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七年(1214),福建提举潘友文因与朱熹生前交往密切,对住在朱家的杜杲也有几分认识,于是便向时任建阳县令举荐了杜杲,希望杜杲能够做个公正廉洁的提点刑狱。以维持建阳的一方稳定,然而此时的杜杲还是一门心思钻研兵书,搞发明创造,对潘大人的一番好意毫不领情,而潘友文并不责怪杜杲,只是希望他工作学习两不误。
在建阳任提点刑狱期间,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县令解决了不少的疑难问题。县民的生活井然有序,真正做到夜不闭户。
杜杲打小起就爱好学习文化,尤其喜欢军事天才鬼谷子的用兵之道和鲁公输的发明创造,他把父母留给自己的零花钱全都花在了书肆上,以至还会邀上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不辞劳苦地走到建阳书坊,为的就是能买到家乡邵武根本买不到的兵法书籍。
而建阳书坊是南宋时期最大的书刊出版之地以及书商的云集之所,杜杲从中汲取了一定的兵书知识,以及发明创造的诸多营。
在建阳工作两年之后,因曾祖父杜圯兴修水利,祖父杜铎清廉爱民,父亲杜颖平定叛乱,因而享受朝廷荫补,走上仕途。
之后的杜杲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他南征北战、抗击侵略,逐渐走向了南宋朝廷的政治前台,成为南宋时期的文武全才和爱国将领,被后人誉为淹贯多能的南宋名臣。
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金军攻打滁州(今安徽滁县)等地﹐宁宗赵扩连忙让右相史弥远向附近的州府调兵谴将。江淮制置使李珏慌忙询问幕僚杜杲:“如何应对,才能既解滁州危机,又确保江淮安宁?”
见李大人惶惶不安的样子,杜杲随即轻松地笑了笑后又认认真真地分析说道:“滁州乃江淮制置的防范重地,大人派兵天经地义,若派重兵支援滁州,其他防地必然空虚,若是胡椒撒面做做样子,那就根本起不到阻挡金兵的入侵作用。”
“人少不行,人多也不行,你杜子昕能否告诉本官,究竟要怎样去做才能算行?”
杜杲还是轻轻地笑了笑,尔后向制置使李珏主动请缨,郑重说道:“倘若大人信我杜杲,杜杲可带千余人马前往滁州解除危机。”
“信,本官当然相信。”
听幕僚说只要带上千余的人马前往滁州便可解除危机,李珏觉得,就是这个人数他还能够接受,于是,便欣然点头,愉快答应。
杜杲虽说是荫补入仕的文武全才,但朝廷看在他祖辈为朝廷建功立业的面子上,还是把他安排到油水富足的通州海门盐场供职,管理盐场并不是杜杲的理想职业,但他依然按朝廷规定收取税盐,从不克扣盐民的利益,三年期满,杜杲就被父亲生前的好友——福建提点刑狱陈彭寿举荐做了代理闽尉,然而,杜杲并不在意自己只是一个代理的小官,而是认真查案,追捕凶犯,力保福建各地无事平安。
陈彭寿因此而名声大噪,可他深知,凭杜杲的能力,做个刑官狱吏实在是大材小用,而应当是统兵千万,驰骋疆场的大将军,于是,他便向自己的好友李珏推荐了杜杲,希望杜杲能够帮助李珏做好江淮一带的防务工作,以抵御金兵的南下入侵。
李珏看了看陈彭寿写给自己的推荐书信,他二话不说,便让年轻的杜杲做了自己的心腹幕僚。
就在杜杲做了江淮制置使李珏的心腹幕僚后不久,金宣帝完颜珣(名:吾睹补)在主战派的怂恿下,令大将完颜合达领十万精兵南下伐宋。
当得到金军已在滁州对面,搭起帐篷,准备择日攻宋的不好消息时,李珏连忙向杜杲讨教对策。
杜杲献策:“大人毋须紧张,金兵不善水性,此次完颜合达定然是要花掉一定的时间去准备船只,只要拆掉沿江、沿淮的所有浮桥,并在沿长江、淮河的靠南之处,多扎篱笆,金兵的船只便难以靠岸,而我们的宋军就可在南岸射出含有火油的利箭,到时候的金兵不是被射死,就是被烧死、淹死,若有此般结果,大人还何愁金兵不退?”李珏一听,顿时精神抖擞,连连点头应许。
果不其然,完颜合达挑选水性较好的2千士兵偷偷渡江,准备拿下滁州,为大部队南下打好前战。一面将北边征来的船只连成一片,浩浩荡荡地向南边驶来。
此时的百姓听说金兵十万,他们偕老带幼拥满郊野,请求进城躲避,滁州知州不肯收容,杜杲一面安排江防部队沿江防守,一面开锁接纳百姓,并且号召军民抵御请略。金人围城好几层,杜杲登上城墙面部中了两箭,但他越发斗志昂扬,终于与滁州军民一起消灭了2千的上岸金兵,保全了城池。
见对案没有传来好消息,完颜合达命令士兵将北边征来的船只连成一片,浩浩荡荡地向南边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