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通房丫鬟的自我修养:踢了王爷跑路>目录
第七十五章 生辰礼阿莲点头:“你认识的。”
“哦,那姐姐说清楚点,我帮你送过去。”小玉自告奋勇。
“我这几日闷在府里,正好散散心,陪你一起去吧。”阿莲解释:“除了要给寄存挂卖的玉器行掌柜送礼盒,再顺路在去你爷爷的铁匠铺子一趟。”
小玉脚步一顿:“不给爷爷送,让他自己买!”
“怎么还闹情绪了?”阿莲有些好笑。
“上次爷爷来铺子找沈少康,谁知道说了什么,那沈少康跟换了个人似得,除了陪我雕刻打磨,就跟着林先生习武练长枪,太反常了!”
阿莲也知道林遂宁那把银枪是忠叔锻造的,她调侃道:“少康武艺不如你,他勤加练习也是为了配得上你嘛。”
“……”小玉撇嘴不答话,别别扭扭的拎着那几个礼盒。
“走吧,姐姐过几日要临盆了,提前打点一下,玉器行那边寄存挂卖是为了造势,你和少康雕刻的玉石玛瑙买家追捧,总要谢过那些玉器行掌柜的。”阿莲苦口婆心道。
“那就送玉器行的掌柜们,不送爷爷。”小玉坚持。
阿莲的本意时借着送糕饼礼盒向忠叔打探消息的,她的第六感很准,从林遂宁帮忠叔传话后,就捕捉到了忠叔与孔嬷嬷的相似处。
两位老人家都带着点旧主托孤的意思,孔嬷嬷为旧主萧淑妃的恩情,一辈子没有婚嫁,只为照料的宋长安,可宋长安在赫连皇后‘精心’抚养下成了个怪物。
忠叔在萧老将军的影响下,继续为萧琅办差,也算是见证了萧琅的成长,目睹了萧琅的野心,眼睁睁看着他被仇恨蒙蔽走上最艰险的道路……
“姐姐,我亲自给你驾车吧,张叔驾着拉货的马车去鹿角街了。”小玉的声音打断了阿莲的思绪。
“好,那就辛苦你驾车了。”阿莲慢半拍的回应。
马车上铺着恼保暖的狐裘毯子,方几上还有煮牛奶的小火炉,阿莲依着靠枕闭目思考,琢磨该找什么借口才能说服小玉去见忠叔。
“姐姐,我瞧见那讨厌鬼在拦马车!”小玉忽然开口。
阿莲猛地睁开眼睛:“小玉,是萧琅拦马车了?!”
“除了这个讨厌鬼还能有谁!”
不等小玉的话音落地,阿莲已经撩开车帘,正好对上了萧琅的目光。
“你们姐妹这是要出门去哪儿?”萧琅弯眸一笑。
小玉挡住阿莲,毫无畏惧的看向萧琅:“和你无关!”
“是吗?”萧琅仗着身高优势,视线越过小玉落在阿莲身上:“你也觉得和我无关?”
阿莲知道他是故意的,便递给小玉个眼神,示意她稍安勿躁。
“萧琅,你让我等,我也等了,你既拦了马车,是找我吧。”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萧琅冲着小玉的方向抬了抬下巴:“你先把她打发了,我刚谈完买卖饿着肚子呢,老规矩你给我做好吃的,吃饱了我们慢慢聊。”
小玉听的分明,当即反驳:“姐姐才不会打发我离开,我要陪着她。”
“是吗?”萧琅挑眉:“我可让你爷爷去找那沈少康了,听说他最近习武用功,你爷爷要亲自试探他身手呢。”
“什么!爷爷又欺负人!!”小玉当即跳脚,扭头看向阿莲:“姐姐,我去去就来,你别怕,这讨厌鬼不会伤你,否则我跟他没完。”
阿莲拍了拍小玉攥紧的手:“行了,你快去看看,别让少康受伤了。”
“好。”
小玉飞身离开后,萧琅屈尊纡贵的帮着阿莲驾马车。
阿莲也不急着追问要去哪儿,而是耐着性子开口道:“这回你想吃什么?白粥小菜满足不了你的胃口吧?”
“上次吃的太素,你厨艺那么好,又有求于我,总要拿出点诚意吧。”萧琅说话间马车已经停了下来。
他撩开厚重的帘子,和阿莲四目相对:“该下马车了,食材都备好了,我扶你去厨房。”
阿莲眉心皱了皱,看向马车停靠的小院。
这不是萧琅住的萧府,而是城东的梅苑。
“走吧,我猜你应该会喜欢这里的。”萧琅抬臂上前。
阿莲也不扭捏,搭着萧琅的臂膀下了马车。
此时,雪花纷飞,天地间皆是银装素裹,伸出院墙的一枝红梅,成了点睛之笔。
阿莲想起孔嬷嬷最喜欢绣各种各样的梅花。
如今,她从萧琅的只言片语中了解萧淑妃和孔嬷嬷的主仆情谊。
此时此刻反而觉得真正喜欢梅花的人是那位消香玉陨死在深宫中的萧淑妃吧。
“阿莲,你这腹中孩子出生后也得唤我一声‘表舅’的,这梅苑是送小辈的生辰礼。”
“这孩子还没生出来呢,你这生辰礼就备上了。”阿莲走进梅苑,半笑不笑道:“这也太客气了吧。”
“那你还礼就好。”萧琅继续往前带路。
阿莲发现这梅苑没有侍女奴仆,但打理的井然有序。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满园的梅花。
北地的梅花种类繁多,腊梅、寒梅、绿梅、墨梅;或红或白,或粉或紫,暗香浮动在寒风中傲然绽放。
“我姑姑最爱梅花,家中宅院也是这般布局,梅苑里的每棵梅树都与记忆中相差不大,看着花瓣层层叠叠,嗅着花蕊中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总让我陶醉其中,曾忆往昔。”
阿莲听着萧琅款款而谈,并没有接话。
她从未见过萧淑妃,连与她有关的只言片语都未曾听过,在京城,在皇宫甚至在福王府,萧淑妃的存在就是禁忌,是不可言说的存在。
可在萧琅口中,阿莲在脑海中浮现出个人影。
萧淑妃是怎样的人,只是爱梅花吗?从这梅苑就能看出主人的品味。
这梅苑的布局也是极尽巧思。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小径无积雪,蜿蜒曲折,两旁是错落有致的亭台暖阁。
每一处都透露出古朴典雅的气息,而那些梅树与周围的房屋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在梅苑中漫步,看红梅覆雪莫非你姑姑也看雪景赏梅?”