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白布裹首汉子
莒国小郎君2025-07-28 17:363,104

  女郎第二剑刺来,少女把手中剑轻轻一撩,女郎的剑已削成二段,剑头落在屋上。

  女郎说一声:“好利害!”

  言罢,飘身跃下。

  少女见事已如此,也跟着跳到地上。

  女郎奔到东边廊下一根铁柱旁,伸手向柱上铁环轻轻一拉,只听得“当啷啷~”一声响亮,庄中四面都响起铃声来了。

  女郎拉过铃,便向屋子里一闪,倏地不见了。

  不多时,火光大明,足声杂沓,有十数个健儿各执刀枪棍棒,蜂拥而来。

  为首有两个大汉,一个展开朴刀,一个搦着长枪,直前扑奔。

  少女此时横剑靠东立着,准备磨斗一番。

  见二人进攻,不觉微微一笑道:“好大胆的东西!来姑娘手里送死么?”

  将剑左右两摆,呛呛两响,一个断刀,一个断枪。

  少女踏进一步,白光起处,一个人头骨碌碌已到地上。

  家人呐喊一声,齐把她围住,想以多取胜。

  那少女不忍伤他们的性命,只把宝剑护住自己身躯而并不还攻。

  但是,众人的器械到她的剑锋上,没有不变成两截的。

  忽听叱咤一声,有一老翁,精神矍铄,飞奔而至。

  众人都道:“好!好!老庄主来了。”

  背后还跟着一个麻面少年,老翁见了少女便喝道:“那里来的小丫头,敢到这里来!”

  言毕竟立即拔出剑来,成一道白光飞奔少女。

  少女也喊道:“老贼!你在黄村做的伤天害理之事,我今特来找你。”

  说罢,还剑迎住。

  众人都退立一旁,但见它二道白光往来盘旋,击刺有声,寒风飕飕,不见人影。

  麻面少年见老翁和少女决战良久,不分胜负,他就掣出宝剑上前相助。

  少女觉得他们二人果是劲敌,饶她自己的剑术,不能占得半点便宜,心中暗暗焦急。

  忽又听众人欢呼道:“老太太来了!”

  少女留神看时,只见四个丫环手执黄纱灯笼,一手握着短刀,拥着一个七十左右的老妇走下庭阶。

  这老妇白发盈颠,目光炯然,手里拿着一根纯铁拐杖,跳过去杀入白光中。

  顿时,少女觉得自己宝剑削不动了。

  老妇的拐杖非常沉重,而舞动如长蛇绕身,呼呼呼一连几杖,打得少女只有招架之力,那老翁和少年又步步进逼。

  正在急迫的时候,忽地从东廊上飞下一道青光来,嗤然有声,把拐杖托住。

  少女耳畔又听得男子的声音对她说道:“时机不利,快快出此重围。”

  少女不知是什么人来这里援救,便把剑法一紧,腾身跃上屋顶。

  青光跟着飞上,回身向庄前跑去,同时觉得背后有人追来。

  将近一层围墙时,左边屋顶上好似伏着一个黑影。

  少女不暇细察,正向外跳下,忽觉一物从侧面飞来,不及躲避,正中左肩。

  知道中了暗器,连忙越过小溪,仍望林子里跑去。

  庆幸的是,背后没有人追来。

  少女立住了,回头见有一个黑影立在身畔。

  “姑娘受伤么?”那黑影低声问道。

  少女运夜眼一看,那人是个青壮年,身形修长而俊美。

  这青壮年非是别人,正是双刀客朱大常。

  “小女多蒙先生援助,我肩上大约中的是飞镖,好在没有打在要害。”少女恭敬地答谢道。

  朱大常道:“姑娘来此做甚?然铁拐韩妈妈果然名不虚传,和他们对敌不是明智的选择。我也不是本地人,现在寄住友人家中。我好友霍元茗,行侠好义,请姑娘随我一同前去,再行商议良策,不知姑娘的意思如何?”

  那少女闻听此言点点头,遂跟了朱大常望南方走去。

  时已四更。

  来到山坡下,有几间小瓦屋,依山而筑,柏树数株,亭享如伞盖,掩蔽其上。

  朱大常引着少女从短垣中跃入。

  朝南一间房里,灯光明亮,有一中年男子正伏案看书。

  听见脚步声,抬头见二人走入,很是惊讶,问道:“朱老弟,你这是去韩家庄了么?这位姑娘又是何人?”

  双刀客朱大常笑道:“霍兄,我去韩家庄找那韩父子,恰遇这位姑娘,也是同道中人,在庄内和他们酣战,被铁拐韩妈妈困住。

  我遂招呼她同走,因为不走便危险了。不料临出时,她中着敌人一镖,我遂请她到这里来。”

  正说到“来”字,少女忽然吟一声,面色惨白,倒在椅子里。

  朱大常大惊,忙问道:“姑娘,你怎么样?”

