过涧,不用他们提携了。

  忽然,一阵风吹,吹得树叶下坠,跳出一头巨狮来。

  王琴认得是数年前上山时见过的那只镇山神狮。

  乐山早喝一声:“畜生,不得无礼。”

  狮子听得乐山口声,雄威顿敛,自去涧边饮水。

  乐山乐水把玉琴送下昆仑山,他们向她叮嘱几句,回寺复命。

  玉琴久在山上,清静已惯。

  现在来到城市中,便觉尘嚣,但她还没有到繁华之处呢。

  她不认得道途,便向人问。

  家乡又相隔甚远,走了两个月,方来到荒江。

  故乡景物一触入她的眼帘,便觉有许多情感,急急跑到家中,见她的母亲正独自坐着流泪,面貌也瘦了不少,头发也白了许多。

  玉琴上前拜见。

  祁氏见女儿回来,悲喜交集,把她抱住道:“玉琴,我自你去后,时时苦念不释,不知你学艺如何?几时归家?不要受了那和尚的哄骗,我母女俩终身不能再见。现在且喜你归来,人也长大了。”

  玉琴问道:“弟弟在那里?”

  祁氏放声大哭道:“你要见你的弟弟么?早回来半年还可见面,现在可怜不能够了。”

  玉琴惊问道:“难道弟弟死了么?”

  祁氏道:“他被猛虎咬死了!去年石屋岭上发现有大虎,凶猛异常。饮马寨中虽有几个猎户,也奈何它不得。我常嘱你弟弟不要在外乱跑,他不听我的话。一天他到岭下去游玩,至晚不归。我心中发急,托人前去寻找,那里有半个踪影,明知凶多吉少。次日早晨有一个农人前来报信,说他路过岭下,见林中有一件破残的衣服和几根骨头,一堆鲜血。听说方家有人失踪,大约被虎所害了,遂来报信。我跟他去一看,正是你弟弟的衣服。可怜他的性命送在猛虎口里,怎地不使我断肠呢?”

  玉琴心中很是悲伤,眼泪好像断线珍珠似的落下。

  这时,他家的老长工陈四走进屋来,见了玉琴,也不胜欢喜,说道:“玉琴小姐回来了,可怜小少爷被大虫害死。”

  玉琴问道:“那大虫的巢穴可是在石屋岭顶上么?”

  陈四答道:“这却不能知道,但只有三四只大虫。一只白额金睛最是利害,伤了许多人畜,我们有多日不上岭去了。”

  玉琴点点头,遂用话安慰母亲说:“我已学得高深的武艺,先要代弟弟报仇,那些猛虎并不在我的眼里。”

  祁氏听女儿这样说,深信她必能对付猛虎,遂止住哭泣。

  这夜母女絮絮谈话,玉琴把昆仑山上的事大略告诉,祁氏听了也很骇异。

  隔了三天,玉琴便挟了宝剑独自到石屋岭上来杀虎,不知猛虎伏在那里,上岭只见石屋墙壁倾圮,蛛网满置,荒凉得很。

  在树下发现一堆虎粪,想那虎也在此处出入的,随后玉琴潜伏着等候。

  果然守到旁晚时,红日西坠,苍然暮色自远而近,风起云涌,四山呈着恐怖的色彩,就在那边草里窜出野猪来,急忙忙跑入山穴里去。

  玉琴也不惊动,便听一声虎网,跳出一只黄色的虎来,并不十分高大,见那野猪早已逃脱,虎眼睁圆似发怒的样子。

  她便拔出宝剑迎上前去。

  那虎见有人来,想要尝人肉的滋味,奋起向她一扑。

  玉琴把剑一挥,白光一道从虎的头上落下,血雨四溅,那虎已身首异处倒在血泊中。

  玉琴觉得很爽快,拖了死虎下岭回转家中。

  祁氏已在门口守候,心里忐忑万分,见玉琴杀虎回来,心中快活。

  邻人和长工皆来观看,一齐称赞玉琴的神勇,陈四又向玉琴乞取虎尸去剥虎皮,这件事早已传到饮马寨里。

  第二天,便有寨中猎户和乡民到江边看这位单身杀虎的巾帼英雄,觉得玉琴是一个千娇百媚的女子,竟然有这种伟大的本领,独自去杀虎,没有一个不称赞她。

  玉琴对他们说道:“石屋岭出了大虫,把我弟弟咬死。我一来代弟报仇,二来为地方除害。须除尽山中大虫方才罢休。”

  众人回去纷纷传说,众猎户反觉得贪生怕死,没有本事,面有惭色。

  玉琴每隔三四天便到岭上去杀大虫,半个月内果然被她一连杀死三虎,但不知那一只虎是咬死她兄弟的。

  据乡人说,只有那只白额虎狡猾得很,而且不易对付。

  玉琴又向岭上搜寻,却不见虎踪,空手而返,心中未免焦燥。

  恰巧饮马寨中有一个猎户姓李的,自告奋勇愿引导玉琴深入寻觅,因他嗅得出虎的气味,且曾看见过那这只大虎的。

  玉琴便请他引路,再到岭上四周去搜。

  李猎户嗅来嗅去地说道:“大虫已不在这里了,大约那畜生见同类都被人杀死了,心里也有些害怕,闻风远逃哩。”

  玉琴懊丧着问道:“到那里去寻呢?”

  李猎户且嗅且行道:“畜生走没多时,大约还不甚远,不怕他逃走的。”

  随后,又跟着玉琴往东边一座山头走去。

  到了山上李猎户深深地嗅了几下,喜形于色,对玉琴说道:“大虫正在这里,不过此时恐怕不会出来,最好夜里来守候。”

  玉琴遂放心和李猎户回去休息。

  到晚上玉琴请李猎户吃饱了饭,结束停当。

  李猎户带着一柄钢叉,陪了玉琴到目的地去。

  那山名小黑山,很是险峻。

  月色甚好,照得山上十分明白。

  他们越过石屋岭来到小黑山上,玉琴指着东边一株大树道:“你可上树作壁上观,省得大虫来了,我要照顾你反而不爽利。”

  李猎户答应道:“是!”

  言罢,先攀枝到树上坐着等候。

继续阅读:第124章 杀大虫战土匪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双刀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