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夜校代课
刀淡淡2025-02-13 08:493,056

  蓟乡是燕南辖区的一个乡,也是葛文华张栓和丁宁的插队地,而关英对它更熟悉的名称是蓟门古城,是后世燕南的四A级旅游景区。

  丁宁在两年前下乡,期间参与组织创建了蓟乡夜校,回城后也没有忘记,一直关注着夜校的发展,今年听到夜校的老知青李老师要备考,急急忙忙帮忙联系新的老师替补。

  葛文华也在蓟乡下的乡,他比丁宁还早一批,巧的是回城后二人在同一个肉联厂上班,他对夜校的创办大加赞赏,一听丁宁说最近缺人就急急忙忙拉了好兄弟张栓一起来志愿当老师,甚至还忽悠来一个新高中生关英。

  大巴晃晃悠悠一个小时来到了蓟乡,张栓一下车,就吐了个天昏地暗,葛文华站在旁边给他拍背,丁宁则见怪不怪摇了摇头笑着拉了一脸关切的关英去学校。

  蓟乡只有一个学校,蓟门小学,白天是孩子们的小学,晚上就成了乡里的夜校。

  这会儿才下午四点,小学生们还没下课,他们先过来看看。

  蓟门小学校区是古建筑土地庙改的,一进去先是一方戏台,绕过去后边才是教室,因为是旧庙改的,教室只有不透光作装饰的盲窗,只能大敞着门上课。

  燕南的十一月已经很冷了,坐在教室里的小朋友们穿着大一圈的花袄,小脸小手冻通红,却都全神贯注看着黑板认真听讲。

  “诺,看他!”丁宁指了指讲台上裹着军大衣的中年老师,“他就是咱夜校的主要发起人,之前主要都是他上课,白天教小孩晚上教大人,但是今年他也参加高考实在是挤不出时间了,这才找我们帮忙。”

  “李友哥是个好人,”缓过劲儿的张栓葛文华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站了过来,“他是蓟乡第一个高中生,其实六七年毕业毕业县里要他过去的,但是赶上村里小学缺人他就留下来了,一留十年,这次他想考大学又怕耽误了学生…”

  本来只是想凑凑热闹瞧两眼的关英动了恻隐之心。

  蓟门小学的学生不多,白天小学三十二个学生,李友不放心他们仍然决定自己带课,需要志愿者们帮忙的是晚上十四个夜校学生。

  此地的夜校刚刚开展两年,主要课程都是中学内容,倒也简单。

  “关英初来乍到,就先和我一起好了!”

  “周一文华周二张栓,周三有杜老师代课,周四我和小关一起来……”

  丁宁做事说话都是十分的利落,半天功夫,四人排班已经定的差不多。

  赶上下课时间,李友和另一间教室上课的杜老师杜招娣一起出了教室,向他们走了过来。

  几人打了招呼,知道她们的来意,另一个扎着俩马尾的老师杜招娣先替李友高兴了起来。

  “太好了,这样李老师就有时间学习考试了!”

  倒是李友看着有些不好意思,“这样会不会太影响你们的工作……”

  “没事儿!我们几个也没成家,晚上本来也闲着!”葛文华拍着他肩膀安抚,旁边的张栓也开口接腔道:“对,也就俩月不用不好意思!”

  丁宁看了一眼关英,关英什么想法她还不确定。

  注意到她目光的关英回以一个微笑,“我也可以,马上十二月我就放寒假了,时间上没问题的,能力上大家相信我我也有信心。”

  一口答应了的关英晚上回家就受到了关妈的制裁。

  “你现在长本事了关英!学会先斩后奏了啊!”

  关妈拿着一根常用来收拾关军的鸡毛掸子高高举起,她是万万没想到一向靠谱的闺女会突然去几十里外的镇子里志愿教夜校。

  关英也实在是自己做主惯了,忘了自己现在才刚满十七岁……

  “妈…妈妈……妈…哎呦……”

  母女俩一个追一个跑,其实关妈生气但也没想真打闺女,只是关英忽然停下来挡了一下才顺势抽了上去。

  一下子抽也不是不抽也不是,关妈拿着鸡毛掸子定在那里瞪眼生闷气,关英马上给台阶下,搀她到椅子上坐下,撵走了看热闹的关军,然后开始撒娇。

  “妈~”

  “这事不行!”