  少女紧咬牙关说道:“恐怕肩上的镖伤发作了,又痛又麻。直钻我心,好生难受。”

  霍元茗道:“哎呀~我听说那老贼韩妈妈有一个幼女,名小香,善用毒药飞镖,能在二十四小时内致人的性命。”

  朱大常顿足道:“啊?这下麻烦了,那这位姑娘怎么办?”

  霍元茗道:“朱老弟,这是怜香惜玉起来了。哈哈······不要慌。也是这位姑娘命不该绝,去年我到关外遇见一位老道,他给我一种敷药,说是绿林中人常用暗器伤人,还有浸着毒药的,中之立死,惟此药可以救治。只要把少数药粉涂在平常的膏药上,敷于伤口,便会渐渐痊愈,没有性命之忧了。我一向把药搁在箱里,没用处。看来今天可以有用了。”

  说完,霍元茗随即跑到对面房里取出药粉和膏药,又把他的妻子唤起,乃是一个很朴实的妇人,一同走来和少女相见。

  这时,那少女已把雪白粉嫩的臂膊伸出,肩上有一个铜钱大小的伤口,流出一点点的紫黑色的血来。

  霍元茗急把药粉倒在膏药上,代她敷在伤口,又用布包扎好。

  说也奇怪,少女本来十分痛苦,但是敷了药后,不消几分钟便已止痛,心中很感激眼前援助的两位江湖人士。

  此时,东方已渐渐发白,天也要亮了。

  双刀客朱大常与那少女索性不睡了,一同坐着,互问身世。

  “本人姓朱名大常,江湖人称双刀客,本是太原人氏。平生喜欢结交天下英豪。尝读游侠列传,景慕其为人,因此浪迹江湖,一意锄暴诛恶,为民求福。

  前天来此拜访我的老友霍大哥,才知道这里苏州丰和驿韩家庄的韩天雄,是个江湖上的独脚老盗,作恶多端,不知犯过了多少血案。

  因此,引起我的冒险心来,夤夜私探韩家庄,不料却遇见姑娘。

  姑娘真好本领,能只身和韩家父子对战。

  后来,韩妈妈来了,我知道事情危急,这才来援助姑娘出险。”

  随后,双刀客朱大常娓娓道来事情的期末原由。

  哪少女问道:“敢问朱大哥可是一明禅师的弟子么?”

  朱大常露出很奇怪的脸色,问道:“姑娘怎知我是禅师门下呢?姑娘为什么事来找他们?我们还没有请教姑娘的姓名,还望告知。”

  少女微微一笑,遂慢慢地把她的身世和到这里来的原因,详细讲给他们听。

  这是十年以前的事了。

  在吉、黑交界地方,胡匪猖獗得很,官军去剿捕的,都被杀得大败而还。

  这些胡匪,对于孤单客商不劫,贫民不抢,附近村庄不去骚扰,很有纪律。内中的首领姓方名正,别号方大刀。

  周围数百里,无人不知道方大刀的盛名。

  后来方大刀年纪渐老,觉得这种生涯究竟是不正当的,数百健儿中后起之秀很多,遂决意向部下告退,洗手不干,带着妻女,离开他多年的巢穴,来到荒江之滨,筑了几间房屋,门前种下数十亩田地,预备终老于此。

  因为方大刀仗义疏财,挥金如土,所以做了几年首领,并未积有资财。

  妻子祁氏是继室,生有一女一男。

  女儿名玉琴,外秀而内慧,儿子名一个豪字,姊弟二人都在稚年,依依膝下。

  方大刀绿林归来,雄心已歇,对此一对可爱的金童玉女,足慰桑榆晚景,空闲时候,常把拳术传教他们姊弟二人。

  但是,方豪的身体不甚强壮,力气小,反喜欢读书写字。玉琴是读书也用功,习练拳术有特大进步,常欲将来做花木兰、秦良玉一流人物,所以方大刀更是钟爱。

  这样根清静地过了二年,倒也安然无事。

  他们所居之地很是荒辟,只有五六家人家,都是垦植田地的。

  前面有一条小江是通松花江的,往来的船只很少,大家因此唤做荒江。

  江的东面丛山峻岭中,有一石屋岭甚为险恶,内多猛兽。

  石屋岭上有一荒庙,是用石筑就的,供着王灵官的神像,已倾坍毁坏。

  除却樵夫猎人,简直没有寻常人的足迹登临其地。

  离开荒江十里多路有一个饮马寨,居民甚多,较为热闹。方大刀有时到饮马寨去喝茶,和几个老农闲话桑麻以为消遣。

  有一天他从饮马寨还家,对妻子说道:“你们留心着,有人要来找我了。”

  祁氏和玉琴等听了,也不以为意,认为是有什么朋友来拜访他。

  可是,方大刀便觉郁郁寡欢,没有以前兴致,祁氏正有些狐疑。

  隔了五六天光景,忽然外面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大汉,白布裹首,相貌雄伟,要求见方大刀。

  这时,方大刀正在后面院子里浇花,听得有人到来,连忙放下水壶走到外边,招呼这个大汉到左首一间屋子里谈话。

  不多时,这大汉告辞而去。

继续阅读:第121章 飞天蜈蚣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双刀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