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郑重其事
陈代平2021-02-22 15:421,744

  这理宗皇帝究竟是咋了?他仅仅在杜杲回到濠州还不到三天的时间里,怎么又要急诏杜杲速速返京?

  原来,就在“活神仙”史严之的一番精彩表演且满心欢喜地离开理宗皇帝的御书房后,善琴姑娘何翠花便随即从御书房的后厨里偷偷摸摸地走了出来。

  “怎么,恩人还没走?”

  见理宗疑惑,何翠花反问道:“您让翠花走去哪里?难道这大千世界还有我何翠花的容身之地?是如今,虽说宁宗早已离逝,可帝党的势力犹存,不可小觑,要是他们得知我何翠花是奸臣之后徐翠花,曾帮助丞相害死了赵竑,您皇上可以试想,奴婢的今后还有活路可走吗?所幸是丞相和太后心地善良,丞相留我住宿,太后带我进宫,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皇上才能救我徐翠花。”

  赵昀无比愧疚地哀声叹语:“将恩人推向如此境地,我赵昀难辞其咎,说吧!朕要怎样帮你,才能摆脱目前的险境?”

  “皇上也别太自责,帮助丞相矫诏拥立,是奴婢自觉自愿的行为举止,您的老祖宗赵德昭乃我徐翠花最为同情的一个皇子,能帮助他的后代登极帝位,是奴婢一生中的最大理想,当然,为祖宗报仇雪恨也是帮助丞相矫诏拥立的原因之一。”

  随后的徐翠花向理宗皇帝讲述了他的老祖宗赵德昭。

  “赵德昭(951年—979年),字日新,宋太祖次子,赵德芳兄,初授贵州防御史,太宗时累迁京兆尹,封武功郡王,因受太宗训斥,自刎。他先后被封为武功郡王、燕王、吴王、越王。太祖死后,流传着斧声烛影疑案,其弟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太宗虽然封德昭为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但内心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存有戒心。(979年)太宗亲征太原时,一夜偶发的事情惊扰军营,军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传说军中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赵光义得知,更为不满。按宋朝的规矩,得胜很快就要犒赏,可赵光义却因嫉恨德昭威名迟迟不颁嘉奖。当德昭询问赵光义几时论功行赏时,赵光义以羞辱、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你当皇帝时,再赏还不迟)德昭闻言愤恨不已,退而自刎。宋太宗虽然是一时气话,但猜忌之心一览无疑。赵德昭身为宋太祖之子,对之前的金匮誓书和斧声烛影之种种议论不可能一无所闻,一无所想,而现在被亲叔叔猜疑,无以自诉,只能以死明志。赵德昭之死令人意外。宋太宗闻讯赶来,大为后悔,哭着说道:“你这个傻孩子,叔叔只是气头上的一句话,你怎么也当真,为什么要自寻短见呢?”随即拟亲王大礼安葬德昭,赠中书令,追封魏王。”

  “说句良心话,我赵昀对自己的老祖宗赵德昭了解甚少,若不是丞相派余天赐大人到浙江山阴县的虹桥里找到了舅舅全富保长,也许我赵昀就永远都是赵与莒,若是赵竑采纳老师真德秀的建议:须韬光养晦,甭锋芒太露,孝敬杨皇后,善待史弥远,那我赵昀也没有机会登基称帝,永远是个一般的百姓……”

  “可现在的赵与莒他不是百姓,而是当今皇上,总不能一直拿着过去的事情和现在做比较,而应当胸有成竹,做到一口唾沫,一颗钉。”

  “恩人所言可否针对朝廷目前的对外政策?”

  徐翠花点了点头,轻声问道:“皇上是否还相信翠花?”

  “这还用说,我赵昀的皇位都是恩人用贞操换来的,不信你还能信谁?”

  “若信我徐翠花,奴婢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昀点了点头,随即又深深叹语:“史弥远和董宋臣各有各人的小算盘,然,姑娘则完全不同,是全心全意地为我赵昀谋略、布局。”随后的理宗便认真倾听恩人的建议。

  “谋略、布局都谈不上,只是说说自己的看法而已。皇上,其实杜杲的建议对宋廷有利,只有宋、金联合起来,才能抗击蒙古侵略,杜杲在做江、淮制置司幕僚和濠州通判的时候,两次抗击金朝伐宋,以完胜结局,实乃用兵奇人,若让他来统领王军,又何惧蒙古帝国入侵南宋,是该要下定决心的时候了,若还一再举棋不定,怕是亲蒙势力日渐高涨,皇上今后难以驾驭。”

  “恩人说得极是,可现在朝中的大权还在太后和丞相的手里,万一太后固执己见,联金便是依然空谈,没有希望。”

  徐翠花郑重其事地肃然责备:“皇上是不了解太后杨氏,上次杜杲的建议没能在朝堂上通过,那是太后跟丞相的一时赌气,女人嘛,图个啥?不就图自己的儿女、丈夫对她好?太后命苦儿女早逝,找个相好史弥远,希望她能善待自己,可丞相却阳奉阴违,拈花惹草,而您赵昀也不算是什么善茬儿,不是记挂太后的恩泽,而是惦念着母亲全氏与太后的隔阂,甚至把亲生母亲的离奇死亡,归咎是太后的所为,完全没有刚当皇帝时……”

继续阅读:19不离不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蒙传奇:南宋英杰杜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