  已经答应出去了再反悔多不讲信用啊……关英眼珠子一转,决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首先是关妈最在意的安全,“葛文华和张栓也去!还有个肉联厂的丁姐和我一块儿呢,我们彼此照应,很安全的。”

  “而且是去教书呢,看书几遍都不如教书一遍!又做了好事还能让我得到锻炼,我明年也要考大学呢,今年看看文华哥他们怎么考也算给自己做准备……”

  眼看关妈脸色松了一些,关英又开始装可怜:

  “还有万一明年我考不上,政策又有变动的话我再去下乡还能有些工作经验,万一可以去给山里孩子教书呢……”

  “我就说让你去文工团,今年多好机会……”

  “我不想离开家嘛,而且我会努力考上大学的!只是万一,多个准备多条路啊……”

  听她一直讲,关妈只能叹了口气“你这孩子像谁呢,这么小年纪怎么现在主见就这么大!”

  关英趁机溜须拍马:“当然像您呐有主见又聪明勇敢美丽的妈妈才能生出我这种女儿!”

  “我是不管你了!”被劝服的关妈白了关英一眼最后发话,拎着鸡毛掸子去抓关军睡觉。

  “成啦!”关英舒了一口气,脸上绽出笑容。

  嘴上说着不管女儿,实际上关妈这几天一直在忙碌。先是去找一向稳重的葛文华一通打听夜校靠不靠谱,连她最不喜欢和聊天的碎嘴子张家阿姨,她也忍着听对方东加长西家短把蓟乡说了个遍。

  又到了一个星期五,关英前一天跟丁宁备了课,又坐上了去蓟乡的大巴,这次却被大巴师傅叫住了。

  “小姑娘?你是关英吧!?”

  被叫出名字的关英一愣,回头看着大巴师傅,她确定不认识这位师傅。

  红围巾麻花辫的漂亮小姑娘……确认好身份,阔面方额的中年男人笑容宽厚:“你妈是纺织厂李桂花吧,你妈前天找我让我照应着你点,我也姓李,还和你妈老乡呢!”

  关英还真没想到李女士连去蓟乡的司机师傅都联系到了,她有些呆滞地点头叫人:“李叔叔好。”

  李司机招呼她:“往前坐,越后边越颠呢。”

  丁宁拎着关妈给她俩煮的晚餐红薯,拉着关英乐呵呵坐在了前边位子上,她忍不住感叹:“哎呦,咱妈可真是,神通广大啊!”

  到蓟乡村口,下车的时候司机师傅还又叫住了关英:“闺女明天早上九点回城,别错过了啊!”

  往学校走的路上,丁宁看关英一副走神的样子,以为她被当小孩儿不开心,安抚她:“关阿姨是担心你,疼你呢!我都没见过这么疼闺女的老娘,去周边村子里一晚上都生怕哪里出差错……”

  关英回过神来,微笑着,轻声回应:“是呢,我可太幸福了,这辈子我一定要好好孝顺我妈!”

  这会儿李友和杜招娣已经讲完课了,见她俩到了,李友又谢了一遍才离开,杜招娣则留了下来,和第一次来的关英一样,旁听丁宁讲课。

  来听课的也基本是青年人,蓟乡大多是青壮人口,七十年代还是农业户口多,进入九十年代燕南发展新城区基本就都拆迁了。

  之前就偶尔代课的丁宁先拉着关英上去做了自我介绍。

  关英看着就年纪小,按理说是很难服众的,不过她这天说话打扮都特意模仿了葛文华,还翻出爸爸的旧黑框眼镜戴上,知识分子的感觉一下子就上来了,倒也唬人。

  在一片掌声中落座后,讲台上的丁宁拿起全班唯一的课本开始授课。

  三节课结束,两人跟着去往杜招娣家休息,一路上三个人兴奋交流。

  到家时屋里亮着盏灯,是杜招娣的父亲还没睡,抽着杆烟袋锅在等女儿回家。

  二人一一问好,杜爸爸是个沉默朴实的农民,见是三个人回来也没说什么,只让她们早些睡,自己也捻熄了烟袋锅。

  杜招娣年纪也不大,只比关英大一岁,做老师久了看着气质文静实则也是个跳脱性子。三个人一边铺展被褥一边聊天,聊农村和城市,聊高考和未来,到后来说起关英今天的自我介绍不知怎的话题跑偏就聊到了男人。

  丁宁夸葛文华沉稳张栓脑子活,却偏偏不说李友,惹的杜招娣小发雷霆维护:

  “做男人,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善良有责任心就像李老师这样,关英你说是不是这样!”

  关英也看出来杜招娣明显是心有所属,跟着丁宁一起逗她:

  “哦!原来你觉得我们葛老师和张老师不善良没有责任心吗?”

  杜招娣一下子涨红了脸,连忙解释:“我没有这个意思,葛老师张老师人也很好……”

  关英揶揄:“我知道我知道,情人眼里出西施嘛…”

  丁宁觉得逗得过了,手动捏闭上了关英的两瓣唇转移话题:“这小丫头片子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

  于是红着脸的杜招娣也终于能停下她结结巴巴的解释,扑过来一起闹关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春之穿回70年代去高考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